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淡江大橋規劃報告-預留輕軌延伸八里空間

看板MRT作者 (大提琴夜未眠)時間13年前 (2011/08/30 17:05), 編輯推噓4(4018)
留言22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公路版pfry19855大大提供了公路總局最新版本的 淡江大橋規劃報告,其中有不少跟淡海輕軌/延伸八里相關的內容 我在Road版已經貼過閱後心得報告了XD, 把輕軌相關的部分轉錄過來供參考 ※ [本文轉錄自 Road 看板 #1EN5NLHk ] ※ 引述《pfry19855 (Peter In Highway)》之銘言: : 公路總局最近悄橋地將淡江大橋綜合檢討報告上架。 : 報告書網址: : http://www.thb.gov.tw/tm/Menus/Menu02/download/1000825a.pdf : 歡迎觀賞 ˙淡水地區的整體交通系統評估方面,報告中建議興建順序循淡水北側 平面快速道路->淡江大橋->輕軌->芝投公路(視三芝人口成長而定) 的方式進行建設。報告裡也提到,淡海新市鎮人口成長到接近24萬人 時,可考慮引進輕軌...不過現在淡海新市鎮人口也才一萬人左右, 而且新市鎮開發計畫目標人口已經下修到13萬人...這一定有什麼誤 會XD,當然這本是淡江大橋的規劃報告,輕軌的預測僅供參考。 旅次預測方面,在輕軌建設完成的情形下,淡水線+輕軌的大眾運輸 系統大約能服務淡水地區約35%的旅次。不過輕軌建設對大眾運輸旅 次比例有明顯提升,可由30%->35%。有無輕軌對淡水鎮舊市區變化不 大,但淡海新市鎮方面可提升一倍(預測是15%->30%),而淡水線必須 提升運能至尖峰3分鐘一班方可疏運新增的旅次。某些方面來說也說明 了光靠輕軌+捷運的大眾運輸很難疏運整個地區的交通需求,但輕軌的 確對淡海新市鎮的大眾運輸有顯著幫助。 ˙關於輕軌延伸八里,報告裡也簡單敘述了輕軌延伸的目的:連結淡水八 里的水岸觀光景點,以及方便淡水新市鎮居民前往台北港特區的通勤, (八里通勤台北應該不是主要設計目的...從路線設計也可以看出延伸線 是延著十三行博物館/台北港邊緣走)。 輕軌延伸八里預計全長5公里,並設置三站。淡江大橋因應增加輕軌路 廊,主橋段斷面寬度也增加(主橋面=2輕軌路廊+4快車道+路肩+2慢車道 +2人行道兼自行車牽行道,總寬44m),預留路廊而增加的13.3億預算, 新北市政府願意吸收,看來相當有意願要做這條延伸線。 ˙交流道型式跟路型預留了淡海輕軌(淡水捷運延伸線)延伸往八里的空間 -淡江大橋淡水端的交流道分為好幾個方向:主線中央車道往沙崙路方 向延伸,跨越中正路之後到沙崙路/淡海路口下降平面道路,沙崙路 並會拓寬成六車道(4快2混合+各5m人行道,目前是2混合車道+各10M 人行道,道路用地都預留了) 。 另外主線外車道與慢車道會提前在中正路前降到地面,供淡水舊市區 進出,輕軌藍海線也會在中正路這邊與交流道垂直立體交會。延伸八 里的方式,則應該是從這裡(中正路/沙崙路交口)分叉開往橋上,橋中 央有預留兩線輕軌專用路廊。 -八里交流道原規劃的喇叭型匝道交流道因為台64改線,未延伸至此與 台61/淡江大橋連接,而且原規劃交流道會使用河灘地、緊臨挖子尾自 然保留區,因而放棄原方案,交流道南移改設置簡易鑽石型交流道。 淡海輕軌八里延伸段也會在這個交流道回到地面,然後走平面往十三行 博物館/台北港特區方向延伸。 ˙淡江大橋與輕軌共構的可行性評估見報告最後4頁,基本上各交流道與 橋體斷面的形式都已考慮出來,從淡水交流道(中正路/沙崙路交口)到 八里端,中間都預留了8.2m的雙向輕軌路廊空間。 以上閱讀報告完畢XD ※ 編輯: chewie 來自: 59.115.137.1 (08/30 17:43)

08/30 18:33, , 1F
推整理
08/30 18:33, 1F

08/30 19:45, , 2F
大推! 謝謝整理. 台61和台64還是可惜~
08/30 19:45, 2F
刪除重複文字 ※ 編輯: chewie 來自: 114.42.212.109 (08/30 19:59)

08/31 04:01, , 3F
八里總人口才3萬多人 扣掉淡江大橋端點處以外的只剩1萬多左
08/31 04:01, 3F

08/31 04:01, , 4F
右,如果只想靠觀光人潮養輕軌 恐怕也很困難...
08/31 04:01, 4F

08/31 04:14, , 5F
如果是報告寫的要提供新市鎮住民到台北港工作通勤用,那更扯
08/31 04:14, 5F

08/31 04:15, , 6F
吧,新市鎮一天到台北港工作的人才多少...而且淡江大橋通車人
08/31 04:15, 6F

08/31 04:15, , 7F
家開車騎車也很方便,有需求大到要開捷運?
08/31 04:15, 7F
這個就要參考台北港發展計畫了 http://www.bqhouse.com.tw/golden/profile.html?ccno=0804290006 http://epaper.ntpc.gov.tw/epaper/epaper/EPAPER.asp?p0=225&cid=1&pid=9 台北港的開發不只港灣本身,還含有一個特定開發區,會配合進行相關產業的開發 (因為腹地夠大 可能逐漸取代基隆港的地位) 淡海新市鎮長期被詬病的問題之一是就業通勤距離較長, 這邊算是提供一個較近的產業集中區... 現在淡水乃至新市鎮往台北港就業人口不多 一是在淡江大橋建起來之前距離很遠 (從沙崙路口到台北港路口,現在要18.5km,淡江大橋建成之後是5公里之內吧) 二是台北港這個產業特區也還沒動起來啊:P (位置就在現在台64線終點旁邊的區域) 至於預留輕軌部分,我覺得還是個划算的考量 畢竟往八里的輕軌並非全新系統而是延伸線, 系統 車輛與保養都可以沿用淡海輕軌...至於延伸的可能性 就要看細部的分析研究了,淡海輕軌本身還沒建起來 而且預留路廊真的不建輕軌了,也還可以給公車使用囉 當然屆時淡江大橋建成,開車來回自然方便,不過以大眾運輸角度而言 還是能有預留考量比較好吧... ※ 編輯: chewie 來自: 59.115.137.1 (08/31 09:38)

08/31 11:08, , 8F
信義快也是一樣的意思呀~輕軌未見之前可以作大客車道
08/31 11:08, 8F

08/31 11:12, , 9F
比起來信義快的預留路廊真的就沒什麼機會用到了:P
08/31 11:12, 9F

08/31 11:36, , 10F
就算台北港發展起來 員工屆時多半也是自小客或機車上下班吧
08/31 11:36, 10F

08/31 11:38, , 11F
至於計劃人口看看就好 淡海新市鎮當年計劃人口.....30萬 XD
08/31 11:38, 11F

08/31 11:39, , 12F
是啊 看台北港引進產業的情形吧 不過現在建構大眾運輸呼聲
08/31 11:39, 12F

08/31 11:40, , 13F
逐漸日增 預留路廊還是比沒預留好囉...
08/31 11:40, 13F

08/31 11:41, , 14F
話說回來 淡水舊市區的就業人口也可能用的到 不限於新市鎮
08/31 11:41, 14F

08/31 11:41, , 15F
<->台北港的旅次就是了
08/31 11:41, 15F

08/31 11:43, , 16F
台北港民國110年計劃就業人口3萬,當中會有多少人去住淡水??
08/31 11:43, 16F

08/31 11:43, , 17F
又住淡水的員工當中會搭大眾運輸上下班?這數字可想而知..
08/31 11:43, 17F

08/31 11:45, , 18F
有台64線,我想台北港員工可以選擇蘆洲/新莊/五股...等機會
08/31 11:45, 18F

08/31 11:45, , 19F
也不少...所以到時候可能原po建議的公車比較有機會實行..
08/31 11:45, 19F

08/31 21:43, , 20F
當作是預留公車專用道也好
08/31 21:43, 20F

09/01 18:16, , 21F
公車專用道都不必吧...直接當作橋面一般車道就夠了
09/01 18:16, 21F

09/01 18:17, , 22F
又不是公車班次多到需要靠專用道來區分車道...
09/01 18:17, 22F
文章代碼(AID): #1ENAV1zx (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