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來討論萬大樹林線與民生汐止線銜接的可能

看板MRT作者時間14年前 (2009/10/22 16:17), 編輯推噓11(11012)
留言23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我在96年及97年曾經建議利用捷運局捷運信箱給過這個建議, 但捷運局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這邊我就把當初與捷運局的紀錄張貼跟大家分享. ---------------------------------------------------------------------- 案件編號: 903 號通報時間: 96.06.05 3:39:37通報內容: >>>>>>>>>>我當初的提議 您好, 我這邊有一件事想請教貴局, 也有兩個對於路網及系統的建議, 請貴局參考. 1.對於三鶯線的建議: 由於捷運三鶯線規劃由土城線頂埔站開始,但土城線為高運量系統,且興建形式為地 下化,三鶯線則為高架經軌系統,兩線將在頂埔站形成地下與地上的轉乘, 在此我建 議貴局參照日本都會區鐵路系統的營運模式, 將三鶯線系統定為鋼輪式, 供電方式 比照土城線使用第三軌供電, 並且在三鶯線的起始站改為地下化形式. 初期的營運可以使用較少車輛編成(如三車或四車), 但是在車站上預留六車的月台 長度, 將來如果有需求時可以使土城線列車直接開往三鶯線, 達成一車到底. 或是有可能如日本都會常用的直通運轉方式, 將土城線部份列車終點站延伸至三鶯 線, 方便民眾通勤, 並且可以共用機廠, 減少捷運機電系統的複雜度. 2.對於萬大線的建議: 在台北市端點為中正紀念堂站, 在此建議貴處可以研究將此路線繼續延林森南路往北, 經林森北路到達基隆附近, 補足市民大道以北地區的捷運密度不足的問題. 或是建議 該路線可以與目前規劃中的社子線結合 (我個人是建議是將萬大線延林森南路地下穿 越中正紀念堂後, 在仁愛路或是信義路向西轉, 經凱達格蘭大道後, 在總統府前向 北轉, 然後經過重慶南路與重慶北路最後在大橋國小站與社子線相接, 這個路線的 建議可以達道捷運系統在台北北區與南區往台北車站中心通勤的雙向性, 免除了萬 大線在中正紀念堂站與社子線在大橋國小站轉乘的麻煩, 並且可以更加疏緩在台北 車站周邊通勤人潮, 或使補足密度不足的地方:例如重慶北路地區, 通勤的人很多, 但捷運站距離太遠等.... 此外, 也可以在重慶北路在圓環的地方增加日前才取消的 天水路站, 此建議之路線形式由於是直線, 設站的機會大很多, 也不一訂有必要和 松山線在圓環轉乘, 因為在北門附近就可以轉乘.) (背景:當時的民汐線才剛規劃, 仍有向西延伸五股的打算) >>>>>>>>>>>以下是捷運局的回答: 1.三鶯線依目標年運量需求,目前係規劃採用輕軌捷運系統,若僅是將系統改為鋼 輪式及供電方式比照土城線(高運量捷運系統)使用第三軌,且在三鶯線的起始站 改為地下化形式,由於號誌控制及電聯車等機電系統並不相容,故仍無法與土城線 直接銜接營運,除非三鶯線系統上亦採用與土城線相同的高運量鋼軌鋼輪系統來營 運方能達成。 從路線區位來看,直覺上可能會認為捷運三鶯線由頂埔站接續土城線尾端直接採相 同系統延伸,對於旅客搭乘較為方便,因此本局於辦理捷運三鶯線走廊研究規劃時, 亦曾以土城線高運量系統延伸之方案進行評估,但考量運輸條件方面,捷運三鶯線 行經地區的旅次需求並不需採用高運量鋼軌鋼輪系統(即使初期僅用三節車廂編組)、 工程條件方面沿線並無適當地點可供設置地下轉高架之出土段。 基於捷運系統之建造成本甚高,故須以合於成本效益且能永續經營之規劃方向來考 量,若以地下化高運量系統延伸至三鶯地區之財經效益評估結果並不可行,另以系 統條件方面來考量,採高運量系統由於爬坡度限制也無法服務鶯歌、鳳鳴等地區, 故經本局審慎評估建議採高架輕軌捷運系統興建為一可行與合理之規劃方式。 2.有關萬大線的建議,由於仁愛路與羅斯福路間有林森南路車行地下道銜接,且羅 斯福路下方有捷運新店線通過,故捷運萬大線若續向北延伸,則需穿越捷運新店線 潛盾隧道下方,同時往北延伸路線與林森南路車行地下道平行,且兩旁住宅密集, 施工風險相當高,故捷運萬大線乃建議止於南海路及羅斯福路口,並與捷運新店線 中正紀念堂站銜接轉乘,至於凱達格蘭大道周邊地區,政府機關林立,地下管線複 雜,且屬於維安禁制區,路線較不易獲得中央核定;另重慶南、北路間受限臺/高鐵 隧道連續壁、捷運南港線潛盾隧道及市民大道下方地下街與停車場之連續壁等多重 阻隔導穿越不易,同時重慶北路寬度不足且道路兩旁住宅密集,將大量穿越民宅下 方,影響民眾權益至鉅,對於您的建議於工程上有不易克服之風險且對於民眾權益 影響相當大,故可行性不高。 至於紓解臺北車站周邊通勤人潮乙節,基本上,臺北捷運整體路網架構是以數條"L" 型的路線相互銜接在市中心區形成格狀服務,且L型路線是聯接兩尖峰承載運量相當 之聯外運輸走廊而成,以形成輻射型路網,外圍再以環狀路線串聯與衛星市鎮相互 連繫,並提供市中心區最佳的服務,減少轉乘次數,構成一綿密、便利的大眾運輸 服務路網,且因路線兩端運量相當,有助營收與車輛之利用率,另各路線列車專用 服務於自己的路線,不換線混合營運,可提高營運的效率與安全。待將來臺北捷運 後續發展路網興建完成後,為能銜接臺北都會區兩個以上之主要運輸走廊,屆時捷 運中和線及新莊蘆洲線成為橘線營運,捷運淡水線與信義線成為紅線營運,捷運新 店線與松山線成為綠線營運,同時為紓解臺北車站周邊通勤人潮,於臺北市中心規 劃有4個平行換線轉乘車站,即西門站【綠線(新店站-松山站)可轉乘藍線(南 港展覽館站-永寧站或延伸至頂埔科學園區)】、中正紀念堂站【綠線(新店站- 松山站)可轉乘紅線(淡水站-象山站)】、古亭站【橘線(南勢角站-迴龍站、 蘆洲站)可轉乘綠線(新店站-松山站)】以及東門站【橘線(南勢角站-迴龍站、 蘆洲站)可轉乘紅線(淡水站-象山站)】,其最主要之目的,係為民眾使用捷運 系統經由平行換線車站,僅需轉乘一次,就可以到達捷運路網任何地方,以達到最 大之運輸效益和時間之節省。 就臺北都會區捷運系統後續發展路網建構完成後,以車站半徑500公尺步行直接服務 圈域觀之,臺北縣、市絕大部分區域均已納入捷運系統服務範圍內,由於捷運系統 建造經費昂貴、投資龐大,其規劃、興建是以現已形成交通擁擠、運輸需求大之運 輸走廊為優先。捷運路線規劃之原則,主要是考量運輸需求、都市發展、道路條件、 工程技術、用地取得等因素,因此路線多沿主要運輸走廊佈設而無法達到及門服務 之功能,必須藉由捷運路線間站內轉乘或藉由公車接駁服務以擴展其服務面,以建 構完整之大眾運輸路網,提供便捷之大眾運輸服務。 您的建議現階段或未能採用,但仍是我們持續辦理規劃的參考,謹在此感謝您對於 捷運的支持與熱心建議,敬祝您順心愉快。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敬上[此電子郵件係由系統自動回覆,若您還有寶貴建議, 請依前操作進入本局網站捷運信箱反應] -------------------------------------------------------------------------- 捷運局blah blah blah 說了很多, 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意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5.13.80

10/22 16:29, , 1F
你的附註好糟糕
10/22 16:29, 1F

10/22 16:32, , 2F
很詳細啊~:P 要仔細研究看看...
10/22 16:32, 2F

10/22 16:32, , 3F
另外是 blah blah blah....XD
10/22 16:32, 3F

10/22 16:37, , 4F
BRA~BRA~BRA~
10/22 16:37, 4F

10/22 16:58, , 5F
擬人法?XDDD
10/22 16:58, 5F

10/22 19:15, , 6F
捷運局回覆的好認真啊~~~Q.Q
10/22 19:15, 6F

10/22 20:54, , 7F
好詳細喔 XD
10/22 20:54, 7F

10/22 21:33, , 8F
現在還有哪個公家機關這麼重視民眾意見的 一般都恕難照辦解決
10/22 21:33, 8F

10/22 22:24, , 9F
可是我覺得並沒有重視啊 只是解釋給你聽 並不會參考
10/22 22:24, 9F

10/22 22:25, , 10F
也就是引經據典來反駁你的意見啦 根本連考慮都沒有吧
10/22 22:25, 10F

10/22 22:41, , 11F
捷運局應該建立一個Why Not FAQ 解釋未何方案不可行的理由
10/22 22:41, 11F

10/22 22:42, , 12F
之後要問的人先看過FAQ 才知道已經有人問過相同的問題
10/22 22:42, 12F

10/22 22:45, , 13F
就不要一問再問了
10/22 22:45, 13F

10/23 10:09, , 14F
現在不可行的路線不一定未來不可行阿, 捷運局應該要
10/23 10:09, 14F

10/23 10:09, , 15F
有許多備案才對
10/23 10:09, 15F

10/23 10:15, , 16F
我沒有意見XD
10/23 10:15, 16F

10/23 13:44, , 17F
若地下已有路線,難道就不能穿越嗎?很好奇東京的大江
10/23 13:44, 17F

10/23 13:45, , 18F
戶線怎麼做到?東京地鐵十幾條線,難道都不會重疊嗎?
10/23 13:45, 18F

10/23 14:01, , 19F
倒也不是說不行 只是大江戶線部分站區深到不行也是事實 而
10/23 14:01, 19F

10/23 14:04, , 20F
且萬大線角色應該不比大江戶線串聯各線功能吧 是否值得呢?
10/23 14:04, 20F

10/23 17:58, , 21F
上面兩位在討論哪個穿越點?
10/23 17:58, 21F

10/23 19:04, , 22F
通常不可行的方案 造價與效益未必最佳 也就是說 要達到方案
10/23 19:04, 22F

10/23 19:05, , 23F
可行 可能要花上更高的代價 但未必能達到應有的效益
10/23 19:05, 23F
※ 編輯: mykorianda 來自: 111.243.9.223 (06/25 00:21)
文章代碼(AID): #1Au1K0yj (MRT)
文章代碼(AID): #1Au1K0yj (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