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Online MBA與Evening MBA

看板MBA作者 (三隻小豬)時間1年前 (2023/05/10 01:0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11月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本週的公益解惑文,就拿來回這篇好了~ 上週就有看到這篇,不過由於板上高手臥虎藏龍,想說先等等看有沒有高人出來回覆,之 後小弟再出來獻醜也不遲~ Online MBA其實十幾年前就有了。 當初成立的目的,是為了給那些絕對無法前來上課的遠距學生,所開闢的一個多元進修管 道,同時也是學校多開了一個獲利管道。 並且人數更為彈性,不至於受到絕對的教室座位多寡而限制。 當然,也成為疫情期間,為了隔離目的的一個安全上課的管道。 然而,一分錢一分貨。實體課程相對於較為便宜的online MBA而言,實在有太多用錢也買 不到的好處。 小弟當年在美國念MBA時,也曾經上過某門線上課程。 另一方面,小弟在出國念MBA前,曾經半工半讀六年,因此對半工半讀可說頗有心得。 由於疫情的危機狀況已經解除,因此如果時間與體力允許的話,原則上會建議念evening MBA。有下列幾點原因: - 領導力學習與實地演練 - 課堂上的即時案例辯證學習 - 實體操作類課程,如:多方談判、上台演說練習、肢體互動遊戲、角色扮演模擬...等 - 線上課程的打字速度、閱讀速度及搶答速度,其中課堂發言參與度動輒佔學期總成績 20%至50% - 課業互助 - 團隊合作 - 口說能力與肢體語言表達能力 - 各國口音與肢體語言辨識,及即時互動能力 - 見面三分情的同學情誼與革命情感 - 課餘私交機會、友情深度,跨文化與跨領域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 - 師生互動的廣度與深度、office hours、師生感情,以及印象分數 - 在校社團活動之領導經驗 - 管顧案合作 - 在校與EMBA學生及其他科系學生的互動機會 - 校園內跨科系競賽與合作機會 - 創業討論 - 企業高層蒞校演講、互動,與徵才 - 企業參訪 - 大量實體社交機會,與就業互助 - 各類派對、酒吧互動機會與經驗,及令人畢生難忘的各式舞會經驗 - 釣金龜婿或釣千金的機會,甚至滿足移民目的 - 校園內各國文化社團體驗式活動、表演,與互動 - 校園經驗記憶與團體身份認同 - 海外交換機會 - 令人血脈噴張的球賽現場觀戰與主場優勢 - 課程價格與時間心力投入 - 雇主觀感 …等。 先來簡單分享兩個小故事。 第一個是小弟當年在美國念實體MBA時,所上的一門線上課程。 那門課是必修課,科目是行銷管理。 當時不知是因為教授看錯上課時間,還是出了什麼意外?反正就是無法前來實體上課,因 此整學期都是用線上上課的方式進行。 另一方面,或許是教授時間喬不過來還是怎樣,那門課是我們full-time MBA跟EMBA的同 學們一起上。 雖說當年沒有這樣現在這麼方便的會議軟體,可以看到每個人的鏡頭。印象裡是只聽得到 教授的聲音在上課,其他同學都是用打字。 不過就算現在有強大的影音會議軟體,但是有那麼多同學,每個人鏡頭那麼小,看到跟沒 看到似乎也沒有什麼差別,說實在很難認得誰是誰。 總而言之,那堂課雖說印度裔女教授的邏輯研究能力超強,讓小弟覺得有在那堂課中,學 到邏輯嚴謹的思考方式; 但除此之外,什麼也沒學到。甚至不認識任何一個同學。 什麼領導管理、或是課堂最關鍵的案例討論時,所需要來自多元文化與各領域專業的同學 們的現身說法、課堂上的開放辯證、案例角色扮演模擬、課堂上需要臨時組團的小組答題 ,甚至是同學間的爆笑互動、甚至是搶答時的互相衝康陷害遊戲、師生間的幽默互動、隨 堂小考、企業參訪、企業高管蒞臨演講、辦公室政治演戲模擬、同學們課餘的餘興活動. ..等種種實體課程該有的體驗式學習,全部都沒有。 由於還是有滿大量的團隊作業需要完成,但由於是線上上課,線下大家各忙各的,雖說小 弟念的是full-time MBA,照理說有的是時間開會討論,但與其說是團隊合作,不如說是 時間到了一人交一塊拼圖出來,大家根本沒有心力或意願預約時間討論,更不用說課餘的 同學們線上活動。隔著一個螢幕,同學們相隔幾千公里,根本可以說是大家下課就人間蒸 發,能閃則閃。 這或許就是因為沒有「見面三分情」的關係,大家沒有實體互動的同學友情,誰也不關心 誰,也不在乎哪個同學是哪個國家來的,或是誰曾經從事過哪個專業。 即使有同學上課發言,分享案例相關的業界現身說法,但由於根本記不得誰是誰,而下課 後或課餘時間,也沒有時間或機會互動。 因此覺得如此的線上上課方式跟實體的效果差距之大,可能連實體課程效果的十分之一都 不到。 另一個故事是有點相反的情況。 小弟在研一的第二學期時,曾經去兩個國家交換--捷克與墨西哥,各半個學期。 十分有趣的是,原本在美國念書時,小弟發現由於老美們土生土長,雖然可能來自於不同 城市,但基本上那是他們的國家,即便在新的城市念書,也算是熟門熟路。 老美們不會像外國同學那樣願意住宿舍,而是各自在離校有一段車程的地方租屋,以享受 課餘時間的自由與獨立生活。 然而,這對絕大多數第一次來美國、尤其第一次出國念書的外國學生而言,由於剛開始都 還是會有語言與文化障礙的關係,外國學生們傾向住在學校宿舍,以便在課業上及生活上 互相支持幫助。 對於非英語系國家的外國學生而言,每天要念動輒數萬字的大量案例,還要寫個人功課、 開會做團體報告、參加社團、企業參訪、找工作,甚至創業(小弟當時就是研一時創業至 今),根本睡眠不足,大家三不五時漏掉一、兩個功課,是常有的事。 那麼,就會出現一個很奇妙的現象,就是外國同學互相都還滿熟,但都跟老美不太熟; 而老美都跟老美熟。除非必要,不然老美不見得會跟外國同學熟到哪裡去。 不過,這種情形在出國交換的時期,會出現逆轉。 反而因為老美同學們去到語言與文化都有大幅差異的環境,變成老美會想盡辦法跟熟悉交換當地語言與文化的同學黏在一起,深怕落單, 否則就有可能迷路回不了旅館、或是因為聽不懂外國教授的口音,而漏掉兩、三個作業; 或是錯失文化饗宴及在地嚮導帶領旅遊的機會; 或是最根本的人身安全問題與毒品問題. ..等。 小弟就有一個老美同學,年紀輕輕才25歲就嗑藥過度,某天就忽然掛了。 雖然原po有提到已經在美國工作多年,而也打算在紐約念MBA,基本上會像是小弟上面講 的,老美同學們在自家大蘋果念書的情況。 尤其紐約生活五花八門,會有更大的機會是老美一下課就不見蹤影,花天酒地去了; 但仍舊比線上課程有更多的機會,因為實體的互動而產生友情,甚至帶你一起去嗨皮一下 ~ 長話短說,MBA之所以是全球最競爭的學位,而且不用寫論文,原因就是因為誰都想當上 大老闆、發大財。 而美式MBA百家爭鳴,所引領風潮的「體驗式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其中最 關鍵的就是:互動式的領導力實體演練--幾乎在各個課程之中,都會有大量以案例與管 理模型為基礎的團體角色扮演模擬訓練,其目的就是訓練學生們在畢業後,能夠實際進入 職場進行領導管理工作。 由於三年的疫情緊急情況已經結束,員工們紛紛回到企業上班,所需要的領導管理還是回 到傳統實體的面對面溝通模式。 尤其人有許多行業無法WFH在家上班,而需要在企業的實體設備中進行現場作業。 如此實體的領導管理專業,是online MBA怎樣也訓練不了的。 順帶一提,原則上申請MBA不會只申請一家。 不然風險實在太大了,一個萬一就要隔年再來。人生苦短,沒那麼多年可以浪費。 其實紐約的學校一大堆,有私立、市立,還有州立。 光私立的兩所超級名校,由於evening MBA都是給上班族念的,就像小弟在MBA前半工半 讀六年一樣,白天工作大家累得要死,晚上沒有人要念書的啦~ 學校為了開闢財源,原本對evening MBA的入學條件就很寬鬆~ 排名幾乎可以說是排好看 的,分數門檻也瞬間自由落體。 小弟兩三年前曾經成功協助有身份的個案,以GMAT 500+的超級低分,連續拿下兩家Top 20 full-time MBA的獎學金!創下史上最大分差的連續獎學金紀錄! 至少比學校公佈的均分低了超過150分! 並且成功協助該個案,以將近全獎之姿,進入某專項排名全球第一的最fit名校就讀; 尤其於畢業後,實現真實生涯目標~ 這就是真實生涯管理的威力。 另一方面,全球疫情肆虐三年,大家隔離在家裡,積蓄都花完了; 又遇到美國為首的通貨膨脹,美聯儲瘋狂升息,造成美國與瑞士銀行如骨牌般接連倒閉, 而造成全球對經濟大蕭條的預期...等種種因素,造成學校招生困難。 原本被大量富二代及紅三代佔領的名校名額,出現了大重置(the big reset)。 學校之所以現在靜悄悄,可想而知是在忙兩件史無前例的大事: 一是如何留住今年已經錄取的學生來入學。 因為根據準統計官能(quasi-statistical organ),保守估計應該有接近半數的錄取學生,因為積蓄虧空而「抽單」,乾脆拉倒不 念了; 二是面對新年度招生,在美國總統拜登宣布疫情緊急情況已經結束的狀況下,要用什麼理 由,來合法地降低招生門檻,使全球申請人提高就學意願,來申請入學? 這就是為什麼GMAT要考修辭學的道理--可以冠冕堂皇地將不合理事物合理化。 那麼,套用經濟學101與談判學101的基本常識,以這兩年小弟的觀察,不用說是evening MBA,即便是full-time MBA,也將會是史上最好申請的一年! 甚至可能有眾多名校會因為招生不足,而倒閉大吉。 在這種千載難逢的亂世之中,學校為了維持最基本的營運、不倒店,很有可能飢不擇食 ~ 而也因此,申請人就有可能雞犬升天! 希望有回答到您的問題~ :) Sincerely, David Lee ※ 引述《wiiil (go!!)》之銘言: : 各位版友大家好, : 我有試著在板上搜尋過關鍵字”online”,但僅找到一篇2017年的文章, : 鑑於疫情這三年對於產業與教育環境造成許多變動,加上個人條件的考量, : 想再了解看看各位對於Online MBA與Evening MBA的想法與建議, : 非常謝謝各位的回答與建議。 : 我具身分且目前在美工作快8年,綜和之前台灣工作經驗共11年, : 從未在美取得任何學位,現在基於 : 1.基於對商管的興趣與工作使然,想增加商管智識, : 2.提升個人價值,對於未來職涯變動時增加籌碼, : 3.取得美國碩士學位,是在我的bucket list中, : 所以開始認真考慮讀取MBA學位,但因仍需維持家計, : 僅能考慮Online MBA或Evening MBA。 : 基於學費、ROI、學校名望與交通方便性等考量,我目前僅鎖定CUNY Baruch一家。 : 透過網上搜尋以及參加學校舉辦的說明會,我大概清楚這兩者上課方式的主要區別, : 但我更想了解的是: : 1.縱然事在人為,Online MBA的課程是否會相比輕鬆?我想比起輕鬆, : 我更在乎能否有效學習。 : 2.就業方面,對雇主而言,Online MBA與Evening MBA是否有所差別? : (學校就業資源服務不列入討論) -- SWLS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生活滿意度」快樂測驗滿分 NSHMBA 美國最大MBA徵才會 首位華人顧問 David Lee's Career Management www.mbacareerfitter.com email: davidl@mbacareerfitter.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93.1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BA/M.1683652194.A.B91.html

07/11 13:34, 11月前 , 1F
推這篇
07/11 13:34, 1F
文章代碼(AID): #1aMdvYkH (MBA)
文章代碼(AID): #1aMdvYkH (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