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李仲軒老人形意述真全集補遺二篇

看板MartialArts作者 (小權大夫)時間20年前 (2004/07/14 07:44),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形意拳還有秘訣 李仲軒先生 形意拳還有秘訣,叫「肩在手前,手在腦後」,不好懂。這個不好懂的, 先講個好懂的手,我年輕時有外號叫「窮大手」,說我沒錢也爭大,花錢不計後果。 練武的人特別容易這樣,因為交朋友時好面子,這是玩笑話。自修象形術,要懂得兩 個詞,一個是「不著相」,一個是「入了象」。 不著相,無蹤無影的才能打著人,顯架子顯功夫,就被人打了。「移形換影」不單是 比武時的身法變化,還可以引申到練法裡來。從練武的時候就不能著相,給個龍形, 這是基本。練武打這個形,要打得它生出變化來,打得神龍見首不見尾。多練,不是 簡單重複,不是次數多,而是內容多。要把形打花了,打散了。一個形裡生出許多東 西來,這才叫多練。 能多練自然有趣味,苦練不對,抽鴉片最苦,但抽時最上癮,練拳覺得苦,便是人了 歧途。 沒有興趣不上功,身子催著你練,身子不動腦子還動著——這是形意的練法。比武靠 即興發揮,練武也要即興發揮。 男人天生好名利美色,說男人最高興的時候是「洞房花燭夜,金榜提名時」,但練拳 也能練得人最高興。舊時代講門子(依附官商),有門子就飛黃騰達,沒門子你就忍著 吧。因為有個不一般的高興,能看淡那些常人高興的東西,所以旁人說:「你們練形 意的有歪理。」形意比武發力時,只在碰到對手身上的瞬間,手才握緊。同樣的道理 ,只在打倒敵人的一瞬間,才露真形——這是五行拳的用法,只用一點,一點即可。 大部分時間是存而不用,神經上有儲備就行了。《西遊記》裡的妖精,關鍵時候才顯 原形,真身只在剎那。 練了拳,一天到晚身上顯著架子,這是妖氣十足。唐維祿怎麼瞅怎麼是個老農民,只 在與人交手時兩眼才來光,見著了唐師的神采,也就被他打倒了。在如何顯真形這一 點上,人和人就分出了巧拙。剎那顯真身,是形意拳的大巧,古拳譜云:「拳打三節 不現形,現形不為能。」——不恰當地現了形,是大外行。指望擺出劈崩鑽炮橫的架 子贏人,是指望不上的。不能蠻幹,否則一下就被人借了勁。為人處事也要這樣,練 了武就藏著,藏不住就會得罪人,一得罪就一大片,藏還得深藏,關鍵時候露一手就 行了。形意拳是留給篤實用功、心地純正的君子的。比武的關鍵,就是看對手給什麼 好處。人家送來的,不是自己預想的,就亂了,這是功夫未到。功夫好的人,打人跟 預定的似的。定法不是法,要見招使招、見勢打勢,但只會拆對方的招,還不行,要 拆了對方的神。先要相人,將來把腦子「化」了,對方一動你就知道,這叫「人了象」。 河北有個廟州,在四月十五號,尚師在那裡顯了神奇。他平時就是心裡總迷著拳,他 一閃念,催起了身子,一下竄出去一丈多遠,老輩人評說:「尚雲祥人了象,腦子化 了。」 兩強相遇勇者勝,兩勇相遇智者勝,鬥拳就是斗腦子。薛顛說:「形意,以意打人為 妙。」化腦子——這是形意的歪理。比武不能硬挺,要借上人家的招使上人家的力, 「支使」兩字是要訣。練拳練到一定時候,就想練了,不練身上起急。練著練著,很 舒服地痛了,說明長勁了,筋骨起了變化。再往後,得病一場,身體很健康,但就是 覺得病了,哪哪都不對勁。得適應一陣子,能自己把自己調理過來,就走上了康莊大 道。如此循環往復,適應一次就長一次功夫,長了就管用,與人交手,鬼催著似的就 把人打了。打人跟鬧鬼一樣,你說形意有沒有歪理? 練拳不能太用勁,要用腦子調。太緊了人受不了,你以為下了功,只要練就肯定好, 不一定,練反了就糟了。形意拳哪一拳都健身,反過來哪一拳都傷身,越練越鬆快, 就對了,練著乏味痛苦,就要趕快變招。否則勁太緊了,能把人練傻了,這是真事, 不是比喻。練拳就是練腦子,師父留一手,徒弟們就成傻瓜了。 尚師對徒弟好,唐師說:「尚雲祥無偏向,會多少,教多少,不留後手。」張鴻慶名 聲不大,人也不起眼,但功夫硬,隨他習武時,因為沒有拜師,所以他總說:「我這 是給唐師傅捧捧場。」教我時沒假話,可惜不深講。 沒立下師徒名份,應酬話就多。所以學形意一定得先拜師,老輩人很愛惜自己的名譽 ,是我的徒弟,得能代表我才行。秦瓊和羅成相互教,最後秦瓊留了個撒手鑭,羅成 留了個回馬槍。而師父教徒弟,留不住東西,也不敢留,因為練武差一點就有毛病。 徒弟不如師傅,不是師傅不教,只是徒弟沒練到。 薛顛教我的牛象和書上畫的差別太大了,完全不同的兩碼事,我也不知道是何緣故, 披露出來,給讀者作個參考。手指翻挺,這個小動作就是牛象。指頭上要有牛勁,五 百多斤的牛能把全身重量頂在犄角上。用法是,貼身戰時扎敵臉。是被人擒拿住肩膀 時的脫身動作,或敵人攻擊我頭部時的反擊動作。頭部下低,也要向前頂一下,給扎 出去的指頭—份助力。因為頭低下了,眼睛看不到手,手指憑個大感覺盲目地扎過去 ,有點像小孩打架,是撒潑打渾的無賴動作。薛顛的修為能點穴,所以在短兵交接時 ,捏、拿、點這三樣別人不好使的東西,是他的拿手好戲。 練了牛象,指頭上出了功夫,就可以進入猿象。所謂「人了猿象,滿臉花」,和牛像 一樣,猿象也是扎人臉,只不過牛像是被動反擊的險招,猿像是主動地戲耍別人,用 的是「肩在手前,手在腦後」的身法秘訣。 說是秘訣,字面上也不玄虛,說的是返身打法,「肩在手前,手在腦後」的隱喻是重 點的重點,沒師傅的人不知道練這個。戰鬥一起,會有意外妙用,是形意的精華。形 意拳中的偏門攻防、返身打法是李存義發揚的,從李存義開始,形意的鑽拳中就溶上 了八卦的東西,藉著個八卦的動作往身側點——唐師尚師傳我的都是這個功架。 我得的鑽拳的基本形不是從下往上鑽,而在於從中往側點。那個借來的八卦動作,借 了就不還了,溶在鑽拳裡起了變化,將將還有八卦「回身掌」的形態,向體側一滑步 ,前手向外擼去,還有塌勁。胳膊撐起來,手掌是橫的。 然後後手隨著點過去,手雖有前後,但兩臂要有合力。猶如弓弩,兩頭繃上勁,才能 射出東西,鬆了哪頭都不靈。鑽拳猶如螃蟹,是橫著走的,左向一掌跟一拳、右向一 掌跟一拳,就練上了返身。 猿象的返身動作比鑽拳大,因為鑽拳把由下往上的鑽勢壓縮到一根直線裡了,而猿象 把這個上下鑽勢張揚了,蹲身時一回頭就轉了向,這一轉比鑽拳帶的動靜大。轉了向 就鑽,猶如猴子一下竄上樹,人雖然沒跳起來,勁要竄起來。象形術猿象的指頭奔著 人臉,形意拳猴形的猴掛印也要預備著——這個比武要點,我看書上提了一句,在此 特別強調,這兩招是一個招,少了誰都有危險,猴掛印,膝蓋是一大塊骨頭,等於一 方大印,要把這大印的份量掛到敵人胸膛裡去,最佳的落點是兩胸中間的穴位。這是 個狠招,但不會返身換身影,一抬膝蓋便挨打。練武枯燥乏味時,要往骨頭裡邊練, 不要管什麼「中節隨、根節追」了,活動著就行了,全身一塊往骨頭裡走,這是猿象 的輕身法。只能意會,無法言說。形意拳、象形術、八卦掌都是一碼事,最要緊是鄭 重其事,練一點都不能含糊。我年輕時練拳起五更睡半夜,喜歡夜深人靜、無人干擾 的光景,一個人只有練拳的心思,就能得著越來越多的東西。 入象,便是化腦子。到時候,各種感覺都會有的。碰著什麼,就出什麼功夫,見識了 這個東西,你就有了這個東西——這麼說,怕把年輕人嚇著,但拳是這麼玩的。 分不清,身體超出了身體的範圍。恍然,跟常人的感覺不同,那時候出拳就不是出拳 了,覺得兩臂下的空氣能托著胳膊前進,沒有了肌肉感;兩個胯骨頭,能牽動天地; 一溜躂,萬事萬物乖乖地跟著…… 這都是走火入魔,腦子迷了。但練拳一定得走火入魔,先入了魔境再說。有了恍然, 處理恍然,是習武的關口,要憑個人聰明了。處理好,就鯉魚跳了龍門。恍然來了, 讓它傻傻地過去,練武便難有進展。 把魔境的好處全得了,所有甜頭都吃了,也就沒有了魔境。形意拳對人腦開發大,培 育智能。人上了歲數練,也很好,把腦子練出境界,方能延壽。一天到晚納悶:「我 怎麼這樣了?」——膽子小,那就快點找個師傅吧。好多人都是練拳練怕了,所以才不 練的。不是不能成就,是不敢成就。 師傅就是你的心態,告訴你:「要當好漢。沒事。這麼辦。」一句話就救了命。師徒 感情好,是師傅對徒弟生命的參與太大了,徒弟對師傅有依戀。師徒強於父子。拜師 傅,就是當自己動搖時,找個能給自己做主的人。人是太容易動搖了,世上沒幾今天 生的好漢。 尚雲祥師緣不佳,學了一次,就離了李存義十年。但他自己把功夫練出了境界,自己 能作自己的主——不是練拳的不知道這有多難,所以尚師是天生的好漢,有絕頂的聰 明。唐維祿幸運。師緣好,一開始就跟著李存義,得的好處一大片,跟上就不走,直 到李存義趕他。當時唐師五十左右,李存義說:「再這麼跟著我,你就老了。」說了 好幾次,唐師才走。 李存義把尚雲祥找著後,尚雲樣也是見了師傅就不走,給畫龍點睛了。師傅是寶,師 傅不趕,徒弟不走。沒師傅了,師兄弟就得扶持,唐師便總找尚師相互印證。他倆說 話很嚴肅的,兩個不是文人的人,說出的話高深極了。兩個平時不大說話的人,這時 候也就有了口才。外人聽不懂,也不讓聽。 我悟性不高,人也不夠勤奮。回憶一下,年輕的時候,其實跟我的師傅們是說不上話 的。能跟他們說上話,得多大修為?基本上是師傅說什麼,就揣摩什麼。得著一句話 是幸運,弄懂它就難了。體悟到一點,比考上狀元還高興。拳就這麼邪乎,武比文 難。練拳得常新常鮮。 小時候,聽大人們講:「失意的人看《聊齋》。」我六十歲以後,《聊齋》不離手, 有時感慨,難道我也成了失意的人? 練武人容易單純,要打抱不平,眼裡不摻沙子。 《聊齋》講了世上複雜的事,欺詐奸盜,看看,便知道事情遠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簡單 。《聊齋》中都是被冤枉的人,心有苦衷,看看,能找到共鳴,便緩和了情緒。書裡 怪話多,怪話就是真話,怪事多有隱情。 薛顛讀《易經》,沒教過我。但年輕時畢竟受了影響,這些日子就想讀它,也不知道 怎麼回事,家裡就有了本《易經》。很破,封面都沒有,幸虧裡面不缺頁。一天到晚 看,後來這本書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沒了。年老不管家,家裡人一收拾東西便再也找不 著了。 總算晚年,過了幾天讀易的癮。我也是直到自己老了,才明白了年輕時就知道的老理 。此書對人生有好處,什麼感慨都在裡面,猶如練拳化了腦子的人,一切清晰了。薛 顛讀它是有原因的。薛顛的程度,我不敢推測,神鬼難知。 要珍惜時光,真正練進拳裡去。得點智慧,人生就有了改觀。找師傅學倆狠招——沒 人理會這閒茬(次要),找師傅就是找個人把自己腦子化了。化腦子沒法寫,寫了也寫 不完,捅開這層窗戶紙,形意裡面的好東西多了。 化不了腦子,乾著急,這輩子等於白練了。練武的多,化腦子的少。化腦子的人裡, 得點甜頭的多,化完的少之又少。 傳拳不傳意。技術可以傳授,經驗沒法傳授,頂多能感染一下。這個意,不是想出來 的東西,而是得來的東西。一刻意就沒了,不知道怎麼回事就得了。 講一點技術。唐師去世前囑咐我照顧他的老朋友,他們出了事,一句話我就到了。其 中有張克功、劉三丫,都是燕青門元老。鐵襠功是內養,坐著練的,要有綿綿彈力, 方可上下滋養——這是燕青門的東西,我說不太好。  形意的樁功是站著練的,床上也有樁。躺在床上用兩腳打劈拳,不真動,感覺上動著 就行了。打劈拳時,要吸著手心,同樣,腳心也吸著。第二天站著打拳,感覺會全然 不同,有了如犁行的味道。人整片整片地行進,飄然勻實。形意的勁道妙在腳心。 平躺時,呼吸不順暢,馬上一側臥,氣一下順到腳。在床上輾轉反側,是在練呼吸— —會了床上的樁,也就會了溜躂。先以形調氣,日後,用腦子練拳時,呼吸也會起變 化,不是「升降吞吐」所能概括。呼吸一微妙,生理就微妙了。 到了季節,貓會叫春——這便是雷音。功夫到了季節,自然會有雷音,不能管它,只 能由著它。從身子深處出來了,等著它再落下來,不能管,管了會炸肺。雷音有時有 聲有時沒聲,雷音是一種匪夷所思的呼吸,化了腦子後才會有此現象。 雷音不能強練。比武時發聲,對發力多少有點幫助,但雷音主要是腦子調身子時的現 象。形意拳有「隨手蛇形」的說法,就是說練蛇行要練到功成自然、一動就來的程度 ,那時人就可以順著蛇形出變幻。也要順著雷音走境界,出聲便是出靈感。隨上雷音 ,一日千里。 槍勁就是拳勁——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這麼說。練槍為了出拳勁,但出了拳勁,拳 勁就比槍勁美妙。這美妙是因為溶了腦子,練槍得肌肉勁快,得靈感勁慢。向上求索 時,不管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這桿槍我們都不要了。 形意門的怪事不敢講。年輕時,我一度住在丁志濤家。在那時,唐師給我們表演過追 火車。就是讓我們坐一站的火車,唐師說了:「我抄近道追你們啊。」等我們到了, 見唐師在火車站等我們呢,搖著扇子,身上沒汗。能抄的近道,我們都想了,抄上也 不會那麼快。我和丁志濤都不敢說話了。   一篇怪話,聊作談資。 整理者附記: 李先生1988年講述:形意簡單的練法就是練「辶」,這個部首叫「走之」。 「、」, 這一點,就是沉著,拳要先練這個勁,一沉能著上,著上就是一沉。身子往下一沉,手 能著上對方,千招萬勢都可以這麼打人。 有了渾身一沉,看懂八打歌訣,渾身能沉能著。但作一個死錘子,光錘這一下也不行 。沉下去,還要能起來,但這一起可就風舞龍翔了,一把錘子變成十八般兵器。「、」 要扯成「[廴]」。這是身法變化,也是勁催的。轉七星,有了一沉再轉,從一沉裡轉出 新東西來。形意拳在「走之」裡。 2004年3月4日紀錄,李老背誦八打歌訣,如下:形意有三挺,挺腰挺脛挺氣,有坐腰 沒塌腰。頭打落意隨足走,起而未起站中央,腳搶中門站正位,就是神仙也難防;肩 打一陰返一陽,後手只在胯下藏,合身輾轉不停勢。舒展之下敵命亡;肘打去意上胸 膛,起手好似虎撲羊,進退必須查敵色,自然之下敵命亡;拳打三解不現形,現形不 為能(三節有結有解[jie],所以三節又稱三解),寧在一思先,不在一思後,寧在一 思進,不在一思停(思,腦子一閃念。比武是念動身動)。 氣打落意不落空,分分秒秒必須爭,與人較勇需穩重,兩手分敵定太平(分,把敵人的 整勁打散了。氣,即勁。);腳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憑後腳蹬,與人較勇無別備,進 退好似卷地風;臀打中解緊相連,精查敵意莫輕還,臀尾全憑精靈氣,取勝速轉莫遲延 ;胯打中解緊相連,陰陽相合胯為先,裡胯好似魚打挺,外胯藏式變勢難(肚皮與臀胯 緊相連,胯打臀打都是肚皮功夫。用外胯破綻大,難以打人。移形換影,將外胯換成裡 胯再用。魚打挺是挑勁,胯上輪了大槍)。   以上是剩餘的一點記錄,因李老辭世,文章無以為續,請讀者諒解。 ---------------------------------------------------------------------------- 轉貼者後話:還是來自大陸的網站,原文刊在北京的“武魂“雜誌,在劣者編完全集 後出現的,補給各位網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1.169.23.12

61.31.15.132 07/14, , 1F
感謝感謝~再三感謝...:)
61.31.15.132 07/14, 1F

61.31.15.132 07/14, , 2F
套用一句某武友的感謝語:功德無量.
61.31.15.132 07/14, 2F

61.220.82.198 07/14, , 3F
老人家從來不肯吐實
61.220.82.198 07/14, 3F
文章代碼(AID): #10z7FoKA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