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八卦]所謂華教元老的真面目

看板Malaysia作者 (你要哪一張卡?)時間15年前 (2008/12/19 19:29), 編輯推噓5(502)
留言7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8 (看更多)
轉載自: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8397 女生申訴遭性騷擾 陸庭諭說無心傷害 【本刊陳慧思、莊迪澎撰述】互聯網上最近流傳一則女記者申訴遭華教元老陸庭諭性騷擾 的貼文,消息傳出後,陸續有受害人願意挺身而出,揭露她們的切身經歷。陸庭諭表示無 意令女生不適,如果其舉止令對方感到不適,他願意表示歉意。 由於陸庭諭是華教運動的精神領袖之一,且年事已高,受害人在性騷擾事件發生後皆自我 舔舐傷口,沒有據情舉報,以免破壞陸庭諭崇高的形象。受害者當中有記者,也有華教界 人士,當她們把切身經歷告知報社或身邊的社運界朋友時,他們皆顧念陸庭諭是德高望重 的華教泰斗,而奉勸受害者莫採取進一步行動。 雖說她們在事發過後選擇委屈自己,成全大局,但騷擾事件依舊在她們心中留下陰影。眼 見事情還在發生,她們終於認為該及時挺身而出,以免下一個人受傷害,也及時讓社會領 袖意識到,他們需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由於陸庭諭(左圖)是公眾人物,而此事關係公共利益,《獨立新聞線上》致電請陸庭諭 回應性騷擾事件;陸庭諭解釋說,他有很多乾女兒,他與她們都相當熟絡。 記者提出,有記者和他首度見面,就得到了熱情招待。他說,他與她們之間有著一種父女 情,他無意對她們造成不適;如果他的舉動令她們產生不適感,他願意向她們表示歉意。 陸庭諭也同意,日後該多加關注自己的言行舉止。 年屆八十的陸庭諭自1965年開始出任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教總)副主席,直至2006 年5月引退,歷時40年。卸下教總副主席要職的陸庭諭仍繼續擔任自1996年便扛起的林連 玉基金主席要職,直至今年六月引退,為期12年。今年9月28日,54個華團聯辦“陸遙知 馬力──陸庭諭老師表揚晚會”,表揚他對我國華文教育運動的貢獻。【點擊:五年後再 說拒當華教送終人 千人赴表揚晚會感動陸庭諭】 擔心其他人受害 陸庭諭表現過度熱情,已是公開的秘密。一名受害的社運人士表示,與陸庭諭相識的她, 曾在六年前的一項活動上被陸庭諭熊抱、搭腰和不以為意地親吻臉頰;在此之前陸庭諭總 是在致電她時,昵稱她的名字,也曾要她喚他“爸爸”,令她有噁心之感。 她開始時嘗試說服自己,陸庭諭只是性格洋派,可是陸庭諭在六年前的一項活動場合中親 吻她,已超出了她能接受的程度。怒氣難平的她在事發後曾想過要揭發他,只是社運界的 朋友皆認為該顧全大局,而她也因擔心成為“千古罪人”而忍了下來,結果一忍就是六年 。 事發六年之後,發現還有人受害,而且受害人的經歷與她本人極為相似,她終於在丈夫的 支持下,同意向《獨立新聞線上》告白,以免還有人陸續受害。 除了上述社運人士,兩名任職本地中文報的女記者也告知《獨立新聞線上》她們的切身經 歷。一名中文報女記者告訴《獨立新聞線上》,她先後在2006年年杪和2007年一月到陸庭 諭的住家專訪他時,遭陸庭諭“熱情招呼”。 她指出,第一次到陸庭諭家專訪他時,陸庭諭以一個熱情的搭肩式擁抱迎接她,且在專訪 過程中嘗試與她作近距離接觸;由於她在訪問前已聽說陸庭諭的“習慣”,因此她專訪全 程皆與陸庭諭保持距離。 上司沒有認真看待 上述事件發生時,陸庭諭的太太尚未過世,當時中風的她正在家中修養。2007年一月做第 二次專訪時,陸太太已然過世。女記者一踏入陸庭諭住家,陸庭諭就立刻熊抱她,當時記 者即刻向他反映她無法接受這麼熱情的招呼,可是他還是故我,且強行親吻了她的臉頰好 幾下,並說“不要緊,讓爸爸吻一下”。 訪問完畢後,同樣的情節重演,當時陸庭諭的兩個兒子也在場。 一名女攝影記者到陸庭諭的住家採訪時,也經歷類似遭遇,事後她需要蠻長一段時間平伏 心情,現在陰影還沒有完全消失。 兩名女記者在事發後都有向上司反映此事,可是上司都沒有認真看待,她們也都沒有想過 要報警。 女記者說,上司認為是她多慮,陸庭諭的舉止只是親切的表現;她說,男性上司都以男性 的角度看問題,女上司認為有必要揭發此事,可是顧念到陸庭諭的身份,就打消了念頭。 “我們還需造神嗎?” 陸庭諭的舉止令女生不適,已是公開的秘密,只是華教界人士和媒體皆因顧念華教界領袖 的面子,而低調處理性騷擾事件,僅僅私下提醒女性朋友多加注意。時事評論人唐南發認 為,這麼做與政府掩蓋本身的醜聞無異。 他說:“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事,那麼這跟政府掩蓋醜聞的情況是沒有分別的,兩者在本 質上是一樣的,都是在傷害公共利益。” 唐南發(右圖)認為,華教人士是在公共領域活動,因而此事已然牽涉公共利益,華教界 該以持平態度看待,媒體則應該該扮演公共監督的角色,跟進及報導這件事。 他說,華教界向來認為自己處於圍城狀態,在掌握資源的國家威權面前,常有如臨大敵之 感,因此出於策略考慮,只專注於鞭撻掌權者漠視公共利益,避免家醜外揚。 華教界抱著“家醜不外揚”的心態掩蓋實情,等於縱容社會領袖侵犯個人利益。唐南發認 為,如果真有性騷擾事件,而華教界人士選擇沉默或視若無睹,就顯示出他們選擇維護公 共領域,漠視人作為人的人權和尊嚴。 唐南發說:“他們認為,為華教之故,受害者該為華教犧牲,遭到這樣的屈辱都應該沉默 、默默承受痛苦,這是一種非人性的對待,華社該自我檢討。” 他指出,從林連玉,到沈慕羽,過去我國的華教運動都傾向于塑造偉人、塑造英雄,現在 華教運動人士該回問,我們需要偉人嗎?還需繼續造神嗎? 他說,歷史上許多例子顯示,社會運動往往借助個人的金字招牌,維護社會運動的形象; 以前中國人也把毛澤東捧上了天,可後來發現他並非人人想像中的君子, 接下來,唐南發希望受害人可以勇敢地站出來,以維護公共利益,避免還有人受害。他也 同時鼓勵受害人報警,因為法律賦予了她們投報的權力。 他表示,受害人揭露本身遭遇之後,肯定有人指摘受害人捏造故事,他希望社會、媒體、 公共團體以及受害人的工作單位理解受害者的感受,同時予以她們更多的支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133.114.254

12/19 19:39, , 1F
哇~頭條呢
12/19 19:39, 1F

12/19 20:24, , 2F
樓上回來啦...
12/19 20:24, 2F

12/19 22:32, , 3F
陸庭諭掰~
12/19 22:32, 3F

12/20 00:22, , 4F
老不修
12/20 00:22, 4F

12/20 11:44, , 5F
最後一段尤其重要,我們不需要造神,也別再說什麼一家人
12/20 11:44, 5F

12/20 11:44, , 6F
不要內訌這種話,有時候聽了真的很顯。
12/20 11:44, 6F

12/20 13:09, , 7F
跟其他族才要強調一家人 同樣是華人還強調是裝熟
12/20 13:09, 7F
文章代碼(AID): #19IuMgos (Malays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IuMgos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