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今日的蘆洲線體驗

看板MRT作者 ( 拉拉山有機芭樂)時間13年前 (2010/11/03 22:25), 編輯推噓9(9032)
留言41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有圖~網誌版:http://ppt.cc/,;!3 今天早上上班的時候依然是由台北車站淡水線轉板南線,下班卻來體驗一下蘆洲線, 因為板南線的忠孝新生站可以通到淡水線的民權西路站,今天體驗的路線就是這兩站 之間的行駛區間。 小感想: 忠孝新生轉蘆洲線真的好快,下個樓梯而已, 但是民權西路轉蘆洲線就顯得沒這麼理想, 手扶梯下去是月台最邊邊,空間也不太大, 對於上下班尖峰時間恐怕是很有挑戰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5.234.21

11/03 22:27, , 1F
其實也還好 蘆洲線大廳層其實寬度蠻適中的..
11/03 22:27, 1F

11/03 22:29, , 2F
有圖有推XD 內文似乎有筆誤?(台北車站高架轉地下?)
11/03 22:29, 2F

11/03 22:30, , 3F
民權西路還OK吧 畢竟尖峰期間在忠孝新生轉乘的應該比較多..
11/03 22:30, 3F

11/03 22:31, , 4F
那樣的空間應該也足夠了...
11/03 22:31, 4F

11/03 22:39, , 5F
台北車站不是地下轉高架喔 文章有點錯
11/03 22:39, 5F

11/03 22:42, , 6F
噢真的錯了,立即修正,感謝!
11/03 22:42, 6F

11/03 22:43, , 7F
我覺得蘆洲線的車站好有高捷捷運站的感覺啦!
11/03 22:43, 7F

11/03 22:45, , 8F
地下全罩式月台門車站不都是這樣??
11/03 22:45, 8F

11/03 22:48, , 9F
京都的地鐵車門也是這樣
11/03 22:48, 9F

11/03 23:00, , 10F
內湖線跟蘆洲線同樣都有全罩月台門
11/03 23:00, 10F

11/03 23:03, , 11F
不過一個是高架一個是地下 感覺地下的月台門有些壓迫感
11/03 23:03, 11F

11/03 23:04, , 12F
要說「XXX車站好有XXX車站的感覺」的話,永遠說不完XD
11/03 23:04, 12F

11/03 23:04, , 13F
這個類型的月台不大都長這樣嗎XD
11/03 23:04, 13F

11/03 23:15, , 14F
恩 也的確蠻有京都的感覺XD 只是京都多用磁磚而非琺瑯板:P
11/03 23:15, 14F

11/04 01:55, , 15F
就因為這種感覺北捷以前都沒有 大直以外
11/04 01:55, 15F

11/04 01:56, , 16F
所以才會讓人覺得有高捷的感覺囉
11/04 01:56, 16F

11/04 03:11, , 17F
民權西路設計的不太好 應該要有手扶梯或樓梯直接將兩線相連
11/04 03:11, 17F

11/04 04:03, , 18F
我也想知道民權西開中間那層的用意是??
11/04 04:03, 18F

11/04 05:01, , 19F
因為兩月台是垂直的 無法直接相連
11/04 05:01, 19F

11/04 05:02, , 20F
直接相連的話 其中一邊的電扶梯要從軌道上方跨過嗎XD
11/04 05:02, 20F

11/04 05:02, , 21F
台北車站也是所以B4必須先到B2才能下B3板南線月台
11/04 05:02, 21F

11/04 05:03, , 22F
想想如果台北車站淡水線那個電扶梯如果直接通藍線月台
11/04 05:03, 22F

11/04 05:03, , 23F
除非月台真的霹靂無敵寬 不然電扶梯行徑路線一定影響軌道
11/04 05:03, 23F

11/04 08:54, , 24F
所有垂直轉換(含十字 丁字)的車站 因為兩月台相交在一點 所
11/04 08:54, 24F

11/04 08:55, , 25F
以不是要加入一層轉換穿堂層(台北車站台高鐵->紅線) 就是
11/04 08:55, 25F

11/04 08:56, , 26F
有一邊月台要作成側式月台(美麗島站 未來的松江南京站)
11/04 08:56, 26F

11/04 08:57, , 27F
以容納轉換垂直動線(樓梯手扶梯)所需的空間以及轉乘人潮
11/04 08:57, 27F

11/04 08:57, , 28F
忠孝新生也是加入轉換穿堂層的設計 至於像忠孝復興這種一邊
11/04 08:57, 28F

11/04 08:58, , 29F
是高架的設計 可以直接把入口層當穿堂層/轉換層
11/04 08:58, 29F

11/04 08:59, , 30F
如果忠孝新生不加入這層 轉乘的樓電梯可能只有一兩處 所有
11/04 08:59, 30F

11/04 09:00, , 31F
人都會擠到這邊 而且排隊人群都擠在月台上...不是很安全 另
11/04 09:00, 31F

11/04 09:00, , 32F
外也還有設備空間要安放 沒辦法囉
11/04 09:00, 32F

11/04 09:02, , 33F
(民權西路站也是一樣的考量)
11/04 09:02, 33F

11/04 13:40, , 34F
補充一下 忠孝新生站是利用那交會的一點作出兩月台轉乘動線
11/04 13:40, 34F

11/04 13:41, , 35F
不過光靠這一點不夠 所以也要額外的穿堂層 民權西路還有紅
11/04 13:41, 35F

11/04 13:41, , 36F
線站體比較接近地面(接近出土段) 兩月台間垂直距離較大
11/04 13:41, 36F

11/04 13:42, , 37F
所以中間塞了個轉換層兼橘線大廳 各有條件限制啦
11/04 13:42, 37F

11/04 22:33, , 38F
中山站呢?會像忠孝新生一樣嗎?
11/04 22:33, 38F

11/04 22:34, , 39F
覺得忠孝新生兩線的穿堂同層很方便 不像台北車站
11/04 22:34, 39F

11/04 23:05, , 40F
中山站的模式有點像民權西路站 淡水線月台下面有轉換層
11/04 23:05, 40F

11/04 23:05, , 41F
但是轉乘要走的路會比民權西路站少一點
11/04 23:05, 41F
文章代碼(AID): #1CqN3BlF (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