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傳統產業ERP開發流程及導入

看板MIS作者 (LoveTaiwan)時間6年前 (2018/05/07 14:57), 編輯推噓3(3019)
留言22則, 5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5/7 (看更多)
※ 引述《konkonchou (卡卡貓)》之銘言: : 最近老闆一直在盧我去作管理,讓我再找人去弄 ERP : 剛好跟這篇有些共鳴,大叔也來發個牢騷 : 換個不同角度來討論導 ERP 這檔事 Konkonchou大大您好,之前有在板上看到您的文章。 真的是蠻佩服的,不管在本業資訊還是"人"的處理上面。 也是非常認同說系統化要成功,在很多方面都是要好好的規劃才行。 : ※ 引述《johnson922 (LoveTaiwan)》之銘言: : : 大家好,目前我在家族傳統產業上班,父親為公司總經理。 : : 最近想要發發牢騷及看是否板上的大大們有什麼建議。 : : 我大概簡述一下我的背景。 : : 在科技業零件供應商及手機組裝廠工作幾年。 : : 所以對於工廠流程及工廠內部會產生的問題,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 : 回台灣工作,主要也是想為家裡及台灣盡一份心力。 : 我的合夥人,也是我目前的老闆(之前是小老闆) : 他跟你一樣海歸回來,一樣是在公司待了幾年 : 覺得看了公司內部情形也都自覺瞭解產品跟生產運作,於是有了一堆系統化的想法 : 老闆自己下來導 ERP,夠力了吧 : 也許是三十歲左右的年紀 : 套句陳金城的名言 : 年輕人終究還是年輕人、太衝動 : 大概有七八年的時間導了六七套ERP,沒有一套成功 (SAP / 鼎新都有) : 重點是居然還沒留下任何有價值的系統資料 : 接著就是一堆技術人員流失,管理階層也因為導系統壓力大整個潰散(跳槽) 現在就是也是有看到Sap/鼎新和其他軟體(正航/凌越等等的) 也是都還沒有找廠商談過,因為就怕如你所說的。 怕開始要導入系統化後,花錢下去,不但沒有得到應有的效果。 且人員開始面對系統更加不信任及走更多冤忘路。 所以此階段,雖然覺得要做,但也是要找到適合的時間及人再來導入,成效才會更好。 但也佩服這個小老闆的,嘗試到六七套軟體還不放棄,所以才有現在的成果。 要是我們公司這樣搞的話,可能人也是走得差不多了XD。 : : 再來簡述一下公司的情況。 : : 家裡公司為傳統產業,許多零件我們委外加工, : : 加工完後到我們工廠再做最後組裝。 : : 進來公司後,初期當然先了解公司流程及看有什麼改進的地方。 : : 發現公司在許多操作及文件傳輸上都還是以紙本為主。(連發票都還是手開發票Orz) : : 當然目前有使用幾年的ERP系統,只能算算堪用(銷單/工單/訂貨等等的資訊紀錄), : : 但功能不夠全面(會計與進銷存無連線/庫存及成本不明確.....)。 : : 在我實地操作(包含接單/生產/採購/加工/會計)及研究後, : : 認為公司在系統及流程上需要做一定程度的改變,才能持續成長。 : 有系統的話要怎麼做 vs 沒有系統時要怎麼做 : 這是老闆每次找我聊開發系統時我最常問他的 : 誰輸入資料,要作什麼樣的分析 -> 管理 : 系統不是萬靈丹,不好的系統甚至是毒藥,落實管理才是真的 : 有時 Excel 就可以了,不要浪費彼此的時間 : 作系統的實際效益有哪些,能不能數據化呈現 & 管理 : 80/20法則,哪些才是該先作的該先管控的問題 : 手開發票跟電子發票,不是零售業差異應不大 (知道這原只是發發牢騷) : 其實上面提到的功能哪些是可以先去加強管理 : 以製造業來說,還要導 Forecast / 生產排程 / 備品管理 / 原料備料等等 : 一般 ERP 商也是拿現在模組去套,很少一來就滿足需求 (80% ↑) : 最後就是客製再客製,客製費比買一套還貴,客製完沒人用更慘 對的,很多Excel是可以解決的。目前本公司也是許多東西都是用Excel去解決。 但Excel就有好處與壞處。 好處就是操作方便,不像系統會卡東卡西。(系統上退料/退貨等等的) 但壞處就是不好有歷史資訊,及容易因為人員操作問題,而導致資訊錯誤。 (當然系統化也會有資訊錯誤產生) : : 當然,我也知道傳統產業從業人員較不喜歡改變及接收新的想法, : : 導入一個新的或更新ERP,不僅僅是要系統上的升級, : : 各單位的人員也需強力配合才行。(這也是最頭痛的地方><)。 : 其實我會認為這才是傳產造成的舊管理思維 : 為何不配合的原因才是重要的 : 以前我有使用者 : 一週前說每個人有自己工作模式,不想要別人強加系統作業要求 : 我說慢慢來沒關係 不勉強 : 一週後說她看誰用很方便,來問問我怎麼用 : 是怕作白工 ? 平行作業重工 ? 還是怕用電腦 ? : 抑或是系統弄得太複雜...根本不好用 : 一試成主顧,大叔在公司都是作口碑的 (婆婆媽媽的最愛 !?) : : 我認為目前要更新或導入新的ERP主要為 : : 1. 公司貨品數目在帳上有帳(數量/成本) : : (當然屆時還是需要倉管人員先一次性盤點及追蹤,光想到就頭很痛。) : 還是要重盤,但是可以有技巧一點分散工作量 : 前提是倉儲要先規劃緩衝區 : 然後分區管理慢慢作帳,新的只入緩衝區(空庫位) : 等舊區域盤完就陸續加入可使用區域 (舊的先只出不進) : 我接手倉儲時連財務主管都給不出帳目(近十年爛帳),想了想還是自己來弄 : 一方面是嗆司嗆司,找到漂亮的倉管妹妹幫忙 (SOP 文件有照片, we are hiring) : 大概花了半年多盤完 (只動員現有人力) : 自己弄的好處就是後來會計師來查都100%正確,連倉儲業都來參觀我們怎麼運作的 : 不過這個就得靠自製 WMS(+IOT) 量身訂作了 非常感謝你分享這部分,頗有收益。 現在公司其中一個廠是用Excel管理,其實成效還不錯。(此產產品也較單純) 但主要工廠,可能因為產品較複雜(零配件較多/品項也較多), 所以基本上倉庫都是無帳的 常常會發生的事情是,採購知道訂了多少量,業務知道出了多少量。 但在倉庫就是找不到,或是有可能丟在加工廠,但也不知道在哪個環節出了差錯。 所以現在是蠻想要弄清楚,倉庫的帳料清楚。 敝公司基本上是完全沒帳目(近三十年都沒有帳),所以才覺得應該也好好整理一番。 不然也都不知道倉庫裡面藏了多少東西XD : : 2. 再來就是會計與進銷存無連線, : : 對於會計人員或管理階層來說,其實資訊相當不請楚。 : 財會都是系統最後一環,前提是前面的每個動作都要對 : 與其設計一套財會系統 : 我們是自製入帳/船務/請款/沖帳/銷貨等功能,再出對應資料給財會去接手 : 一來是比較不用花時間去取代原財務系統所有功能 : 二來是在外面作管理,比較好作系統整合跟防呆 : (還是那套80/20法則) 剛剛還去大概Google一下何謂80/20法則。但用在實務上還需要想點辦法。 我們會計現在是有系統做,但就是因為前面的資訊不夠清楚 (倉庫無帳/出貨人工手寫及人工輸入系統銷帳)等等的因素,總覺得會有漏洞在這邊。 也因為這樣,較難去分析說出們什麼產品整體利潤較好或較不好(就是只知道大概) 整年下來當然目前公司還是屬於穩定狀態。但沒資訊,比較不好分析說 我的庫存比是不是太高/哪些東西需要更加推銷去販售/人力成本是不是超出比重等等的 訊息。可能我也是從大公司系統出來的,所以也還沒適應這種比較用感覺去經營事業的。 (大公司訊息清楚,所以都較精準的去分析數據) : : 之後的打算,想要開始為公司找專職的MIS人員來協助導入系統這一塊。 : : (目前沒有專職MIS人員) : : 因為是小公司,可能MIS進駐後,有一些部分也會變成總管部分。 : : (設定影印機/Outlook/網路等等的) : 其實漏講了電話交換機系統/冷氣/採購等等... XD : : 但還是想要找專職幫忙建立整體公司資訊化的人才。 : : (ERP/WMS/門禁等等的系統開發) : : 不知道此人才在產業上是否好找。 : 以專職 MIS 來說,光找來不用負責軟體/網管的,我都找了快半年 : 這是傳產業的悲哀 : 為了怕人跑掉,除了一開始準備好文件教育訓練外 : 還給了一張 JD : 只要不是這上面列出來的工作,你都可以拒絕(沒有放主管交辦事項這一項) : 還要安心,工作量只有一半,一半時間待命(自我充實) : 傳產的悲哀,就是開出 1.3 倍同職位薪水還是找不到人 : 然後老闆都自己高薪去找來一些普隆共 : 找來的顧問(哈佛EMBA, 一天4小時3萬塊) : 說工業4.0是要從1.0 2.0作起,手中的咖啡差點沒潑過去 : 人才一直都有,只是為何要選這行業或到你的公司幫忙 : 好的都被科技業跟A+企業抓走了 : 沒機緣沒人脈不如去往同行找人看看 : 甚至同行用哪家系統用的好,直接找廠商來試試 這真的是需要緣分,如你所說的,強求不來的。 如果您那邊有認識的朋友要找北部工作的,也可以來聊看看。 : : 公司要導入那家廠商或是自行再開發,目前有眉目而已。 : : 我一直覺得,雖然在傳統產業,但在這個時代, : : 資訊的流通/快速性/減少錯誤率才能讓公司有更一步的成長。 : : 現在公司大概還在20年前左右的作業模式吧, : : 所以才想要更新電子資訊以至於不會落後別的公司太多。 : : 真心覺得,ERP這種東西真的要一次搞好,不然其實很容易大家就放棄不用。 : 有月租1500 也有買斷幾十萬到一兩千萬的 ERP (別忘記MA) : 自行開發要看你畫的餅有多大,能找到什麼樣的人 : 同業有二代找六個人花了五年作自己公司 ERP...最後還是跑去買 SAP : 問題看面,解決從點去突破 : 與其一直在想 ERP,不如想想先作哪些"系統"去加強管理 : 再則 : 不管自製 or 開發,要投資多少在硬體上也是一個問題 (Server/OS/HA/Storage) : 自製還有軟體授權相關費用 (IDE/Database) : : 已經拜讀板上許多文章,看到有些厲害的板友在傳產產業成功導入系統, : : 真心佩服以及羨慕。 : : 主要就是看看版上大大有沒有有什麼建議, : : 或是駐在板上的傳產前輩也可以聊聊,或是有在傳產導入ERP經驗分享一下經驗也好 : 還是要看公司規模來決定如何投資在資訊系統上 : 譬如我去年提升一個廠某一製程良率 2% 就省幾百萬起跳 : 說要買什麼資訊設備 老闆都會說好(但簽個字都要好幾個月...有漸凍人症狀) : 錢花得多...不一定有效果 : 錢花很多...多少有一點效果 : 找不到人...就找廠商幫忙吧 做這件事情真的是大工程,畢竟是家裡的事業,所以總是想把事情做到最好。 如果我是吃別人頭路的話,我根本就不會想說要去改公司系統什麼的。 這種事情很容易就會吃力不討好,花了很多精神跟時間下去,結果人員操作不習慣 或不想習慣等等的因素。真的要從長計議的好好規劃才行。 也感謝你分享你的經驗,受益良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1.6.10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S/M.1525676222.A.6B1.html

05/07 15:01, 6年前 , 1F
其實說穿了,你需要的只是一個資料庫
05/07 15:01, 1F

05/07 16:26, 6年前 , 2F
先盤出庫存我覺得比較重要 一間沒帳的公司你都不怕被掏空嗎
05/07 16:26, 2F

05/07 16:26, 6年前 , 3F
光理清大概一兩年的時間 之後再看要不要導ERP
05/07 16:26, 3F

05/08 15:42, 6年前 , 4F
Weky大大,掏空是不至於。但是卻要時時擔心有沒有
05/08 15:42, 4F

05/08 15:42, 6年前 , 5F
人偷賣或是出錯貨。但因為沒有帳,目前也無法確實
05/08 15:42, 5F

05/08 15:43, 6年前 , 6F
查出資訊,這也是有在思考的部分。
05/08 15:43, 6F

05/12 19:32, 6年前 , 7F
推先點庫存,庫存有多少等於錢有多少...
05/12 19:32, 7F

05/14 09:42, 6年前 , 8F
有進銷存 但是沒有庫存數 這也是挺迷的...
05/14 09:42, 8F

05/14 09:43, 6年前 , 9F
既然是你自己家的 那你也不用想太多 ERP導入要兩個
05/14 09:43, 9F

05/14 09:43, 6年前 , 10F
重要的人 一是ERP導入顧問 一是公司指定的專案經理
05/14 09:43, 10F

05/14 09:44, 6年前 , 11F
這個人不一定是MIS專長 但是他必須要能夠熟悉本身
05/14 09:44, 11F

05/14 09:45, 6年前 , 12F
作業流程 要熟悉到現行作業流程中哪些是可以捨棄
05/14 09:45, 12F

05/14 09:45, 6年前 , 13F
修改 那些是 因為自身特殊管理目的 必須要保留的
05/14 09:45, 13F

05/14 09:46, 6年前 , 14F
這個工作 你就自己擔起來 然後找個五六七八家ERP
05/14 09:46, 14F

05/14 09:47, 6年前 , 15F
供應商進來 請他們提出方案 看多了 你自己也有個底
05/14 09:47, 15F

05/14 09:48, 6年前 , 16F
開始導入的第一優先事項 是 範圍 跟 目的 要定義清楚
05/14 09:48, 16F

05/14 09:48, 6年前 , 17F
要動那些東西 要達到 甚麼具體明確的目的
05/14 09:48, 17F

05/14 09:49, 6年前 , 18F
然後訂出來了 過程中就盡可能的不要改他
05/14 09:49, 18F

05/14 09:50, 6年前 , 19F
最後 你才容易判斷 效果 跟 降低導入的難度及時程
05/14 09:50, 19F

05/14 13:34, 6年前 , 20F
downtoearth,有種種原因,所以目前就是有進銷存。
05/14 13:34, 20F

05/14 13:34, 6年前 , 21F
之後也會像你所說開始找各ERP廠商,最後才決定。
05/14 13:34, 21F

05/14 13:35, 6年前 , 22F
謝謝你詳細的建議。
05/14 13:35, 22F
文章代碼(AID): #1Qx_Y-Qn (MI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x_Y-Qn (M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