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P2G ] 還是搞不太懂

看板MH作者 (史雷斯)時間15年前 (2009/05/31 18:03), 編輯推噓3(3014)
留言1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maze777 (無名的移民者)》之銘言: : ※ 引述《herson8852 (鴨子)》之銘言: : : 爬了文還是不了解 : : 見切 斬味 心眼的關係 : : 我目前知道有心眼的話可以不怕彈刀 打岩龍會方便很多 : : 那會心跟斬味呢?見切影響會心一擊 : 每次攻擊時會心一擊的發生率 發生會心的時候也不會彈刀 會心的發生與否完全不影響彈刀, 拿霸系列武器去打看看岩龍鎧龍就知道了。 : : 斬味我就不太懂了 : 你的 有機率不會消耗斬味 彈刀時斬味消耗量減半 "匠"的點數10點所發動的"斬味+1"效果是, 讓你現在武器的斬味的上限提高50單位, 而部分武器的斬味也會上升一個階段。 "斬味"的點數10點所發動的"業物", 效果是能讓斬味消耗大於2的情況下,讓消耗減半, 而如果斬味只消耗1的情況下,有一半的機率不消耗斬味。(後者是2G才新增的效果) : : 目前我手上有一把黑刀拾型 : : 斬味長度是紫斬 我拿這把打岩龍 發覺除了翅膀跟頭等某些部位 : : 砍腳或肚子都可以砍進去 : : 但我拿水屬太刀(可以生雪月的那把 甚麼地方都砍不進去 : : 是斬味的問題?還是? : 攻擊力也有差別 砍不進去有時候是攻擊太低 : 斬味也會影響到攻擊倍率 攻擊力與彈刀無關, 是否彈刀的公式大概是這樣: 怪物肉質*斬味加成*武器補正≧0.25 斬味加成的部分: 紅:0.5 橙:0.75 黄色:1.0 緑:1.125 青:1.25 白:1.3 紫:1.5 武器補正的部分: 片手本身1.12倍補正、大劍蓄力一二三段分別是1.1、1.2、1.3, 太刀練氣滿有1.12倍,長槍的打擊屬性是0.72倍, 長槍衝刺時的切斷與打擊分別也有1.12倍與0.81倍的補正, 銃槍本身0.97倍補正。 上篇文章推文中提到的,紫斬太刀練氣滿砍岩龍不彈刀的計算式大概是這樣…… 岩龍最硬的部位*紫斬加成*太刀練氣補正 帶入數字 0.15(翼肉質)*1.5(紫斬)*1.12(練氣補正)=0.252 0.252已經大於彈刀標準的0.25,所以不會彈刀。 因為打的很急 以上內容有誤請指正 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7.87.82

05/31 18:04, , 1F
我才剛PO完你就PO了XD!!
05/31 18:04, 1F

05/31 18:05, , 2F
慢您一步 囧 不過我沒把命中位置補正的地方加進去
05/31 18:05, 2F

05/31 18:05, , 3F
命中那個很看場合,而且1.05老實說影響很小...
05/31 18:05, 3F

05/31 18:05, , 4F
畢竟應該沒人會拿黃斬以下的武器打到這麼後面吧...Y
05/31 18:05, 4F

05/31 18:06, , 5F
這讓我想到訓練所銃槍我打到紅斬才過關...鎧龍囧
05/31 18:06, 5F

05/31 18:07, , 6F
還是用紅斬戳死牠的,因為紅斬不能砲擊,只能龍擊砲
05/31 18:07, 6F

05/31 19:05, , 7F
越看越糊塗了說 = =
05/31 19:05, 7F

05/31 19:07, , 8F
原則上這篇和我PO的是一樣的0 0
05/31 19:07, 8F

05/31 20:06, , 9F
原則上斬位跟攻擊輸出有關 如果能把斬位提昇到另一種
05/31 20:06, 9F

05/31 20:06, , 10F
斬位(ex:白->紫) 攻擊力就會上升
05/31 20:06, 10F

05/31 20:07, , 11F
至於會不會彈刀 則是視你該下攻擊後產生的實際傷害
05/31 20:07, 11F

05/31 20:08, , 12F
是否有到達該武器帳面攻擊力的0.25以上 若無就會彈刀
05/31 20:08, 12F

05/31 20:09, , 13F
所以有時候拿適當的武器配斬位+1 能同時達成增加攻擊
05/31 20:09, 13F

05/31 20:10, , 14F
力與心眼的效果 不過這兩者都是克難型的
05/31 20:10, 14F

05/31 20:11, , 15F
真的去打黑凱or紅黑等皮超硬的怪 還是心眼安定
05/31 20:11, 15F

05/31 20:12, , 16F
然後如果該把武器有自帶正會心值的話 提昇斬位也能略
05/31 20:12, 16F

05/31 20:12, , 17F
增會心發動的機率
05/31 20:12, 17F
文章代碼(AID): #1A8bNVuZ (MH)
文章代碼(AID): #1A8bNVuZ (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