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法律專業的進入障礙:112商科轉法律的難度?

看板Lawyer作者 (弱水三千)時間6年前 (2017/08/10 18:34),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Hi W大你好,我也不是道長,是個鄉間企業小法務,過去曾在律所短暫任職, 因此或可用企業法務的角度,提供一些個人淺見。 ※ 引述《w96284cat (難走的道路 最有前途)》之銘言: : 各位道長好, : 在下是112國企系畢,現在是某創投的AO : 因為受不了工作上的陌生拜訪,沒專業支撐 : 最近在思考是否研讀法律研究所, : 朝企業法律相關的工作前進 : 如:M&A,ipo,盡職調查… 無論是M&A或是IPO,都是牽涉到許多利害關係人的交易型態, 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所、併購/上市公司等, 而若要進行這些交易工作,具備法律知識是加分, 但不一定要以外部律師的身分參與交易。 交易律師的工作,個人認為主要在評估/分配交易的法律風險, 以及將利害關係人的交易合意,設計成可執行的法律文件。 以我參與過的營業讓與交易為例,當時我們負責的工作範圍是盡職調查, 還有針對退休金與勞動議題進行法律研究, 例如:若依據企業併購法進行併購,對於留用勞工處遇的規定, 與勞基法或大量解雇勞動法的關係為何? 而如果是更大規模的併購交易,如企業合併,要考慮的層面可能更廣, 如:要以何種方式收購股權、如何確保合併後存續公司的控制權、稅務考量等, 而這些工作都需要外部律師提供法律意見、設計法律文件等。 然而,除了併購以外,其他的交易型態, 個人認為律師就比較難接觸到交易的核心。 例如,以個人參與過的私募股權投資交易協商為例, 律師扮演的角色,就是將利害關係人的合意,草擬成法律文件(如:投資條款), 確保利害關係人的意思一致,並在文件中設計紛爭解決機制。 不過從律師的角度,針對交易的核心問題, 例如:為何要有本交易?為何要安排這些融資條款? 利害關係人有無任何策略性考量?未來投資者與被投資者實際的合作狀況等問題, 相較於創投從業人員或公司內部人士,律師較不容易了解這些交易的關鍵。 (當然如從業已久,律師也可能成為行業的專家,但需要時間累積。) 另外,個人認為從律師的角度切入的優勢,就是可以接觸到廣泛的產業, 還有較容易培養類型化的工作技能,例如:盡職調查、法律研究、草擬法律文件等。 比較容易讓人有踏實的感覺。 : 人格特質則有下列幾項, : 似乎與這些非訟業務較相關? : 戰略思考(strategy) : 尋找事物沿革(context) : 搜尋新事物(discover) : 內向(introvert) : 系統(system) 人格特質沒有問題。 問題是要完成臺灣的法律學位,參加臺灣的律師考試是一條漫長且辛苦的路。 一年一次,一次二試,錄取率 < 10%的這些考試特色, 足以讓臺灣有志以律師作為職涯的候選人投入大量的時間與心血。 若樓主要就讀全職法律研究所,完成法律學位至少要三年, 假設樓主天資聰穎,完成學位後的隔年就考上,算算也要投入四年的時間, 而這段時間就讀法律研究所的財源從何而來, 以及花了大量時間投入法律學習的機會成本為何?可能都是樓主需要考慮的。 : 但當我查詢理律事務所的人員背景時 : 我發現絕大部分執行M&A,ipo,盡職調查的人 : 幾乎學士都是法律,僅有1成是外系的 因為臺灣目前還保留著大學部設置法律學位的傳統, 所以臺灣的法律事務所的律師學歷還是以法學士學位為主。 : 因此想請教2個問題 : 1.我適合企業的非訟業務嗎? 只要喜歡商業交易,個人認為基本上都可以嘗試。 雖然個人認為爭端解決才能展現律師本色。 : 2.為何絕大部分的企業非訟律師,都沒有商科畢業的? 因為在臺灣,在大學部完成法律學位還是主流, 且法律系畢業後要考上律師就要花很多精神跟心思了。 如果商學院的畢業生在大學時期有兼修法律,或者法律系兼修商科, 畢業後她/他未必會選擇考律師。 像小弟大學認識一些商科雙修法律的朋友, 畢業後沒有考律師,而是去科技業、銀行或四大工作了。 而且考試明年又要改制了,雖然跟本版意旨不符,但也只能幫QA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6.121.1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awyer/M.1502361282.A.E7D.html

08/10 19:18, , 1F
聯鼎呂布有加入說法line群組嗎?
08/10 19:18, 1F

08/10 21:22, , 2F
原po超帥
08/10 21:22, 2F

08/11 15:08, , 3F
這討論串的文都好讚
08/11 15:08, 3F

08/11 18:20, , 4F
原PO好帥,偶像,請幫我簽名。
08/11 18:20, 4F

08/12 09:10, , 5F
說法line是什麼?
08/12 09:10, 5F
文章代碼(AID): #1PZ3R2vz (Lawy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PZ3R2vz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