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梁晶煒-無盡的追思

看板MIT作者 (鋰鈉鉀銣銫ㄈㄚˇ怎麼打)時間15年前 (2008/10/21 22:07), 編輯推噓23(2302)
留言25則, 1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無盡的追思 驚聞創辦人 王永慶先生於美國視察企業事務期間辭世,心中有無限的感觸,特別撰寫 此文,一方面紀念他老人家生前對明志與貧困青年無私無盡的愛,一方面也勉勵自己與晚 輩能效法前人風範,善盡個人對社會國家的責任。 筆者為本校機械科校友,年幼時父母因務農,加上育有六名子女,實在無力培養子 女就學,遂鼓勵筆者與家兄前來就讀明志。當時班上與筆者一樣家境清寒者不乏其人, 這些苦學青年全因創辦人栽培工業中間幹部與回饋社會的願望,才得到良好的就學環境 並習得一技之長。回首前塵,這些與創辦人結緣於明志的苦學青年,年幼時受到創辦人 經濟上的資助,得以完成學業。就學期間又受到母校勤勞樸實校訓的薰陶,每日清晨起 床晨操、打掃校園,每年有一萬公尺以上的越野賽跑。因此,每個人都能深刻體會創辦 人「勤勞動、做中學、自食其力、回報社會」等身教言教的內涵。畢業時,彷彿脫胎換 骨般,不但不再有貧弱青年的自卑,反倒對自己的前程充滿信心,對社會也多了一份責 任心。 畢業後,明志園地所培育出來的人才,有一些跟隨創辦人的腳步,投入台塑、參與台塑 王國的打造工程,數十年如一日。有一些加入其他公民營企業服務行列或自行創業,各 自開花結果。筆者則有幸回到母校服務,得以較近的距離觀察到創辦人對母校與校友的 關懷與大愛。筆者曾擔任母校技術合作處處長三年,行政職務的緣故,多次陪同歷任校 友會理事長前往台塑大樓,向創辦人報告當年度校友大會的日期與議程。令筆者印象十 分深刻的是每一年去拜訪時,創辦人都會要求理事長:「要呼籲所有明志人踴躍返回母 校參與座談」。聽到這些話的感覺很奇妙,似乎創辦人對自己所栽培出來的人才,覺得 仍有未盡的責任。因而希望透過與校友的座談,一方面繼續傳達他個人的經營理念,一 方面做好售後服務的工作。然而,明志的學長也許是因為事業處於衝刺與繁忙階段,許 多時候辜負了創辦人的苦心,出席率並不高。此時,創辦人都會問校長:「我們畢業那 麼多校友,為什麼回來的這麼少?」。 印象中,有一年,出席的人數特別多,預先擺好的座位無法容納出席的校友,老人家彷 彿是見到多年未見的親友般,那種眉開眼笑、樂不可支的模樣,至今仍難令人忘懷。由 此可見,明志與他所培育出來的人才,在老人家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麼重要。這樣的座談 會,年復一年,一屆又一屆,許多人眼中沒有價值且不值得做的事,創辦人從不輕言放 棄,數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直到後來體力真的無法支撐,才由現任的楊董事長代勞。 回想起來,那些錯過的校友大會中創辦人諄諄的教導、無私的傳承,已經成了千金換不 回的絕響,對許多缺席的明志人來說會不會是一個莫大的遺憾呢? 創辦人被譽為「經營之神」,事業經營上力行追根究柢實事求是的態度,因此與他開過 會的企業幹部,都能親身感受到他老人家「追求事理清楚分明」的堅持。有時在會議中 ,報告的幹部無法掌握事情的頭緒時,創辦人便會以較嚴厲的態度,質疑報告人的用心 程度,並耳提面命追根究柢、實事求是的重要性。日積月累下來,企業幹部視與創辦人 開會為畏途,每次開會時除兢兢業業全力準備之外,更是全程全神貫注,深怕創辦人突 然問起自己問題,而自己無法回答清楚回答。加上創辦人體力一向很好,一個會議開下 來都是幾個小時,因此那種如坐針氈的會議,對許多人來說一定印象深刻。然而,這樣 的訓練環境栽培出台塑集團重要的專業經理人,透過這些經理人,「追根究柢、實事求 是的工作態度」才能被散播在台塑集團的每一個角落,不但為集團造就出許多寶貴的人 才,也為台塑王國奠下重要的基石。換一個角度來看,不也為台灣社會貢獻出一股穩定 的力量。 由於行政職務的關係,筆者曾經多次在會議中向創辦人報告,親身體會到那種如履薄冰 、如臨深淵的緊張感覺。印象中,有一年的大年初三早晨,當大家都還在過年假享受歡 樂時光時,我們這群明志的幹部,被請到台塑大樓與創辦人開會。雖然事先準備了一些 資料,排好了報告的順序,但創辦人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覺得學校辦學辦的不好 ,既然沒有辦法把事情做好,那不如把學校關掉。」聽到這句話,當場大家都傻眼愣住 了。後來,在前校長林榮泰學長、筆者與七電郭慶祥學長等人的努力下,好不容易才挽 回創辦人的心,願意繼續給明志一個機會,繼續嘗試把事情給做好。事後想來,創辦人 其實並不是真的想把學校結束掉,果真如此,一通電話或一張手諭即可完成手續。老人 家真正的目的還在於給大家一些震撼教育,讓大家檢視自己的努力是否足夠回應他的期 許,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情懷發抒。對照創辦人晚年對學校校務基金大手筆的捐輸,又 自費捐贈一倍大的校地供明志永續發展等。其實創辦人念茲在茲的,還是如何辦好教育 為國家社會培養有用的人,而接受厚禮後的明志同仁,除了享受被關懷的幸福外,更應 有一份莊嚴的使命感,辦好學校以告慰老人家在天之靈。 創辦人他老人家走了,對這一塊土地來說,失去了一個巨人、一個典範,對我們這些受 過他栽培的人來說,彷彿失去了大樹的庇蔭。他老人家一生有如一棵大樹,過去他把自 己的營養給了這社會上許許多多瘦弱的樹苗,供給他們成長所需要的養分。也傳承在人 生旅程中,面對大風大浪洗鍊時,所需要的智慧、毅力與大勇氣。如今老樹凋零,不再 以他龐大的樹蔭為大家遮擋艷陽,狂風暴雨侵襲時,他那可以屏障的強壯樹幹也已經不 復存在。頓失依靠的我們,此時真該想想:「長期受到老人家照顧的小樹是否已經成長 ?能不能單獨承受人生的巨浪?」因此,追思創辦人的同時,衷心盼望所有明志人,能 夠效法創辦人的風範,發揮大樹功能,供給養分給社會上瘦弱的幼苗,一方面幫助他們 成長,一方面也將創辦人勤勞樸實、追根究柢、實事求是的人生態度傳承下去。最後, 讓我們當個傳道者,不忘述說這棵老樹的傳說軼事,把老人家無私無盡的大愛、從不放 棄的人生態度,深植在千千萬萬株幼苗心中,也把這個故事、這首用生命寫下的歌,世 世代代的傳頌下去,這樣也許就能道盡自己對老人家的追思,回報老人家的栽培之恩。 梁晶煒 敬筆 2008.10.21 ---------------------------------------------------------------------------- 明志人給大家的印象是什麼? 過了四十載的時空變幻是否已轉變? 勤勞樸實不僅是四個字 代表王創辦人 代表明志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65.154

10/21 22:56, , 1F
10/21 22:56, 1F

10/21 22:58, , 2F
看了超感動的~~推一下
10/21 22:58, 2F

10/22 07:45, , 3F
的確該反省。 推
10/22 07:45, 3F

10/22 08:05, , 4F
梁董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10/22 08:05, 4F

10/22 09:08, , 5F
推!!! 低頭反省中...
10/22 09:08, 5F

10/22 13:26, , 6F
有感動到(泣)
10/22 13:26, 6F

10/22 17:59, , 7F
恩~"~自家老闆推一個@@
10/22 17:59, 7F

10/22 18:35, , 8F
看了有感動大推 我這個明志的叛徒...反省中
10/22 18:35, 8F

10/22 19:07, , 9F
樓上重考明志吧
10/22 19:07, 9F

10/22 19:47, , 10F
背叛吧!!你逃不掉的
10/22 19:47, 10F

10/22 20:16, , 11F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重修是為了讀更多的書 XD
10/22 20:16, 11F

10/22 20:19, , 12F
!!嗚嗚
10/22 20:19, 12F

10/22 20:35, , 13F
修滿五年當夜大,修滿七年當醫學院 :P
10/22 20:35, 13F

10/22 21:19, , 14F
感動 梁兄這一番話 感觸良多呀 嗚嗚嗚~
10/22 21:19, 14F

10/22 22:13, , 15F
版主!快M
10/22 22:13, 15F

10/23 14:39, , 16F
推+1
10/23 14:39, 16F

10/23 19:33, , 17F
從我16歲開始就受王懂照顧到現在
10/23 19:33, 17F

10/23 19:35, , 18F
我們心裡都有一份對於王董難以分割的情感
10/23 19:35, 18F

10/23 19:36, , 19F
王董
10/23 19:36, 19F

10/24 21:47, , 20F
推= =+
10/24 21:47, 20F

10/25 11:46, , 21F
10/25 11:46, 21F

10/25 23:34, , 22F
感人!!
10/25 23:34, 22F

10/27 16:43, , 23F
大推
10/27 16:43, 23F

10/28 10:27, , 24F
大推
10/28 10:27, 24F

10/31 23:27, , 25F
原來梁院長也是性情中人,王董~(你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10/31 23:27, 25F
文章代碼(AID): #18_U8Ky6 (MIT)
文章代碼(AID): #18_U8Ky6 (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