Re: [問題] 太極和少林

看板MartialArts作者 (鐵劍)時間17年前 (2007/08/20 16:05), 編輯推噓5(503)
留言8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swort (拳~宅~)》之銘言: : ※ 引述《hohaotiz (我是人)》之銘言: : : 偶然看到一篇文章 : : 內有一句話 : : 「十年太極,三年少林」 : : (這裡指的少林應該不是真正所謂的少林) : : 同樣指有小成 : : 那練太極的意義在哪? : : 不是要筆戰 : : 我全部都沒學過 : : 是我原本打算學太極 : : 看了之後打算學其他的... : : 請大家回答一下 : : 謝謝 : 小弟寫比較偏訓練面的給原PO作參考 : 有寫不恰當的地方還請版友們批評指教 : 一般來說 : 北少林跟太極是一般來說最建議國術初學者先去接觸的拳種 : 尤其是現在學國術的人大多都會涉獵到兩三個門派以上(只有你這麼不專心吧 毆) : 因為學拳容易改拳難 : 一個拳種的味道一但上身了 : 再去練別種拳術往往會不自覺的有前一個拳種的用力方式 : 要求比較嚴格的老師可能會一改再改 : 要改的很精純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 因此如何盡量不讓初學學的東西不跟未來的有所衝突 : 讓未來練別的拳種事倍功半 : 就顯的非常重要 : 以下拿北少林長拳跟太極做個比較 : 北少林: : 初學比較注重開筋鈑骨 : 即是拉筋跟腿法的訓練 : 發力方面強調拳如流星眼似電 出拳有如投擲流星錘的感覺 : 學過北少林一段時間的好處是: : 因為已經身體都拉開了 : 還有已經練過一些套路 : 再去學別的拳術就能自然保有打北少林特有的那種流暢感 : 筋拉的開有練腿法可以做到很多令專練太極苦手的高難度動作(低蹬腿 跌叉 旋風腿等等) : 所以以後學動作的速度會比較快(練同樣的時間 完成度較高) : 另外放長擊遠發勁順暢 還有腿法的熟練 身法的運用 : 都會讓初學對打的時候比純練太極的打起來更順暢 : 壞處:北少林如果真的有下苦功下去練 : 身法的轉圜處會做的很漂亮 : 這個身法對於北少林擒拿摔打的攻擊法是非常必要的 : 練太好轉去練某些內家拳 : 老師會嫌你身法太多 : 就我所知的太極或者縱鶴 : 反而是希望盡量把一些動作縮到最小 : 最好是完全不要讓人看出來外型 : 完全在內在氣或者丹田去帶動 : 有如投擲流星錘的發勁方式 : 跟由腳底慢慢推至末梢的練法就不同 : 打出來味道不同就不用說了 : 徐紀有說長拳就像白開水 人人需要 單純又對人體有益(大概是這樣說?) : 我完全同意他的說法 : 但是白開水會稀釋掉很多東西也是不變的真理 放遠擊長、大開大合只是北少林的練法的「一部分」 而且是在套路練習裡的一部分 並非代表北少林就只有這樣的練法 我一直記得我的師父以前常常掛在嘴邊的話 「速、小、綿、軟、巧」 意思就是真正用起來要注意的就是上面講的那五個要領 如果北少林只有大開大合、放遠擊長 那上面那五個字就完全沒有意義 而所謂的「竄味」 我一直覺得這種說法很奇怪 對於練北少林的使用這種說法 也讓人感到十分的憂心 首先 很多人認為北少林長拳就是放遠擊長、大開大合 原因就是展現給人看的套路就是動作大、交代得又清楚 又說注重筋骨的柔軟度、高難度腿法要求 也是從練習者普遍表現在外的素質下的評語 這些評語很多都是從套路表現方法推論出來的 但北少林也有一種說法,叫做「練大用小」 北少林練習注重身體素質的培養 套路訓練協調性、心肺功能和靈敏性時 自然要把動作放大 但真的用起來又不是那麼一回事 不能說全部都是小 應該說沒有一定的形式 該大就大該小就小 所以「北少林就是放遠擊長」這種說法只能說是了解一小部分而已 套路之外還有功法、散手 功法方面 我師父常常說他以前伏地挺身做三百八十個,舉重舉了幾百斤 難道這些是只著重套路練得出來的? 就北少林的訓練內涵來看 擒拿有擒拿的功法(上罐、鷹爪) 摔跤有摔跤的功法(麻辮、拋砂袋) 拳腳有拳腳的功法(樁法、重訓、柔軟功、硬功) 在這麼多的功法面前 放遠擊長的套路只佔了一小部分而已 而由於長拳著重身體素質練法 用法並不會拘泥於形式 所以有人練長拳去學其他拳 並不會有衝突的狀況發生 如果說因為習慣放遠擊長 所以去練動作比較小的拳術會不習慣、竄味 這只是因為學習者只學到大開大合的身法 要去學沒練過的小巧身法當然會跟初學者一樣要從頭開始 並不會因為這樣學得比初學者慢 而「竄味」這種說法感覺就像是已經限定北少林的味道了 更甚者已經限定了其他拳種的味道 如果要說身法 擒拿的動作也是以小巧為主 利用誘導得機得勢 要瞞過對手的眼睛 取得有利之勢 這就不是所謂的大開大合了吧 當然以上說的不適用於只學放遠擊長套路的練習者 因為那些練習者並沒有學到完整的北少林 只是學到一部份的練習方法而已 很多人以自己學到了很多的北少林套路而沾沾自喜 還有人號稱蒐集了全台灣最多的套路 這都是很偏執的現象 因為這誘導了沒接觸過北少林的人的觀念 把他們的觀念導向「北少林就是那十套基本套路加上一些韓慶堂留下來的套路」 而把其他同樣重要的功法練習、擒拿、摔跤等練習視而不見 : 太極的好處:(這邊指不刻意在外形上求纏絲的太極 以直l為主 鄭太 楊太為代表) : 動作極其單純 : 因為練拳其實就只是在"走"架子 最好完全不要有"打"的意念 : 所以這種練法會鬆的比較快 : 又因每次每個動作都慢慢練 : 要有點點位移有知覺的感覺 : 可以幫助把勁揉的長又連貫還有那種意不斷的感覺 : 在站樁跟走架子方面 : 沉墜的感覺應該會比北少林容易出來 : 因為有練推手的關係 : 在近距離比較能發揮聽勁讓對方摸不進來 : 動作上似乎又比北少林簡單 : 又都在走架子 : 所以改練別種比較不會有那種味道很不像的感覺 : 太極的壞處: : 一般來說比較不重腿法跟拉筋 : 更誇張一點甚至有腿法完全不會或者不能用的情況 : 對打上中遠距離都很吃虧 : 對打方面很容易太依賴聽勁 : 也容易沒有身法 : 一閃神對方已經從旁邊直接打進來 : 連接手的機會都沒有 沒的聽 : 太早就跟人家自由推手 : 為了求勝常常會養成一些壞習慣 : 這些壞習慣其實是破綻 以後都很難改 : 碰到厲害一點的他專吃你的壞習慣就把你吃死死 : 另外還有很喜歡去表演把人發的很遠 : 還有給人家推推不倒 : 這些對內家拳很重要 : 但是跟對打沒這麼大關係 : 如果單純想防身 : 我建議學拳擊柔道 : 確實快很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158.135

08/20 16:19, , 1F
08/20 16:19, 1F

08/20 16:32, , 2F
說到韓門體系的功法,其實真的內涵很多門派的東西
08/20 16:32, 2F

08/20 16:32, , 3F
十趟拳法其實風格就有些差異,也來自很多門派
08/20 16:32, 3F

08/20 16:33, , 4F
擒拿跟摔跤應該更難考究吧,特別很多師傅們還跟常大師學過
08/20 16:33, 4F

08/20 16:34, , 5F
也很多師傅們跟王松亭大師學過
08/20 16:34, 5F

08/20 20:53, , 6F
08/20 20:53, 6F

08/21 00:21, , 7F
號稱蒐集了全台灣最多的套路 讓我想到某條龍
08/21 00:21, 7F

08/21 00:34, , 8F
工力天龍?
08/21 00:34, 8F
文章代碼(AID): #16oKjKjB (MartialArts)
文章代碼(AID): #16oKjKjB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