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手記》讀書會討論筆記

看板Lambda作者 (那些)時間18年前 (2006/03/18 18:30),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3/16 出席:阿彥、tata、狐小狸、謬、小靳、阿喜、小勤、阿邦、小四、小樹、 小六、愛吃、小明、小A、小P、Chris、timmy、Gia、taro 章節介紹。 問題:為什麼是鱷魚呢?為什麼選擇用『鱷魚』作為可能是女同志的象徵? 小四:因為鱷魚很恐怖。 Gia分享:p.247永恆和分離是我的主題…保持一定的界線…讓我想到每個人 對幸福的定義… 小勤:恐同症不只是社會上的,也內化了自己。 Chris介紹邱妙津得獎紀錄。 小勤:以前研究計畫寫她。拿著蒙馬特遺書,衝到蒙馬特,當時剛好遇到6/26 巴黎同志大遊行。 鱷魚的背景,那時候同性戀的浪潮已經出來了。兩個女生現在手牽手在台北可 能不會怎麼樣,但是在屏東、彰化…呢? 邱妙津真的是個文藝青年,在那個年代就已經讀過惹內。 Chris:鱷魚有點矯情,蒙馬特遺書才是比較真實的聲音…朱天心把拉子得太清 心寡慾了…她描寫女同志就像「站在河邊遙遙看著初戀情人」 小四:她的戀情一定發生在國小吧! 小勤分享了許多八卦。 Chris:鱷魚手記都是美麗的句子,蒙馬特遺書剛開始看覺得故事內容很無聊, 但後來才讀出意思來。 謬:我不認為鱷魚是矯情的小說。她或許有比較完整的架構,不過填充進去的 是很真實的感情。蒙馬特遺書感情非常強烈,看到會休克。(笑) 靳:蒙馬特遺書是本難懂的書。裡面都是在寫她對心靈的追求。她要的人是能 和她心靈有相同深度的人。應該是不在意性別的。 小四:我個人就不是很喜歡蒙馬特遺書,比較喜歡鱷魚,因為它比較有劇情。 我自己也曾經經歷那樣的情形,看了書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Timmy:認同感的疑惑,社會給的壓力到底是什麼? 小四:沒有很實際的,不過用鱷魚比喻處境。 小勤:她和夢生都彼此都知道,扣除性別,她們兩個是同樣的境界,同樣的聰明 ,擁有一樣的才華。 Timmy:其中主角宣洩情感的程度,對外界對社會,和對同樣是圈內人的楚狂夢生 有一樣嗎? 謬:”人和人要互相了解,取決於同質性”。夢生可以直接潛入她的核心,至少 在書裡面是這樣的。 Timmy:最近看莒哈斯,在講人會有一個孤寂的地方… 小靳:個人的性格很重要。對邱來說,家庭除了經濟之外好像沒有其他。她對家 有排拒感。 Chris:這本刊物有寫到,邱的家人在講那個一直被討論的女兒是誰?有時候不是 說家人不好,但心裡就是有一種不能講話的感覺。 小四:我覺得青少年也有這個狀況,不只是同志。 小勤:Soul mate.我想要講的,邱一直想要追尋一個人在藝術在美、才華跟她並 駕齊驅的人。 Gia:她強調絕對的性格,是滿深層的悲哀,聯想到三島由紀夫<金閣寺>。 小勤:那些美都是很人工的堆砌的,三島寫自己達不到境界時,就希望可以完美。 邱認為好品質的愛情其實說不定是別人的折磨。這樣的人可能沒有好好的被愛過, 不知道怎麼是放那個龐大脆弱的愛。 Timmy:感覺她好像在玩一個遊戲,放了一個完美在那邊,但接近時又把它推遠。 Chris:安哲羅普洛斯…很沉重。她(邱)自己對自己期許很高,在蒙馬特遺書文本 裡,她做不到,就要毀掉。 小四:我要離題。今天我們玩變態大風吹。說吹喜歡過同性的人,結果好多人耶! (大家笑) Gia:我最近會想要從三個角度來讀這個:ㄧ是說話的人,二是書寫的人:在書寫中 常把情緒擴大,或加深…三是行動者。 小四:我覺得NANA也是討論孤寂和女生情誼的。 (大家開始討論NANA了起來…) 小四:我去泰國看鱷魚,我覺得好噁心噢!(小四唱作俱佳的演了一段) -- 法國建築學校的考試,不考建築知識,只考學生對生活的感覺。 校方說:我們不能收一個「對生活沒有感覺」的學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58.176

03/18 23:58, , 1F
那天我在家裡病焉焉的,沒能去真可惜><
03/18 23:58, 1F

03/19 00:59, , 2F
那天我先走了 不好意思!!
03/19 00:59, 2F

03/19 02:27, , 3F
請問markie是?
03/19 02:27, 3F

03/19 13:38, , 4F
markie 阿彥
03/19 13:38, 4F
文章代碼(AID): #146-5OsC (Lambda)
文章代碼(AID): #146-5OsC (Lamb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