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關於寫作與創作

看板LightNovel作者 (蓮霧)時間13年前 (2011/05/13 23:29),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看到討論,也貢獻一點自己的心得。 我目前是跑同人圈,專門寫東方相關的同人小說,也同時試著投稿。 那......因為自己是家族公司,所以平常工作量往往比其他員工都多(為了省錢)很 多跑業務或去外縣市維修送貨的差事都會落到我身上。因此自己的工作時間往往很不固定 ,連帶影響寫作的時間變得十分瑣碎。 為了克服這一點,就必須隨時都能進入寫作模式。      我克服困難方法是先打好基底,從人物和世界觀開始著手,不停地加入該角色的個性 和特徵,直到混熟了再來動筆。   換成實例,比如我今天創造一個「這世界的人,身上都有一個特別的胎記,這些胎記 被人們當成文字使用,成為占卜的一種,於是便有了以胎記斷定人一生」的世界。   接下來就是brainstorming,腦內激盪時間。只要從這個主題裡想到什麼就不要去思考 合不合理,盡可能寫出來:   『胎記大的就代表說話大聲;胎記形狀十分稀有的未來就會做別人不做的事;胎記有 兩種顏色很可能是會拿兩份薪水;如果找到兩人的胎記彼此互相契合,就是兩個人有緣; 理所當然,要出現一個胎記管理部,這個部門比其他的部門都要來得重要;既然有人認同 以胎記決定人一生,就肯定有人反對這種觀念blahblahblah』      因為腦內激盪不需要很認真思考,只要短短幾分鐘就能夠協助自己認識自己創造出來 的世界,反正之後有時間了,再去挑出可以當寫作素材的想法就好。   當然,想要決定角色,也是用同樣的方法,只是每加入一個特性或是一個背景,就試 著給他/她一個事件,去思考這個人在事件之下,會有什麼反應。   理想的狀況是創造一個角色,給定一個事件,就可以開始構思故事和對話,如果可以 寫出「看一眼就知道是誰在說話」的句子,那不管是角色或是自己拿捏的程度都應該是OK 了。   只要在空閒時不斷反覆練習,就能對自己的世界和角色有所了解。到時要下筆,就不 怕靈感枯竭,敲半天沒幾個字的情況發生。   這其實有點像三道題目,不過這個方法一個人也可以練習。   (我喜歡用這個方法活絡活絡腦袋XD)         那,像這樣毫無節制的寫法雖然能爆出不少有趣的點子,卻也往往會造成無法收尾的 慘劇,寫一寫劇情爆走,連自己也拖不回來。      所以現在對於寫稿,我把時間分成兩種,一種是寫稿時間,另一種則是非寫稿時間。 在短暫的寫稿時間內,盡量發揮;然後用非寫稿時間沉澱反省,到下一次寫稿時間時修正 或是決定砍掉重來,繼續往前寫,漸漸舖出穩定的劇情發展。每過一段時間就回過頭來全 文大校,寫到一半的時候再回來反省有沒有任何偏離主題的傾向;寫完之後,如果可以, 放個兩天再回過頭來檢查,念一次,往往能找到盲點。   也因為這樣的寫作方式,所以我可以利用瑣碎的時間積極寫作,每天大致維持一千到 一千五百字的量,而且每天都能有新的,更好的構思。   其他的話,除了其他老師說的「多參考別人的作品,從中找到靈感」之外,我也喜歡 多去觀察。不是觀察很特別的事物,或是特意跑去深山看風景之類的,而是觀察平常已經 司空見慣的事--家人睡覺的打呼聲;每個人洗手的姿勢;看一個人抱怨時表情是怎麼變 化的;坐在咖啡廳裡為每一個走過去的人想一段劇情;開車的時候想像每台車的車尾和車 頭是一張臉;用一句話或一段文字形容上司同事的個性--越花俏越好;去想一句最能震 憾別人的髒話(笑)   很多東西都可以藉由觀察去得到更有趣的結論,正如電波女與青春男裡某位角色對於 神秘的感想:   「眼睛看到什麼,耳朵聽到什麼,嘴巴說出什麼,這些對我而言都很不可思議。這些 現象雖然上課都有學過,不過說實在的,我還是一點實感也沒有。就是平常常用的東西, 比如電話一類的,雖然會用,對它卻一無所知。」   正因為所見所聞仍是神祕,才更要試著用自己的觀察得到自己獨一無二的結論,這些 結論一定會對寫作有幫助。   大概就是這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7.170.24 ※ 編輯: REIMU 來自: 61.227.170.24 (05/13 23:31)

05/13 23:35, , 1F
推觀察的心得,很不錯哦~
05/13 23:35, 1F

05/13 23:42, , 2F
期待東方四十物語。
05/13 23:42, 2F

05/14 01:18, , 3F
好多分享文~~ 大感激XD
05/14 01:18, 3F

05/14 10:53, , 4F
很實用的方法XD
05/14 10:53, 4F
文章代碼(AID): #1DpKv4O_ (LightNovel)
文章代碼(AID): #1DpKv4O_ (LightNo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