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影片] 為什麼落差這麼大= ='
其實SKY週一有比賽的時候,會找傑利奈維爾跟卡拉格聊各種跟足球有關的話題。
大內也提過不少關於曼聯的事情,尤其是這個賽季有提到一些現在曼聯跟之前的差異。
(其實光看大內跟卡拉格抬槓就很有意思 XD)
像是在防守方面,過去曼聯雖然是戰術彈性很高的球隊,偶爾也會退縮防守,
但其實大部分時候還是講求在前線壓迫,後衛陣也會為了支援這樣的壓迫往前靠。
但莫耶斯算是帶得中規中矩,後衛陣大多老實地留守在己方禁區線上,
中盤等對手較深入自己陣地再壓迫的比例也比較多。
大內似乎是認為以曼聯來說,這樣有點欠缺積極性。
還有一集是聊到曼聯在比賽最後10分鐘的心態。
大內是說過去曼聯在比賽最後10分鐘如果要搶分,球隊的狀態幾乎是「混沌」。
大家都會死命上前,不管防守,甚至到沒有戰術可言的程度。
而且教練組也會為為這種狀況調上三名、甚至四名前鋒上場,
而且都是往最前面擺。
卡拉格也說過去面對曼聯那樣的最後10分鐘,真的會有要丟分的感覺。
比較最近聊到的,是曼城對藍軍那天,正好有「大巴話題」。
大內有聊到豪門其實一定都要面對大巴,
還有提到過去曼聯面對堅守的球隊會怎麼處理。
沒記錯的話,大內是這樣說:
「首先中場的傳導要快,這邊不快的話打不出東西。
然後要運用球場的寬度,尤其曼聯在中盤有能快速轉變進攻方向的球員,
在利用寬度改變進攻方向的同時,曼聯就會有7到8名球員往前跑位。」
7到8名,去掉守門員、控球者跟留守的後衛,幾乎是全部了嘛 XD
不過這樣說起來,這跟曼聯這賽季被媒體批評的點,確實有些一致性。
其實那集之前正好是曼聯對史托克輸球,
主持人開玩笑地說:「曼聯又輸球了,但這已經不算話題了吧?」
在想問大內意見的時候,大內先是很大力的嘆氣,然後才說:
「我已經沒什麼意見好說了(卡拉格:我很想聊這個(全場笑)),
已經輸了這麼多場,賽季開始看見的問題,到現在也沒什麼改善。」
那天還有聊到為什麼莫里尼奧不會選擇像席爾瓦或馬塔那類型的球員,
以及曼聯對史托克丟的第一球(打中卡里克折射)對曼聯來說不是運氣,
如果是以前舒梅切爾就會開罵等話題。
大內的解說很實在,而且會準備影片舉例,
把戰術解說得淺顯易懂,算是名符其實的深入淺出。
相較於其他球星的評論比較多是精神論,就會比較平淡一些。
而且自從大內跟卡拉格搭檔之後也變得更有趣
他們提過從他們搭檔之後,就會一起去看球,說這在過去根本無法想像。
大內還有說一看到曼聯輸球,卡拉格都會超開心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0.93.253
→
02/25 13:21, , 1F
02/25 13:21, 1F
→
02/25 13:21, , 2F
02/25 13:21, 2F
→
02/25 13:22, , 3F
02/25 13:22, 3F
推
02/25 13:57, , 4F
02/25 13:57, 4F
→
02/25 14:05, , 5F
02/25 14:05, 5F
那時候是在聊曼城對藍軍,伊萬進的那一球。
那時有用影片在看之前曼城進攻時,曼城負責左路的席爾瓦因為禁區前被守住,
一直移動到曼城右翼,結果換成切爾西攻擊的時候,曼城左路前方變成沒人掩護的狀態。
大內是說在那種情況,身為右後衛很輕鬆就能做出要上前的判斷。
然後有對比藍軍之前同樣打邊路的威廉,會很勤奮地支援邊路防守。
並說莫里尼奧想建立的球隊,是要求球員在沒有球權的時候,一定要投入防守,
在最頂級的球隊對戰時,沒有所謂可以免除防守責任的球員。
然後接著說「莫里尼奧不會用像席爾瓦這樣的球員,馬塔就是這種型,所以被賣掉。」
之後有拿曼聯對史托克丟的第二球對比(查理亞當在禁區外的遠射),
在那之前球權是在史托克那裡,而當時負責右路的馬塔是站在中央靠前的位置。
大內有說那確實是如果隊友斷到球,他那個位置可以立刻組織反擊,
但結果就跟曼城丟的那球一樣,那樣讓後衛陣的負擔變大,
對手也選擇往那個方向長傳,之後雖然那個遠射是超水準,
但對手會那樣選擇,並在之後有遠射機會,其實跟曼城丟的那球道理是一樣的。
當然,無論是莫里尼奧或大內都有提過,馬塔那樣的踢法絕對不算錯就是了。
※ 編輯: rei1980 來自: 203.70.93.253 (02/25 14:26)
推
02/25 14:24, , 6F
02/25 14:24, 6F
※ 編輯: rei1980 來自: 203.70.93.253 (02/25 14:31)
推
02/25 14:31, , 7F
02/25 14:31, 7F
→
02/25 14:33, , 8F
02/25 14:33, 8F
→
02/25 14:33, , 9F
02/25 14:33, 9F
→
02/25 14:33, , 10F
02/25 14:33, 10F
→
02/25 14:34, , 11F
02/25 14:34, 11F
推
02/25 14:42, , 12F
02/25 14:42, 12F
推
02/25 14:43, , 13F
02/25 14:43, 13F
→
02/25 14:44, , 14F
02/25 14:44, 14F
→
02/25 14:45, , 15F
02/25 14:45, 15F
推
02/25 14:45, , 16F
02/25 14:45, 16F
→
02/25 14:45, , 17F
02/25 14:45, 17F
→
02/25 14:46, , 18F
02/25 14:46, 18F
→
02/25 14:47, , 19F
02/25 14:47, 19F
推
02/25 14:47, , 20F
02/25 14:47, 20F
→
02/25 14:47, , 21F
02/25 14:47, 21F
→
02/25 14:48, , 22F
02/25 14:48, 22F
→
02/25 14:48, , 23F
02/25 14:48, 23F
推
02/25 15:09, , 24F
02/25 15:09, 24F
推
02/25 15:17, , 25F
02/25 15:17, 25F
→
02/25 15:45, , 26F
02/25 15:45, 26F
推
02/25 16:21, , 27F
02/25 16:21, 27F
推
02/25 19:05, , 28F
02/25 19:05, 28F
→
02/25 19:05, , 29F
02/25 19:05, 29F
→
02/25 19:06, , 30F
02/25 19:06, 30F
推
02/25 19:09, , 31F
02/25 19:09, 31F
→
02/25 19:10, , 32F
02/25 19:10, 32F
→
02/25 19:10, , 33F
02/25 19:10, 33F
推
02/26 01:31, , 34F
02/26 01:31, 34F
→
02/26 01:32, , 35F
02/26 01:32, 35F
→
02/26 09:44, , 36F
02/26 09:44, 36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影片
22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