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四個 可以向中國爭取的議題

看板Management作者 (oodh)時間16年前 (2008/03/19 14:0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Policy 看板] 作者: oodh (oodh) 看板: Policy 標題: [討論] 四個 可以向中國爭取的議題 時間: Wed Mar 19 13:58:48 2008 這篇文章 本來是預估馬英九當選後 半年多內會遇到的困境 其中提及 「對中發展缺乏明確得分」 討論的內容,可以作為 大家思考兩岸、台灣產業 後續發展之用 其實謝長廷當選了 這些 項目還是有機會談 只是共識、互信 的建立會比較難 如果相互猜疑過甚、利用(而非雙贏)心過強 可能很難談出個結果 以下,試討論之 http://www.wretch.cc/blog/oodh&article_id=5723260 ...(較無關政策 前略) 對中發展缺乏明確得分 在工業方面 中國 「勞動合同法」頒佈 與 環保法規的上到下要求 甚至要各省進行「綠色gdp」的估計 投資環境 會變得更嚴峻 因為這些是全國性法案 不太可能為台商開便門 加上 中國透過免稅項的撤消 間接強迫加工商採購陸製原料、零件 不利於 登陸企業將訂單、產品 下在台灣 以滋養產業供應鍊中留在台灣的環節 -- 這也是不太可能對台放寬的 隨著中國落實 WTO 協定要求 以爭取更多關稅優勢 許多執照、減免 也逐漸從「對台開放」 往「對外開放」整合 以上四者 (勞力成本、環保要求、就地採買、執照減免 ) 都不太可能 在談判中得到斬獲 看著北京奧運盛大展開 看著 中國人歡欣鼓舞 甚至 台灣可能也會去湊熱鬧 在台灣看著電視的觀眾 自然會想 -- 能從中國那得到的好處 怎麼還沒看到? 台灣能向中國爭取的 1. 金流的開放 -- 可能是對 台商 - 台灣的銀行 的開放 更好的情況是 對中國所有企業 - 台灣的銀行 的開放 -- 也就是將台灣行庫視為 等同國內行庫在處理 這是有可能爭取的 透過... 台灣開放部份銀行匯兌人民幣 可以爭取 這些銀行 登陸設行 在大陸的分行 也可以兌台幣 這樣對台灣來講當然是讓步比較多啦... 不過卻能爭取到金流的開放 如果能進一步讓台灣取代香港(畢竟台灣不會被北京管到 安全高一點) 成為外資登陸跳板 我想是值得的 2. 自由貿易港區 對於中國不斷減少免稅項或 提高抵押額度 (加工商要把一部份貨物(原料)壓在海關 作為抵稅 將來把產品出口出去時再減掉 (把貨拿回去) 這是確保這些商人是「加工出口」 而不是純「進口來賣」的 <印象中是這樣啦 有專業請指教> ) 讓台灣的港區 和中國的工業區結成免稅的 自由貿易港區 讓所有港區中的原料、零件 都可以免稅往來中台各港區 加工再運出 這樣一來 只要台灣把登陸產業的上游零組件聚落劃入園區 或鼓勵移廠 就可以維持 該產業供應鍊本土端企業的生計和價格優勢 這要拿什麼來換呢? 嗯 我想可以提議這幾個港區成立聯盟機構 由台灣這邊出管理人材和經驗作領導 加速中國發展 或許可行 -- 這樣估 會太樂觀嗎? 那 擴大開放產業登陸呢? 3. 撤飛彈 基本上 談到這個 就沒有上述「對中關係沒進展」的問題了 -- 因為這是個很大的進展 但,真的有辦法談到這嗎? 基本上,大陸人拿飛彈對準台灣 是沒有意義的 台灣人自己就不敢開戰 -- 除非中國內亂 所以說 不是沒可能讓中國撤飛彈 只是他們為什麼要撤而已 我個人覺得 一和中國談撤飛彈 除非已經有共識 或 有能力逼迫他們 否則換來的只會是漫天喊價而已 不過,還是有 這麼一點可能 所以算上一份 4. 農業技術專利認證 台灣農產品銷中 最大的問題是 「中國市場這麼大 台灣產量有限 技術又不難妨冒 怎麼阻止人家複製」 如果說 台灣農產品 有辦法把整個柳丁市場吃下來 那大可靠價格、品質 罷住整個市場(妨冒的畢竟品質有差 如果價格差不多 妨冒的很難生存) 問題是 台灣的產品根本填不滿整個中國的果菜市場 「台灣需要的是 農業的跨國投資-策略聯盟」 跨國投資 不一定要自己生產(從進出口代理後)最簡單的是賣品牌、賣專利 還可以技術合作、入股 -- 那麼,重要的就是 台灣的農產技術必需在中國有專利 同樣,那中國為什麼要讓你申請專利呢? 台灣不也給微軟力掃盜版嗎? -- 微軟提供校園專案 讓台灣公單位 可以只用一點點錢(還是很多啦) 就在所有機台裡灌xp甚至開放學網下載 台灣可以 和中國談 讓台灣的農產技術在中國申請專利 代價是 「台灣每一樣技術 中國都可以有數千萬 的權利金抵扣額」 就像微軟、倚天 一樣 一開始給你們用免錢 久了慢慢再賺 台灣得到專利、得到未來的收益 (額滿後 中國每賣一顆 台灣 技術發明的果園就賺一毛 像德儀 像菲莉蒲 台灣可以試著站到農業微笑曲線的兩端 藉由搶先和第一大農業代工國 中國 合作 搶進第一大市場中國) (當然 中國會想要自己改良 但,要轉型到精緻、技術 研發領域 台灣投入的自然要集中在研究上 也要做好智財的保護 哪些可以教 哪些晚點申請 每個要轉型的農場 都要有專業的管理、法務顧問才行) 中國拿到 暫時免費 而且合法的技術 而且 這個額度 還可以計在中國官方部門頭上 讓他們自行決定 該讓哪個農村生產什麼、享用哪些額度 管理空間大、可以減緩三農問題、還可以據此從農村拿點回扣 我覺得是可以一試的 至於 國際空間 我覺得不會有「長足明顯」的進展 和整個 對中關係 一樣 馬上任後 會有不少、甚至許多 「對中關係的改善」 但 都不會是「振奮人心」的 因為中國本身就是老狐狸 之前辜嚴倬雲去大陸 中國就有透露他們「讓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方法之一 -- 某些中國代表的位置 讓台灣人去坐 (當然 是以中國代表的身份) (名牌上 不是RPC 或 ROC 應該會放 CHINA 這樣 台灣人會滿意嗎?) 了不起 WHA觀察員讓我們進去這樣吧 也談不上振奮人心嘛 這就是 馬英九會遇到的第二個問題 對中事務缺乏亮眼的成績 (也就是說 我覺得上面那四件有機會一談的事 大概不會談得很順遂 或者說 至少在半年內不會成案) ... (較無關政策 後略) ... ( 其實這篇是"續" 前面那篇是在講閣員 也算是政策相關啦 不過不太大就是了 有興趣的話自己去看吧 或是 在政治板搜 「退而求其次」也可以找到 http://www.wretch.cc/blog/oodh&article_id=5718543 ) 關於農產的部份 好像之前貼過了 大家可以給點看法 畢竟 不論是馬 還是 謝 當選 都說要和中國談 能談什麼 怎麼談 總是得想的 -- 這個政策板不就是 為了這個嗎 如果只等政治人物提出來大家再評論 未免太消極了 以上,很占板面的文s po完了 希望能刺激出一些看法 -- ███◣ @PTT ◢█ █◢█ ◢◤◥◢◤◥◣ █ ██ █ ▄ ◣ ██ █ ▆▆ ▆▆ 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wa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32.183.102 -- oodh 進入守備狀態 接著覆蓋一張蠶絲被 結束這回合 http://www.wretch.cc/blog/ood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32.183.102
文章代碼(AID): #17uAr3KF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