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 高更新率的螢幕還需要G-sync?

看板LCD作者 (.......)時間7年前 (2016/08/07 16:58), 7年前編輯推噓7(7037)
留言44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如題, 最近因為看著眼前的21吋螢幕, 有點不夠大,想換大一點的高更新率螢幕 查了一下G-sync和FreeSync的原理, 改善fps大於螢幕更新率時發生的畫面撕裂, 以及改善以往垂直同步造成的input lag。 在以前的60Hz螢幕下, G-sync及FreeSync的改善的確十分明顯 但是近年來,螢幕更新率越來越高, 聽說240Hz的螢幕也快出來了(?) 如果非特殊競技遊戲(CS1.6), 通常不太會追求極限fps(150+), 能穩定60Hz以上即可, 也就是說, 以往螢幕更新率不足造成的畫面撕裂將不會發生。 即使需要高fps, 但是顯卡無法跟上螢幕的高更新率, G-sync及FreeSync也無法達成效用。 從以上推論得出 若無特殊極限fps的競技需求, 高更新率螢幕(144Hz+)有無搭載G-sync、FreeSync,基本上沒有差異。 不知道我這樣理解有無錯誤呢? 還請各位大大指教。 不然有G-Sync的都貴好多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59.113.1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CD/M.1470560286.A.F7B.html

08/07 17:00, , 1F
不是,高更新率的顯示器每秒刷新是固定的
08/07 17:00, 1F

08/07 17:01, , 2F
顯示卡渲染的幀數無法跟顯示器刷新率同步,這叫G-sync
08/07 17:01, 2F

08/07 17:02, , 3F
講錯,是G-sync給的是讓顯示器跟顯示卡配合,所以高幀數
08/07 17:02, 3F

08/07 17:03, , 4F
也有效果,但是沒有低幀數卡頓來的更有效
08/07 17:03, 4F

08/07 17:13, , 5F
哦~瞭解了,那如果螢幕的更新率大於人眼辨識能力,對人
08/07 17:13, 5F

08/07 17:13, , 6F
體來說就沒差異了吧?
08/07 17:13, 6F

08/07 17:19, , 7F
有數據說是人眼極限到120Hz
08/07 17:19, 7F

08/07 17:20, , 8F
根據Critical Flicker Frequency,人眼差不多在50Hz就
08/07 17:20, 8F

08/07 17:20, , 9F
滿足了,頂多到100Hz
08/07 17:20, 9F

08/07 17:22, , 10F
即使如y大所說的120hz,那在大於120fps時,144hz的螢幕
08/07 17:22, 10F

08/07 17:22, , 11F
無論有無搭載G-sync,人體是無法辨別的,這樣對嗎?
08/07 17:22, 11F

08/07 17:24, , 12F
每個人眼睛不同吧,120fps跟144fps我就感覺得出差異
08/07 17:24, 12F

08/07 17:24, , 13F
但只有快速轉身或是移動的時候感覺得出來就是了
08/07 17:24, 13F

08/07 17:25, , 14F
如果你能穩穩有144幀不會突然掉落到100幀的話
08/07 17:25, 14F

08/07 17:26, , 15F
怕就是眼養太刁習慣144幀,突然掉個20幀就會覺得微頓
08/07 17:26, 15F

08/07 17:28, , 16F
不過打fps遊戲不會開g-sync都讓幀數衝超過顯示器刷新率
08/07 17:28, 16F

08/07 17:28, , 17F
拿最低的輸入延遲,因為幀數越高你輸入延遲越低
08/07 17:28, 17F
稍微整理一下, 螢幕更新率(Hz) 每秒畫格數(fps) 是不一樣的東西, 前者是螢幕更新頻率, 後者是顯示卡的輸出能力 G-sync具有使這兩者同步的功能, 但是人眼的辨識能力僅有120hz, 所以當螢幕更新率超過120Hz且大於每秒畫格數 及每秒畫格數超過120fps時, 無論有無G-sync技術,人體都是無法辨識的。 這樣理解正確嗎? ※ 編輯: a5150219 (49.159.113.130), 08/07/2016 17:33:43 ※ 編輯: a5150219 (49.159.113.130), 08/07/2016 17:36:29

08/07 17:44, , 18F
只有人眼到120Hz無法辨識,人機互動可以感受更高的幀數
08/07 17:44, 18F

08/07 17:54, , 19F
還有個問題是Hz是每秒固定的刷新,fps每秒分布有密有疏
08/07 17:54, 19F

08/07 17:56, , 20F
所以120Hz可能分不出來,但是120fps你可以分的出來
08/07 17:56, 20F

08/07 18:10, , 21F
高到144Hz的使用會怕突然掉幀帶來的卡頓感,所以g-sync
08/07 18:10, 21F

08/07 18:12, , 22F
還是有他用處在,144fps轉頭掉到120fps都有感了(上面)XD
08/07 18:12, 22F

08/07 18:19, , 23F
高Hz 沒有 Sync 也有撕裂
08/07 18:19, 23F

08/07 19:48, , 24F
低Hz才是有改善!
08/07 19:48, 24F

08/07 23:22, , 25F
v-sync & g-sync原理不是很好google嗎?
08/07 23:22, 25F

08/07 23:23, , 26F
你這問題是沒搞懂v-sync是幹嘛產生的吧?
08/07 23:23, 26F

08/08 00:37, , 27F
所以我上來求助呀QQ
08/08 00:37, 27F

08/08 14:54, , 28F
所以如果fps類遊戲都在300以上fps的話 配144hz的螢幕
08/08 14:54, 28F

08/08 14:54, , 29F
還有需要開gsync嗎?
08/08 14:54, 29F

08/08 15:11, , 30F
如果要畫面不撕裂,就要開
08/08 15:11, 30F

08/08 15:12, , 31F
如果要最低延遲,就不開
08/08 15:12, 31F

08/09 07:49, , 32F
我覺得就算不是玩競技遊戲 120fps跟60fps還是差很多
08/09 07:49, 32F

08/09 08:07, , 33F
後來看到G-Sync在低幀時會有自動補幀的效果…
08/09 08:07, 33F

08/09 08:08, , 34F
看來這6000是必花的了…
08/09 08:08, 34F

08/10 16:40, , 35F
之前看外國網站測試gsync 貌似打開gsync延遲會比關閉高
08/10 16:40, 35F

08/10 16:40, , 36F
但我自己是用2420z 144Hz 沒有親身體驗就是~~
08/10 16:40, 36F

08/10 17:09, , 37F
無論哪種sync技術都會增加延遲
08/10 17:09, 37F

08/13 22:37, , 38F
因為延遲最低是不要sync, 讓它直接切換buffer畫面撕
08/13 22:37, 38F

08/13 22:37, , 39F
08/13 22:37, 39F

08/13 22:39, , 40F
G或F-Sync只是畫面不撕裂前提下的延遲相對少
08/13 22:39, 40F

08/13 22:40, , 41F
G的低於下限補畫面是做在螢幕內晶片。
08/13 22:40, 41F

08/13 22:40, , 42F
F的低於下限補畫面是用顯卡軟體去做。
08/13 22:40, 42F

08/13 22:42, , 43F
螢幕就算144hz還是有需要,因為是顯卡輸出不太穩定
08/13 22:42, 43F

08/13 22:44, , 44F
SYNC是讓螢幕更新時間能去配合顯卡不穩定的輸出
08/13 22:44, 44F
文章代碼(AID): #1NflWUzx (L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