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把民主看得片面

看板Malaysia作者 (Man United Forever T_T)時間15年前 (2008/09/02 00:33), 編輯推噓3(303)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目前大馬的政局很多人都覺得很亂,最近在檳城出席活動,在場有一位致詞者說,我們不 要看到朝野流於一般無謂的謾罵,那位女士是我小學時候的校長。 然後工作時忙於做剪報,看評論,結果看到一位帥氣前同事論述誰當領袖都不重要,重要 的是人民要在平穩及經濟繁榮下過活。 對於目前大馬的民主進程,我與上述的消極想法是持相反意見的,民主是一條長遠的鬥爭 。在這裡請不要把鬥爭(struggling)看得太負面,這是一個追求公民社會(不只是民主)所 必經的過程,端看這個鬥爭的程度有多大,代價有多大,追求共產無產階級也是鬥爭,追 求健全的議會民主也是一種鬥爭,追求回教神權治國也是一種鬥爭,只不過看大家要走哪 一條路,認為哪一條路才是最能符合當今最符合自由、平等的普視價值觀,而這些不同的 價值觀肯定是會互相角力的,裡面參雜著各層面的鬥爭,包括種族、宗教、男女、階級等 ,這些鬥爭底下的原動力就是追求更加自由、公平及更美好生活。 把民主片面地看作─只要換政府,馬上生活就過得好,那歐洲及美國各種不同體制的民主 進程,這幾百年來豈不是白幹了?現在大馬的政局最會拿台灣來做類比了,類比他的混亂 、媒體亂源、政治亂象、經濟落後零零種種,然後草率的做出一個結論說,亞洲人不適合 民主。可是別忘了台灣也是在民主鬥爭及進程中學著走路的嬰兒,甚至在體質上比大馬更 加的先天不良,我們有英國留下來的整套黨魁制民主政體(雖然已經被改得面目全非),但 是台灣卻是一個多種體制的混合體。 跟大馬一樣,目前台灣有些人看待民主體制,都只是看到他人摘取成果時美好的一面,他 們最嚮往美國的民主果實,甚至很多人負笈美國後仍只看到民主果實美好的一面,卻沒有 看到內部多元價值的鬥爭與角力所付出的代價才有今天。 容我隨便舉個例來反駁對民主鬥爭產生混亂而適應不良的悲觀者,這些人會說:“大馬的 政局太亂了,看來大馬人不適合民主體制,實行民主只是更加深種族、宗教的緊張關係, 我們不能像美國一樣,美國是一個成熟的民主國家,已經實行了民主制度兩百多年。” 可是我們要知道美國在1920年才有女性可以參與投票,40年前黑人才獲得投票的權利,直 到近兩屆大選在佛羅里達州及愛荷華州的黑人選民仍然受到不公平對待,在這一百年來, 美國的民主改變犧牲了多少人的心力甚至生命。 所以稍微去理解每個國家的民主體制,就會發現,民主永遠不是在平和中渡過的,是通過 不斷爭取的,也就是所謂的“鬥爭”,美國如是,歐洲各民主國家亦如是。 我們要去適應多元角力的民主社會,而不是活在威權下任由擺佈,這樣我們如何能跟世界 同步。 台灣已經二次輪替了,由右傾的李明博掌政的韓國早就已經輪替了好幾次,但無論誰執政 ,他們國內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聲音,當中有些人疾呼“混亂”“亂像”的說法絕對比我 們多,但他們仍然是亞洲的主要經濟體及文化娛樂工業的輸出地,這種現象不只在新的民 主國家發生,老牌民主國家如英美也不會是絕對平穩。民主鬥爭是漫長的,若你把他看成 是嘉年華般的盛會,在嚴肅中抱持著樂觀的態度,那你就不會適應不良。 世界上真正厲害的民主嘉年華就在年底,美國總統大選,挖苦、酸政敵、辯論、支持者叫 囂、抹黑、造勢、公關遊說......用得著的都會用,各種宗教、人權、同性戀、種族、反 美、反戰......等等比大馬混亂千百倍的多元聲音將會混雜其中,爭取曝光在世人下,那 種眾聲喧嘩,媒體還會偏幫某陣營,著名如紐約時報社論會表態支持誰,肯定讓人目不暇 給。 所以,請適應目前大馬剛開動的民主過山車,學會適應才不會暈眩,不然你可能會嘔足 100年,若你能活到這麼長的話。 延伸閱讀: http://keywords.oxus.net/archives/2006/06/17/us-democracy/ -- 球迷這個‘迷’字,清楚了吧! 理性都不足以解釋理性, 理性更不足以解釋我成為曼迷那顆瀰漫的心,所以偽球迷就別裝理性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11.10.63

09/02 01:57, , 1F
一個說法認為,所謂「民主化」是後人對這段經過的總結
09/02 01:57, 1F

09/02 01:59, , 2F
當時「民主化」的意識尚未在當事人的心中形成
09/02 01:59, 2F

09/06 21:11, , 3F
我們現在所知的諸種時代,往往是當代人無心所為
09/06 21:11, 3F

09/06 21:11, , 4F
一邊跌倒,一邊學習...才能有進步
09/06 21:11, 4F

09/06 21:12, , 5F
進步與否,取決於正反兩種作用理的互相拉扯...
09/06 21:12, 5F

09/08 13:30, , 6F
很好, 但我想認識更多馬來西亞.
09/08 13:30, 6F
文章代碼(AID): #18l1bCE5 (Malaysia)
文章代碼(AID): #18l1bCE5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