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捷運站內就能買到麵包 咖啡早餐26歲的

看板MRT作者 (性愛戰神)時間1年前 (2022/11/18 19:18), 編輯推噓7(709)
留言16則, 7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捷運站內就能買到麵包、咖啡早餐…26歲的台北捷運為何急著轉型?一切都是為了這個洞 ! 蕭婷方 2022年11月14日 週一 下午12:32 從前,捷運站內身心障礙者坐著輪椅族賣口香糖被制止,如今,台北捷運公司捷運站擺攤 的商業空間越來越多,甜甜圈、豆漿、雜貨小物等產品多元。 今年2月開始,途經南京復興站,可發現原本不可站內餐飲的區域,提供結合「站內餐飲 」及「站內直取」服務,旅客直接在站內就能買到麵包、咖啡早餐。 近期即將開幕的「捷運忠孝店」,捷運公司將與誠品合作,以書香、文創小物重新活絡東 區地下街。 沿著台北軌道廊帶,捷運站內與週邊空間的商業模式正逐漸產生質變,「New METRO 軌道 經濟學」正夯,台北捷運公司即將邁入第27年,這家公營老牌公司為何加速轉型? 蓋得起、養不起,財務結構不永續 近幾年蓬勃發展的站內餐飲、商場與線上電商等副業發展,正是要填補鐵道建設與公司營 運的鉅額錢坑。 捷運公司是公營公司,地方政府不能隨意處理,不是一般公司,從財務的角度切入,捷運 公司的設計實是「一場鬧劇」。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北捷最大單一成本是機電折舊與蓋捷運,光是鐵道成本每1公里平均約50億元,目前正在 興建的「台北捷運信義線東延段」,路線全長僅1.4公里,工程經費就高達94億元。 雖然,台北市議會有要求北捷分攤,但北捷因為沒有能力負擔,從來沒有分攤過。 https://i.imgur.com/FiKqhlO.jpg
興建與折舊成本由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各局處「擠」出經費負擔,捷運公司沒出錢,捷運 沿線開發後的「金雞母」,包含增值地段、聯開宅收益當然也不算在捷運公司的資產中。 即便有政府大力支持、北捷疫情前每年搭乘人次逾8億人、票箱收入最高峰達167.4億元, 北捷仍有許多額外支出,陷虧損難題。 像是捷運公司成立時沒有買下營業用財產,每年要向自己的最大股東(73.75%)北市府 「租用」,自1996開始營運至今已累計付給租金計 692.83 億元,光是2021年就要付12.1 5 億元。 票箱收入已難維持,還得支付「牛肉政策」 翻開北捷的公司年報,可以發現北捷替代收益主要來自於廣告收入、地下街、商店,且每 年非票價收入比例越來越高,至2021年,非運輸收入已占年度收入21%。 https://i.imgur.com/jsJs49M.jpg
地下商城這項業務,也是近年發展。過去法規並未容許百貨商場連通捷運站,僅有中山站 是北車人流高,當時也沒有替代道路才較為活絡,而較老舊的「龍山寺地下街」人潮始終 熱不起來,空攤率連年被議會檢討。 不論如何,世界上本來就沒有鐵道公共運輸能靠公司單一票箱收入賺錢,正常的國家都是 明文化「設計補貼機制」,營運單位如果虧錢,就是配合政府努力賺錢。 https://i.imgur.com/wKOSIIY.jpg
圖說:捷運公司去年起陸續開放站內餐飲與餐飲直取,開放站內空間多角化經營,貼補長 期營運短絀。 然而,捷運公司先天設計不良,如今卻還要支付許多「牛肉政策」支出。 舉例來說,為配合台北市政府鼓勵使用大眾運輸政策,提供每日平均雙向轉乘36餘萬人優 惠措施,這些費用過去均由北捷負擔,雖然自2018年起,捷運轉乘公車優惠改由雙北市政 府負擔,但公車轉乘捷運優惠仍由北捷買單,光是2021年就支付4.36億餘元,不含新開的 環狀線,累計至今補貼這項政策188.68億元。 雙北自2018年啟動「1280月票」,平均一張月票的使用金額約1630元,只賣1280,票箱收 入減少由政府補貼,雙北市政府第一年就補貼9.4億元。然而,這些預算並非常態性編列 ,也讓公司 財源更加不穩定。(爭議詳見:「1200、1280」兩數字,成桃園藍綠決勝關鍵!倒數時刻 為何「通勤族選票」成積極拉攏對象?) 持續虧損的結果,人才端就造成基層人才薪資低落,人員流動率高;設備維修就可能出現 預防性設備維修不落實,如捷運「大腦」自動駕駛的號誌系統自1996年未更新,最終的結 果,危及的是每日200多萬名台北捷運乘客的安全。 https://ynews.page.link/FsFZ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105.1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668770311.A.CE3.html

11/18 20:52, 1年前 , 1F
既然幾年後有新車要進來,北捷不知會不會利用這幾年升級號
11/18 20:52, 1F

11/18 20:52, 1年前 , 2F
誌系統,不然新車進來還是只能用二十幾年前設計的老系統,
11/18 20:52, 2F

11/18 20:52, 1年前 , 3F
而且到時候有沒有零件可以維護系統也是一大問題
11/18 20:52, 3F

11/19 00:21, 1年前 , 4F
再過50年北捷就是下個台鐵了,然後台灣其他捷運只會比北
11/19 00:21, 4F

11/19 00:21, 1年前 , 5F
捷更慘
11/19 00:21, 5F

11/19 00:50, 1年前 , 6F
這個作者是不是不知道有重置基金這玩意
11/19 00:50, 6F

11/19 07:07, 1年前 , 7F
高捷:看我幹嘛
11/19 07:07, 7F

11/19 08:50, 1年前 , 8F
基層人才薪水低,不會砍上面高層薪水嗎
11/19 08:50, 8F

11/19 08:53, 1年前 , 9F
擔心北捷重運量系統重置XD,北捷新車只要預算好至少不只一
11/19 08:53, 9F

11/19 08:53, 1年前 , 10F
家能投,高捷重運量就只有那一家
11/19 08:53, 10F

11/19 08:54, 1年前 , 11F
北捷除非努力開發市區內的潛力路線(尖離峰差距小,
11/19 08:54, 11F

11/19 08:54, 1年前 , 12F
有足夠客源),不然現在新路線幾乎都是邊際效應越來
11/19 08:54, 12F

11/19 08:54, 1年前 , 13F
越低的路線
11/19 08:54, 13F

11/19 16:19, 1年前 , 14F
環狀線全部完工之後尖離峰的差異應該不大吧!
11/19 16:19, 14F

11/19 16:44, 1年前 , 15F
其實也不見得預算好就會吸引比較多廠商投標,記得之前日本
11/19 16:44, 15F

11/19 16:45, 1年前 , 16F
廠商也有因為產能限制而放棄參與台鐵標案的例子
11/19 16:45, 16F
文章代碼(AID): #1ZTse7pZ (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