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以色列媒體為何偏頗報導 上

看板LP_Daily作者 (重新整理)時間18年前 (2005/12/01 00:13),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編譯於家寧整理報導】根據英國衛報報導,台 拉維夫大學媒體研究學者丹尼爾.鐸爾在英國 發行新書「壓抑罪惡感:以色列媒體在重新佔 領約旦河西岸中扮演的角色」。書中,鐸爾認 為以色列媒體希望揮去對國家的羞恥感,造成 對巴勒斯坦衝突的偏頗報導。 過去5年,以色列面對相當艱困的挑戰。自從 大衛營與巴勒斯坦人的和平談判破局,以色列 本土和佔領區都持續爆發武裝衝突,流血事件 成為雙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今年夏天,因為 總理夏隆決定退出加薩走廊,將駐軍及屯墾區 的居民都從佔領區撤離,使得以色列內部意見 分歧,紛爭不斷。這些問題對於以色列媒體也 是一大挑戰,而他們的表現似乎很難令人滿意 。 不同報社竟有同一立場 以色列主要有3家大報:右翼的Ma'ariv報,代 表主流意見的Yediot報,左派的Ha'aretz報, 但是在2001年,這三家報紙似乎一致採取愛國 立場。長期以來報紙很少報導以色列方面的暴 力行為,而以色列在佔領區上破壞人權的罪行 也都被主流媒體壓制淡化處理。 這個現象似乎符合所謂「製造共識」理論:媒 體企業在本質上就會偏向政府的官方立場。但 曾擔任報社編輯的鐸爾,不同意這樣的說法, 他認為以色列的新聞媒體儘管帶有明顯的偏見 ,卻並沒有要創造出單一公眾意見的企圖。「 以色列媒體並不是要單一的訊息傳達給讀者」 ,鐸爾表示,「舉例來說,Ma'ariv報全力擁 護政府決策,Yediot報的立場卻是認為政府不 知道自己在做什麼;Ha'aretz報關注的對象是 理想幻滅的以色列自由派知識份子,認為巴勒 斯坦人在大衛營拒絕了以色列提出的『慷慨的 條件』,而左派的政治理念需要全盤重新思考 。這可不是『製造共識』的單一訊息。」 「不過這些媒體的相同之處在於,他們都覺得 ,國際社會一致認為以巴之間的僵局該怪以色 列,但實際上一切都是巴勒斯坦人的錯。想推 卸這層被加諸我們身上的罪惡感的衝動,是以 色列媒體和視聽人所共有的特點。」鐸爾的主 要論點,就是罪惡感和想壓抑罪惡感的心理, 成為以色列人身分認同和媒體表現中的關鍵因 素。 異議族群不該噤聲 鐸爾表示,媒體在建構以色列人身分認同的 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在其他國家也常見,「所 有的報紙都在試圖接近他們想像中的讀者群, 並且反映出他們對自己本來就固有的看法。從 這個層次來看,主流報紙和異議報紙可以說是 完全相同,他們只是反映出不同群體的認同。 在19世紀的英國,勞工階級報紙擁有非常輝煌 的歷史,反映出社會對勞工身分共同的認同。 在倫敦爆炸案發生後﹐我剛好身在英國﹐我很 驚訝許多人立刻表現出建立在對德國的二戰回 憶上的國家認同﹕鎮定﹑勇氣﹑不慌不亂﹐『 這就是我們。』在英國這樣的國家﹐有很強的 異議族群﹑不時質疑政府作為﹐而這些異議份 子的身分認同也能夠表現在像衛報或是獨立報 這樣的媒體上。」 反觀以色列的情形﹐儘管各家報紙立場迥異﹐ 卻沒有哪個報社曾嚴正質疑過以色列重新佔據 約旦河西岸的行動。此外﹐儘管「以色列人在 大衛營談判時提供巴勒斯坦人非常優厚的議和 條件」的說法﹐把以巴糾紛的責任推到巴勒斯 坦人頭上﹐長久以來也沒有一家報紙反駁。 在鐸爾看來﹐這些媒體並非站在同一陣線﹐但 「細微的區別在外人看來也許並不重要﹐但是 當你仔細觀察時卻會發現這些小節正是關鍵所 在。如果你宣稱各報的主編都共謀要『製造共 識』﹐這只會激怒他們﹐因為這並不是事實。 跟一位主編說『政府告訴你的都是謊言﹐你上 了當』比說『你是政府的走狗』要來得容易﹐ 也更有道理。」(待續) 連結》》http://0rz.net/d10Sx 來信》》johann@lihpao.com 網站》》http://www.lihpao.com/ 授權》》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2.0/tw/ 電子報》》http://0rz.net/1a0x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5.29.68

03/04 18:23, , 1F
借轉
03/04 18:23, 1F
文章代碼(AID): #13ZS-nfW (LP_Daily)
文章代碼(AID): #13ZS-nfW (LP_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