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土法煉鋼換ubuntu內的firefox

看板Linux作者 (So Say We All.)時間15年前 (2009/07/18 14:21), 編輯推噓6(605)
留言11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globalhawk (Cory)》之銘言: : 所以接下來就把解出來的這個資料夾放到供第三方應用程式用的opt目錄下 : 然後把本來/usr/bin中的firefox改名擺著 : 自己另外寫一個啟動opt中那個firefox的shell script取代 : 目前用起來是都沒問題 雖然感覺這樣有點惡搞 為何?本來就是這樣啊,難道是沒讓你make install才覺得少了點什麼嗎? XD : 不過這樣 好像會有lib所在位置的問題 firefox有附幾個lib : (不知道可不可以用套件管理工具把ubuntu本來附的firefox移掉) 可以,相關lib好像包到xurlrunner套件去了 之前我在用Fedora 10的時候,是直接移除FF 3.0.11 然後裝個backport套件庫如Remi,直接裝 FF 3.5即可 : 但是想要自己手動維護就比較麻煩 應用程式檔案都散佈在系統目錄裡 : 直接把要用的檔案打包在一個應用程式目錄中的程式很少 (而且不管哪種發行版都通用) : 之前裝了Google Earth也是一個把檔案都打包在同一目錄裡的程式 : 我個人是比較偏好這種方式 因為資料比較清楚 (lib共用的能力也許就比較弱) : (不少東西安裝時lib或一些相依套件都要分開來裝 跟GPL的問題有關嗎?) 你已經知道答案了啊,lib分開裝是為了共用,但這樣會有相依性問題 自己獨立一包又會重覆累贅。套件管理就是為了解決這個難題 如果你喜歡「手動」的,可以試試Gentoo,不過它也是有用套件管理系統的 : 這點我比較喜歡MacOS X的作法 (觀念上可能有點像Windows) : 絕大部分的軟體都是把檔案封成一個app檔(資料夾) : 把app移到應用程式資料夾就算安裝好了 移除就直接把app丟掉就好 : 執行當然就是直接執行應用程式資料夾中的app : 如果Linux也能走向這種套件管理方式的話......XDDDDDD 其實還不是一樣是套件管理... 只是MacOS用比較人性化直覺化的方式罷了 app = rpm or deb, 拖放進應用程式本質上跟操作packagekit或synaptics相同 -- Nice to meld yo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70.61

07/18 19:17, , 1F
gentoo有點太累了...Arch我很推荐
07/18 19:17, 1F

07/18 21:37, , 2F
老實說我覺得linux越來越逼近MacOS的品質...加油吧
07/18 21:37, 2F

07/18 21:38, , 3F
Ubuntu個人還是覺得比較簡單...對於"使用者"...
07/18 21:38, 3F

07/18 21:47, , 4F
os x 的 app 不是 rpm 那類的封裝檔
07/18 21:47, 4F

07/18 21:49, , 5F
他本質上是一個裝著套件組態和執行檔的目錄
07/18 21:49, 5F

07/18 22:23, , 6F
我知道linux愈做愈好啦 我最早碰的版本是Mandrake 8
07/18 22:23, 6F

07/18 22:23, , 7F
現在跟以前比 好很多囉
07/18 22:23, 7F

07/18 22:32, , 8F
很希望可以執行mac的程式 畢竟都是unix類 應該可行吧
07/18 22:32, 8F

07/18 22:34, , 9F
這樣就會多很多應用程式
07/18 22:34, 9F

07/18 23:00, , 10F
如果有個像wine一樣的核心可以執行mac的程式 XDDD
07/18 23:00, 10F

07/19 13:41, , 11F
app 與 rpm or deb 感覺還是不太能說性質一樣
07/19 13:41, 11F
文章代碼(AID): #1AOMdNya (Linux)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OMdNya (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