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影片 少林武僧跟洋人練習

看板MartialArts作者 (月映千江)時間17年前 (2006/12/16 23:29), 編輯推噓7(8170)
留言79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brianeric (灰色軌跡)》之銘言: : ※ 引述《brianeric (灰色軌跡)》之銘言: : :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2081264493779407503&pl=true : : 聽說這位就是得到清末失傳少林功夫的釋德建大師 : : 感覺動作不漂亮,但很紮實 : http://www.china351.cn/bbs/dispbbs.asp?boardID=10&ID=3139&page=1 : 這個是他跟練拳擊的朋友切磋的影片,如果不是套招的話 : 反應真的很快,不過我倒是很欣賞那個練拳擊的朋友 : 出拳很有力道速度又快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8453226308545169824&q=Shaolin+Kung+Fu 德建法師練心意把樁功 請大家參考一下。 --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11.9

12/16 23:58, , 1F
其實有時候你身邊可以取得的練習方式就很夠用了...不一定
12/16 23:58, 1F

12/16 23:58, , 2F
非得從大陸那邊求...況且要弄清楚的是...這人所用所使的..
12/16 23:58, 2F

12/16 23:59, , 3F
.是不是真的跟他所講的練習方式有直接的關聯...
12/16 23:59, 3F

12/17 00:20, , 4F
這是屬於動功的部份 我對於靜功比較有興趣
12/17 00:20, 4F

12/17 09:17, , 5F
我會覺得有興趣的原因是,這個動的樁功有不少動作在我學
12/17 09:17, 5F

12/17 09:18, , 6F
的太極拳中有相似的動作,如一開始的雲手,黃龍攪水,左
12/17 09:18, 6F

12/17 09:19, , 7F
右沖,金剛搗碓,劈架子等等。還有一些磋步的動作。:-)
12/17 09:19, 7F

12/17 10:53, , 8F
人能做出來的手就那幾手...當然怎麼看就怎麼像啦...不過說
12/17 10:53, 8F

12/17 10:54, , 9F
實在的...我是覺得他是在亂比就是了...他從小就被操...身
12/17 10:54, 9F

12/17 10:55, , 10F
體反應都比那種一般人強太多...沒真的有下過多少功夫...跟
12/17 10:55, 10F

12/17 10:56, , 11F
這種人比反應鐵被玩死...就像之前王戰軍跟相撲推手...雖說
12/17 10:56, 11F

12/17 10:56, , 12F
是節目噱頭內容並無可取之處...但也看的出來王戰軍腳力高
12/17 10:56, 12F

12/17 10:57, , 13F
那種號稱練武的高太多...所以不是一句王戰軍是太極高手就
12/17 10:57, 13F

12/17 10:58, , 14F
可以帶過...況且那個和尚打從一開始對那石碑雙手合十開始.
12/17 10:58, 14F

12/17 10:59, , 15F
..到他接下來在那比...說實在的手並沒有給人有什麼驚訝的
12/17 10:59, 15F

12/17 11:00, , 16F
感覺...講個基本的...一般立掌一手前一手肘下...這是很基
12/17 11:00, 16F

12/17 11:01, , 17F
本的姿勢也很簡單...不過有沒功夫看他擺你就會很清楚...
12/17 11:01, 17F

12/17 11:43, , 18F
這種功力的東西 不做實際接觸我不敢肯定或否定
12/17 11:43, 18F

12/17 12:18, , 19F
我覺得重點在他內部要怎麼轉 這是每個武術的精華所在
12/17 12:18, 19F

12/17 12:19, , 20F
他在訪問中也談到心意把主要是要練出丹田氣轉
12/17 12:19, 20F

12/17 12:19, , 21F
不重招式
12/17 12:19, 21F

12/17 12:21, , 22F
很多武術的看太極拳也覺得那些手法沒什麼 我都會
12/17 12:21, 22F

12/17 12:21, , 23F
像國內就有幾個八極師父 號稱會打忽雷架 結果打起來…
12/17 12:21, 23F

12/17 12:21, , 24F
根本不是太極的內轉
12/17 12:21, 24F

12/17 12:38, , 25F
內在的東西看不看的出來根本不重要...那種東西要看程度...
12/17 12:38, 25F

12/17 12:39, , 26F
這蠻重要的 你沒有接觸過那派 光看外型根本不得其門而入
12/17 12:39, 26F

12/17 12:39, , 27F
之前有人給的大陸滄州鄉間找到的八極示範...裡頭催勁的法
12/17 12:39, 27F

12/17 12:39, , 28F
我就遇過一些其它門派談太極手法的 每招他都會用
12/17 12:39, 28F

12/17 12:40, , 29F
可是內部根本不是這樣轉
12/17 12:40, 29F

12/17 12:40, , 30F
門就是大同小異...差別只是外在做出的手法來達成你要的效
12/17 12:40, 30F

12/17 12:40, , 31F
果...不重招式其實是很模糊籠統的講法...哪一個練久了不是
12/17 12:40, 31F

12/17 12:41, , 32F
在潘詠周師的書中也談到他跟練20年太極的表哥推手
12/17 12:41, 32F

12/17 12:41, , 33F
表哥的架勢很正確 可是因為年輕時是練少林的 所以不是
12/17 12:41, 33F

12/17 12:41, , 34F
太極勁 而是少林的勁 這就是內轉方式的不同的差異
12/17 12:41, 34F

12/17 12:41, , 35F
早脫掉練習時給的限制...一開始拳功都沒給規矩了...那還練
12/17 12:41, 35F

12/17 12:42, , 36F
個雕喔...這樣對學生是很糟糕的說法...況且人體氣血走向本
12/17 12:42, 36F

12/17 12:43, , 37F
我是覺得手法重點在怎麼用 這叫不重形 因為可以變化
12/17 12:43, 37F

12/17 12:42, , 38F
來就一樣...並沒有多特殊不同的催氣法門...手法也同樣因用
12/17 12:42, 38F

12/17 12:43, , 39F
比如金剛倒錐的砸拳 可以直接打、可以順纏、可以逆纏
12/17 12:43, 39F

12/17 12:43, , 40F
力結構的大同小異而生...東西越走越花苦了是自己...看人打
12/17 12:43, 40F

12/17 12:44, , 41F
這是我接觸幾個架子的感想 每個架子的手法和轉法不同
12/17 12:44, 41F

12/17 12:44, , 42F
但都是由丹田帶動 所以才說不重形
12/17 12:44, 42F

12/17 12:44, , 43F
自己要拿捏點規矩...不能照單全收...這樣功夫根本著不了身
12/17 12:44, 43F

12/17 12:45, , 44F
個人是認為功要純 選一門專心練就夠了 你今天叫一個太極
12/17 12:45, 44F

12/17 12:45, , 45F
拳師父發出八極勁 我不信他行 同樣的你叫八極師父轉丹田
12/17 12:45, 45F

12/17 12:45, , 46F
給我看 我也抱著懷疑的心態 除非你練到最高境界
12/17 12:45, 46F

12/17 12:46, , 47F
不然我不相信還在學習的階段就可以互相通
12/17 12:46, 47F

12/17 12:46, , 48F
以前哪來的啥洨八極勁太極勁...勁是啥...就是人家講的彈抖
12/17 12:46, 48F

12/17 12:47, , 49F
震或是冷脆彈...這是啥洨...這是鶴拳跟通背的講法...扯到
12/17 12:47, 49F

12/17 12:48, , 50F
內氣那就是各說各話...不內氣怎樣運...運的多飛天遁地...
12/17 12:48, 50F

12/17 12:49, , 51F
這是個人觀點 比如說很多武術講到力由腰發或脊發
12/17 12:49, 51F

12/17 12:49, , 52F
可是當我講到丹田也可以發時 他們死也不信 扯了一堆他們
12/17 12:49, 52F

12/17 12:48, , 53F
出來的還是在手腳的地方...那個地方沒啥讓人驚艷的感覺...
12/17 12:48, 53F

12/17 12:49, , 54F
的說法 就硬要證明丹田不能發不能轉 其實他們也沒錯
12/17 12:49, 54F

12/17 12:50, , 55F
只是內轉的方法真的不太一樣
12/17 12:50, 55F

12/17 12:50, , 56F
那引經據典依舊是引心酸的...
12/17 12:50, 56F

12/17 12:50, , 57F
根本不是...那是看你力是用單純手力還是整身力在論...你要
12/17 12:50, 57F

12/17 12:51, , 58F
其實這個實際試手就知了 一般人你推他身體 他會旋腰落胯
12/17 12:51, 58F

12/17 12:51, , 59F
是真行的過小周天你就清楚為啥力由脊發...內氣走向本來就갠
12/17 12:51, 59F

12/17 12:52, , 60F
這個旋腰落胯 就非太極了 今天老師推我 我也是馬上旋腰
12/17 12:52, 60F

12/17 12:52, , 61F
他就跟我說這樣練就不是太極 但是這樣的方式並沒有錯
12/17 12:52, 61F

12/17 12:53, , 62F
只是訓練著重的地方不一樣
12/17 12:53, 62F

12/17 12:52, , 63F
是任脈下督脈升當中會行經四肢...鶴拳講吞吐浮沉飛鳴宿食
12/17 12:52, 63F

12/17 12:53, , 64F
...字字道盡當中法門...但真做到有幾人...那需要的是耐心.
12/17 12:53, 64F

12/17 12:54, , 65F
這也不用講這麼多 實際找人推 看他怎麼化勁就知了
12/17 12:54, 65F

12/17 12:54, , 66F
我遇過十之八九的人 一被推就是轉身轉旋轉胯 這非太極
12/17 12:54, 66F

12/17 12:55, , 67F
或者是往下直接把你鎖死 這是手功比較強的人 這也非太極
12/17 12:55, 67F

12/17 12:55, , 68F
每次看你們兩個吵 都沒什麼結論......
12/17 12:55, 68F

12/17 12:56, , 69F
沒啦 討論一下而以 每個人看法不同啊 ^^
12/17 12:56, 69F

12/17 12:55, , 70F
挖阿災...兩個禮拜的玩一年的都玩的那麼高興了...聽到社團
12/17 12:55, 70F

12/17 12:56, , 71F
老師每個禮拜來就是在示範推手發勁玩學生...我也是很無言.
12/17 12:56, 71F

12/17 12:57, , 72F
你都有三寶際會的不傳之密了有差我兩個講的結論喔...
12/17 12:57, 72F

12/17 12:58, , 73F
P大別這樣說 C大的太極老師就是我高中的老師 是潘師嫡傳
12/17 12:58, 73F

12/17 12:59, , 74F
教學認真而且功夫很好 跟社不社團關係不大
12/17 12:59, 74F

12/17 13:18, , 75F
哈哈 對我而言 武術 言語不會有結論 目標 練出來便是結論
12/17 13:18, 75F

12/17 13:19, , 76F
據我所知 很多門派都有密樁 有些老師也不介意外傳 因為會認꼠
12/17 13:19, 76F

12/17 13:20, , 77F
真練的沒幾個 也有因為如此 反而不想教 我老爸對我就是這樣.
12/17 13:20, 77F

12/17 13:20, , 78F
以前都覺得老爸說的東西都是唬爛 等到功夫有進步時 才知道老
12/17 13:20, 78F

12/17 13:20, , 79F
爸講的都是寶 現在很多問題都請教他
12/17 13:20, 79F
文章代碼(AID): #15X13JOE (MartialArts)
文章代碼(AID): #15X13JOE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