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R5 2400G 有合適的linux可以順順跑嗎?

看板Linux作者時間6年前 (2018/04/18 21:24), 6年前編輯推噓3(3021)
留言24則, 4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03/13 20:03,
那像deinterlace之類的後處理可以offload給GPU嗎?
03/13 20:03

03/13 20:05,
還是一樣只能由CPU來處理?
03/13 20:05

03/13 21:09,
這我不確定,不曉得怎麼看,但用htop看cpu使用率有增
03/13 21:09

03/13 21:09,
03/13 21:09

03/13 21:48,
一開始我也是看cpu跟gpu的使用率 後來發現vlc的
03/13 21:48

03/13 21:49,
message把level調到debug後就能看到更多資訊
03/13 21:49

03/13 21:55,
gpu是geforce 210, vlc的video ouput跟hardware-acce
03/13 21:55

03/13 21:56,
lerated decoding都選vdpau 從message上看來是有把
03/13 21:56

03/13 21:57,
deinterlace交由gpu處理 cpu usage也很低
03/13 21:57

03/13 21:57,
但畫面看起來差強人意 還在研究到底怎麼回事
03/13 21:57

03/13 22:11,
不過現在還有很多需要去交錯的影片嗎?我只有網路上
03/13 22:11

03/13 22:11,
找到的某些片片會看到
03/13 22:11

03/13 22:14,
有喔 數位電視的訊號就是1080i跟480i的QQ
03/13 22:14

03/13 22:16,
我發現純vaapi沒辦法deinterlace,只有vaapi-copy可
03/13 22:16

03/13 22:16,
03/13 22:16

03/13 22:18,
然後vdpau可以,但畫面很頓
03/13 22:18

03/13 22:19,
看了他的 framing time 明明就很低啊
03/13 22:19

03/13 22:35,
看來兩個api都能將一些後處理都offload給gpu了 感動
03/13 22:35

03/13 22:37,
你是用vlc還是mpv? 如果是vlc然後decoding選vdpau
03/13 22:37

03/13 22:38,
那vo也要選vdpau 畫面才不會頓
03/13 22:38

03/13 22:43,
mpv
03/13 22:43

03/13 22:45,
mpv我沒用過 有機會再試試
03/13 22:45

03/13 22:50,
試了一下要是vo=vaapi,那麼vaapi也能去交錯,但效果
03/13 22:50

03/13 22:50,
一樣糟糕
03/13 22:50

03/13 22:58,
目前用起來最順的是加上 --vf=lavfi=yadif 這個選項
03/13 22:58

03/13 22:59,
配上 vaapi-copy
03/13 22:59

03/13 22:59,
我之前試也是差不多的結果 要像windows下那樣把所有
03/13 22:59

03/13 23:00,
可惜這好像是用cpu的?
03/13 23:00

03/13 23:00,
工作都丟給gpu去做還是有難度 我試的結果也是decodin
03/13 23:00

03/13 23:01,
g選vaapi 然後vo選xv 去交錯交給cpu(yadif)來做
03/13 23:01

03/13 23:02,
這樣的播放效果最好 跟你的結果差不多
03/13 23:02

03/13 23:02,
為什麼cpu反而順,太詭異了
03/13 23:02

03/13 23:58,
vdpau 自己有硬體 deinterlace,vaapi 我記得也是有
03/13 23:58

03/14 00:00,
至少 nvidia 跟 intel 在這塊都是 ok 的
03/14 00:00

03/14 00:05,
Blu-ray 影片也有 1080i 的
03/14 00:05

03/14 00:40,
那樓上知道怎麼設定才比較好嗎?
03/14 00:40

03/14 13:45,
純推intel內顯,wayland現在擋的住嗎?Ubuntu是換定了吧
03/14 13:45

03/14 18:12,
intel安定,wayland現在還是...............
03/14 18:12

03/14 18:18,
回s大 我一直是用專利驅動 因為想要用OpenCL
03/14 18:18

03/14 19:31,
intel 的用 hwdec=vaapi vo=opengl
03/14 19:31

03/14 22:12,
opengl這選項不是改叫gpu了嗎?
03/14 22:12

03/14 22:15,
OpenCL我是用AUR裡那從amdgpu-pro提取出來的那個
03/14 22:15

03/15 01:47,
debian stable 收的 mpv 0.23 還是叫 opengl
03/15 01:47
今日有幸以相當划算的價格入手了一張NVIDIA GT610 終於成功將1080i影片之解碼與去交錯通通交由GPU來處理,且畫質相當不錯 以下為系統配置: CPU: AMD Athlon II X4 640 MB: Gigabyte MA78GM-S2H OS: Ubuntu 16.04 GPU Driver: NVIDIA Driver 390.48 PLAYER: mpv 0.28.0-437-g9efb027 FFMPEG: ffmpeg N-90705-g18d6ff2 因為先前用的NVIDIA G210賣掉了 所以入手GT610前用的是主機板的內顯HD3200 在Windows下確認過HD3200確實是可硬體去交錯的 但在Linux下卻只能解碼 不能去交錯(用的是系統內建開源驅動"radeon") 重新編譯過mesa-git, libva-1.8.3, ffmpeg-git, mpv-git, 但情況依舊 mpv的參數我是這樣下的 $ mpv --hwdec=vaapi --vo=vaapi --vf=vavpp=deint=motion-adaptive 1080I_FILE mpv的manpage中有提到多種去交錯演算法,包括bob, weave, motion-adaptive, motion-compensated 等 但沒一個選項能成功開啟硬體去交錯 最後只好如網友s9209122222所建議:解碼交由GPU處理;去交錯交由CPU處理,指令下法如下 $ mpv --hwdec=vaapi-copy --vo=gpu --vf=lavfi=yadif 1080I_FILE 但由於去交錯的部份仍交由CPU處理,所以當CPU負載高時影片播放相當容易受到影響 在換上GT610並安裝官方驅動後,以下列方式下達指令即可成功將解碼與去交錯全部交由GPU處理 $ mpv --hwdec=vdpau --vo=vdpau --vf=vdpaupp=deint=yes:deint-mode=temporal-spatial 1080I_FILE 或是也可以只下達:$mpv --hwdec=vdpau --vo=vdpau 1080I_FILE 然後在mpv視窗下按下"d"鍵 即可開啟去交錯 (但這方式所使用的去交錯演算法為預設的temporal) 困擾已久的問題總算解決 終於可以好好看電視了QQ Ref: https://mpv.io/manual/master/ 04/21更新:(後來發現這對流暢度幫助不大,請忽略。) 看了幾天電視下來,有時總覺得畫面流暢度好像沒在Windows下來得好 剛在看mpv的manpage時看到了--vo-vdpau-output-surfaces這個選項 就想起了NVIDIA的官方文件有提到提高surface的數量可增進效能 由於手邊這張GT610足足有1GB記憶體可用,於是就直接將surface數量設為最大值15 設定過後畫面流暢度果然看起來又更好了一些,記憶體用量有提高,但總共也才用190MB左右而已 另剛還有看到auto profiles這個好用的功能,在~/.config/mpv/mpv.conf加入以下幾行 即可在看DVB-T數位電視時自動啟用硬解、硬體去交錯並將surface數量設為15 ================================================ # ~/.config/mpv/mpv.conf [protocol.dvb] vo-vdpau-output-surfaces=15 hwdec=vdpau vo=vdpau vf=vdpaupp=deint=yes:deint-mode=temporal-spatial:hqscaling=1 ================================================ Ref: https://tinyurl.com/ydcamorn 5/1更新: 問題算是真正解決了 最後所使用的播放器是vlc-3.0-git 設定方面,Hardware-accelerated decoding 選 VDPAU video decoder Video output 選 OpenGL video output 硬體去交錯無需設定,vlc在偵測到interlaced影片時會自動啟動硬體去交錯 去交錯演算法可透過以下方式更改,我是選temporal-spatial Tools -> Preferences -> All -> Videos -> Filters -> VDPAU -> Deinterlace 在這樣設定下 畫面流暢度與穩定度都相當棒 幾乎感受不到延遲與頓點 另外發現軟解+軟體去交錯的畫面其實也可以相當流暢 只要使用Yadif(2x)這個deinterlacer就可以了(Video -> deinterlace mode -> Yadif(2x)) vlc-3.0-git http://git.videolan.org/?p=vlc/vlc-3.0.git;a=summar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2.185.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inux/M.1524057897.A.2F3.html

04/19 01:16, 6年前 , 1F
04/19 01:16, 1F

04/24 12:28, 6年前 , 2F
推薦文章。
04/24 12:28, 2F

04/25 23:55, 6年前 , 3F
試到現在 畫面看起來最流暢的mpv參數下法為
04/25 23:55, 3F

04/25 23:56, 6年前 , 4F
--hwdec=vdpau --vo=gpu --vf=vdpaupp=deint=yes:dei
04/25 23:56, 4F

04/25 23:58, 6年前 , 5F
nt-mode=temporal
04/25 23:58, 5F

04/25 23:59, 6年前 , 6F
GT610可能不太夠力 用temporal-spatial來去交錯畫面
04/25 23:59, 6F

04/26 00:00, 6年前 , 7F
總是頓頓的 看歐冠時尤其明顯
04/26 00:00, 7F

04/26 00:05, 6年前 , 8F
蠻意外的是把解碼和去交錯都交給GPU來做時 畫面流暢
04/26 00:05, 8F

04/26 00:07, 6年前 , 9F
度居然比把兩者交由CPU來做要來得好 一直以為軟解+
04/26 00:07, 9F

04/26 00:08, 6年前 , 10F
軟體去交錯是best solution的說
04/26 00:08, 10F

04/26 02:04, 6年前 , 11F
要 CPU 做後製就一定要從 vram 抓東西回 ram 來算
04/26 02:04, 11F

04/26 02:04, 6年前 , 12F
有過 bus 會慢是正常的
04/26 02:04, 12F

04/26 02:21, 6年前 , 13F
我現在試的都是純CPU解碼+去交錯 或 純GPU解碼+去交
04/26 02:21, 13F

04/26 02:23, 6年前 , 14F
錯 所以不會從vram複製解碼過後的資料回system ram
04/26 02:23, 14F

04/26 02:23, 6年前 , 15F
做後處理
04/26 02:23, 15F

04/28 13:02, 6年前 , 16F
找到畫面更流暢的方案了 那就是vlc-3.0.2+ffmpeg-git
04/28 13:02, 16F

04/28 13:04, 6年前 , 17F
而且用的deinterlacer是temporal-spatial 流暢度與
04/28 13:04, 17F

04/28 13:04, 6年前 , 18F
Windows下的mpc-hc不相上下 但常不明原因crash 真是
04/28 13:04, 18F

04/28 13:04, 6年前 , 19F
有一好就沒兩好 都2018了沒想到把deinterlace offload
04/28 13:04, 19F

04/28 13:04, 6年前 , 20F
給GPU還是困難重重
04/28 13:04, 20F

05/08 23:42, 6年前 , 21F
vlc 軟體 deinterlacer 不是通常都用 yadif 嗎
05/08 23:42, 21F

05/10 01:09, 6年前 , 22F
以前我也用yadif 最近看運動賽事發現用yadif(2x)比較
05/10 01:09, 22F

05/10 01:10, 6年前 , 23F
好 畫面看起來流暢多了 因為輸出的frame數量多了一倍
05/10 01:10, 23F

05/10 01:13, 6年前 , 24F
※ 編輯: idisnothing (220.132.185.53), 05/24/2018 00:07:36
文章代碼(AID): #1QrqSfBp (Linux)
文章代碼(AID): #1QrqSfBp (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