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選購] 24' 影片&上網&文書用螢幕

看板LCD作者時間11年前 (2012/11/22 01:24), 編輯推噓8(809)
留言17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多謝Web大撥空回覆 m(_ _)m : 統整了一下 意思是說 VA vs. IPS 來說 VA層次較好? IPS色準較好? : 比較不懂的是 VA的色準是指顯色較不準確的意思? : 如果說以 23'~24' 距離超過50cm來說 且都只需要正視的使用螢幕 : 不管是VA的Gamma shift(色偏?)或者是IPS的glow應該都可以忽略不計? : : 另外請問以BenQ 4ms來說比起S2440L : 殘影的話是連一般操作跟影片都可以感受? : 如果以S2440的VA跟2412M的IPS表現上優劣差不多? : 2312HM的IPS面板是否跟2412M的不是同個等級的呢? : 因為兩者價差似乎不像是差個1'而已 : : 再次感謝^^ : 畫個示意圖XDD 假設黑到白有8個色階(原為256階 8bit,為說明方便這裡簡化成8階) 正視 VA (S2440L) 0 1 2 3 4 5 6 7 <- 灰階值 || || || || || || || || 0.04 130.73 (cd/m2) 8 8 8 8 8 8 8 <-人眼視覺感覺到 的灰階差距 IPS (U2412m) 0 1 2 3 4 5 6 7 || || || || || || || || 0.04 46 (cd/m2) 4 4 4 4 4 4 4 亮度遞增符合gamma = 2.2 示意圖中 || 之間的間距說明人類視覺實際感受到的"每個灰階間的差距" 以上兩螢幕於正視(垂直於像素)時,有最準確與最大的對比, 可以看到每個灰階值在示意圖上的間隔皆相等,人眼會感覺到每階的對比差距皆一致 此亮度遞增的趨勢以gamma曲線解釋,在亮度遞增為gamma = 2.2時,每個灰階的遞增 是平均的,如果gamma = 1,也就是線性遞增時,隨著灰階值增加,越亮的部分灰階會越 模糊,這跟人眼視覺的特性有關,人眼對於暗光的變化 比 亮光的變化 來的敏感, 舉簡單例子, 10(cd/m2)到11(cd/m2) 人眼所感受到的亮度差別 比100(cd/m2)到101(cd/m2)要大得多. 45度角 VA 0 1 2 3 4 5 6 7 --|| || || || || || || ||------ 9 8 7 6 5 4 3 IPS 0 1 2 3 4 5 6 7 ---|| || || || || || || ||----- 2 2 2 2 2 2 2 XXXXXXXXXX 看圖說故事,在off-center(非正視)時,首先VA與IPS最黑與最白的部分的 亮度差距都會縮減,以"---"表示與正視時的對比縮減差異, 接著VA的gamma值會降低,導致暗部的間距變大,亮部間距變小, 以主觀的感受來說,畫面看起來會泛白,色彩會跑掉一些. IPS的gamma值會保持在2.2附近(變動率非常小),因此整個灰階的層層遞進 會是正確的,主觀上只會感受到對比的降低. 另外IPS會受到IPS glow的影響,使最暗的幾個灰階變得不好辨識, 受影響的灰階以"XXX"表示. 回到原PO的問題, VA層次較好 => 對, "層次感" 會比IPS好, 但是注意這並不表示IPS層次不好 而是VA的"階差"比較大,IPS相對比較小,兩者靜態對比的 "階差"都是人眼可感受到的範圍,只是一個間距大另一個 間距小,導致主觀視覺上IPS較VA柔和,因此在原PO的文章 中,小弟提到VA對於電影的爆炸場面或者看夜景等具有許多 較大亮度階差的畫面(例如黑夜中唯一的一盏路燈的高亮與 其背景的深黑),會比較有pop out的效果. IPS色準較好 => 對, 不過這裡的色準指的是由可視角所造成的色彩偏差, 當你正視螢幕時,視線並非與所有像素呈垂直,在這樣 的情況下,螢幕邊框處的視角差最大,本文上面的示意圖 大致描繪了IPS與VA在可視角上的特徵,IPS可以獲得 穩定的色彩表現,VA會有泛白的現象. VA顯色不準確? => 不對, IPS/VA螢幕本身經過校色後,或者已原廠校色都可以 得到好的色準,前面所提的VA色偏是指, "假設這台VA已校色準確,仍會因可視角特性造成 所有非與視線成垂直的像素出現gamma跑位的情形" 此為面板特性,因此當VA校色為正確色準時,嚴謹來說 發色正確的部分為"與視線成接近垂直"的那些像素, 對IPS來說,因為其gamma幾乎不隨可視角變化而偏移, 所以當校色後,其整體畫面的像素都是準確發色的. 以 23'~24' 距離超過50cm來說 且都只需要正視的使用螢幕 不管是VA的Gamma shift(色偏?)或者是IPS的glow應該都可以忽略不計? => 是的, 如果不近距離使用的話,影響就不大,或者原PO不苛求色彩準確一致的話 VA面板完全可以非常開心的使用. 以BenQ 4ms來說比起S2440L 殘影的話是連一般操作跟影片都可以感受? => BenQ 4ms系列在整體灰階反應上改進了許多,實際使用上只在一些特殊灰階變換時 (暗to暗)會有"非常"略微的殘影,以看電影和一般上網應用來說,完全不用擔心. (PS: 據部分版友的使用經驗,BenQ的overdrive artifacts有些明顯,Dell 的S2440L部分還不清楚是不是有改善) 另補充,如果是極限遊戲玩家,建議直接使用CRT或者選擇擁有low input lag的 "120hz" IPS/TN 螢幕,因 60hz 2ms 與 120hz 2ms在動態清晰度上的差距 遠大於 60hz 2ms 與 60hz 5ms (GTG) ... 如果以S2440的VA跟2412M的IPS表現上優劣差不多? => 由於面板特性的關係,無法做直接比較, 如果比色準 2412M 優, 比靜態對比 S2440L 優, 比殘影 2412M 與 S2440L 理論上應不會有太大差距 , 2412M整體上殘影會少S2440L"一點點點點點" XD (基本上就是暗to暗的部分VA的弱項,但現在也比以前改善非常多了,應不會 造成太大影響) 2312HM的IPS面板是否跟2412M的不是同個等級的呢? => 兩者皆為e-IPS面板,要說差別的話, 2312HM的最低可調亮度無法如2412M那樣低, 若要在暗房觀看,2312HM可能會顯得較為刺眼, 另2412m為16:10顯示比例,並且不包含HDMI輸入端子, 除此之外,兩者原廠色彩(標準模式)差距不大,性能上並沒有明顯的差別, 2412m的靜態對比根據評測略優於2312hm. 以上意見供參考囉,如有錯誤或者不足之處敬請版友指教@@ PS2:比起螢幕本身的性能,可能比較需要擔心個別面板的品質問題XD...壞點,漏光 etc.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133.33 ※ 編輯: web2312 來自: 114.32.133.33 (11/22 01:25) ※ 編輯: web2312 來自: 114.32.133.33 (11/22 01:37)

11/22 01:36, , 1F
專業推~
11/22 01:36, 1F

11/22 02:59, , 2F
多謝W大的專業回覆 不過還是有一個疑問 如果說距離夠
11/22 02:59, 2F

11/22 02:59, , 3F
那不管是VA的色偏泛白 或者 IPS的glow都可以不管的話
11/22 02:59, 3F

11/22 03:00, , 4F
VA對比於IPS有什麼優點嗎? 因為如果說是層次的話
11/22 03:00, 4F

11/22 03:00, , 5F
VA也僅是因為階差大所造成的pop-out的感覺 IPS層次也不差?
11/22 03:00, 5F

11/22 03:01, , 6F
有看到一說是VA的黑相對IPS比較純黑?
11/22 03:01, 6F

11/22 03:02, , 7F
另外關於漏光的問題 想請問IPS是否比VA漏光來的嚴重?
11/22 03:02, 7F
之所以說VA的黑相對IPS純黑是因為在相同亮度下(指灰階255,即白色的亮度) VA的黑色亮度會比IPS更低,而人眼視覺對黑灰與白的感覺是來自光線強弱的對比(階差), 舉例而言,在室內全暗的情況下,讓螢幕顯示全黑畫面會明顯感覺到螢幕透出來的光, 因此與其環境光(全黑)對比後,視覺上會認定螢幕的"黑"並非黑,而如果這時讓螢幕 顯示一張全白但正中央有一64x64像素的正方形黑塊,會發覺該黑色夠黑,這也是因 視覺對比上的影響, IPS (U2412m) 環境光(無光源) <-> 螢幕白光 <-> 螢幕中央黑色小方塊 < 0.01 cd/m2 120 cd/m2 0.15 cd/m2 (極強對比) (強對比) 人眼視覺反應 黑 <-> 白 白 <-> 黑 VA (S2440L) 環境光(無光源) <-> 螢幕白光 <-> 螢幕中央黑色小方塊 < 0.01 cd/m2 120 cd/m2 0.04 cd/m2 (極強對比) (強對比) 人眼視覺反應 黑 <-> 白 白 <-> 黑 如果放全黑圖時 =============== IPS (U2412m) 環境光(無光源) <-> 螢幕顯示全黑 < 0.01 cd/m2 0.15 cd/m2 (弱對比) 人眼視覺反應 黑 <-> 黑灰 VA (S2440L) 環境光(無光源) <-> 螢幕顯示全黑 < 0.01 cd/m2 0.04 cd/m2 (極弱對比) 人眼視覺反應 黑 <-> 黑黑灰 由上述示意關係可見,當環境光全黑,並且螢幕顯示全黑,此時螢幕的黑色由於 液晶運作的原理無法完全遮光,而環境光比螢幕所呈現的"黑"還要更黑, 所以螢幕的"黑"所呈現的亮度反而成為了該環境下的一個光源,進而造成視覺上 覺得畫面不黑的視覺效應. VA由於其靜態對比較大,在維持與IPS同樣白色亮度的情形下,黑色亮度能 下潛的更低,因此在無光源環境下,這種透光情形所造成黑色呈現灰色的視覺 效果能減輕. 請注意"黑"與"白"是相對而來的,"暗"與"亮"才是絕對的, 簡單來說,一張全白的紙在完全無光源的暗室中,你無法說這張白紙是"黑"的 你只能說他是非常"暗"的白. 基本上VA與IPS如果是在室內光線充足的情況下,肉眼觀察到的"黑"的差距並 不會太大,隨著環境光降低,或者螢幕顯示的強對比區域的減少,VA的"黑" 將能保持的比IPS的"黑"要好, IPS (U2412m) 環境光(一般室內光源) <-> 螢幕顯示全黑 120 cd/m2 0.15 cd/m2 (強對比) 人眼視覺反應 白 <-> 黑 VA (S2440L) 環境光(一般室內光源) <-> 螢幕顯示全黑 120 cd/m2 0.04 cd/m2 (強對比) 人眼視覺反應 白 <-> 黑 因人眼對暗光的強度變化比亮光的強度變化敏感, 因此人眼感受到<0.01~0.15 cd/m2 與 <0.01~0.04 cd/m2 的差別會比 120~0.15 cd/m2 與 120~0.04 cd/m2 的差別 還明顯 所以除非在螢幕顯示內容偏暗 且 環境光偏暗的情況下, 否則VA與IPS在"黑"的呈現上面差距不會太大. 最後來談漏光的部分,VA由於本身的"黑"的亮度就比IPS的"黑"要低一些, 因此漏光就算存在,也會比IPS還難分辨,而同樣的,IPS如果不是在上述 "螢幕顯示內容偏暗 且 環境光偏暗" 的情況下,漏光情形的影響也不會 太明顯,另外,每台面板的漏光情形都會不一樣,因此如果在意漏光問題的話 可以使用網購方式購買,或者選擇VA面板的螢幕. 回到原PO的問題,如果使用距離夠遠,並且視線垂直於螢幕中央的話, VA與IPS的色偏與glow基本上都不會太大,VA相對於IPS有較好的靜態對比, 因此畫面呈現比較活躍(pop out),如夜景畫面中,VA可以較好的描述各種 強光源與黑夜的對比,反之IPS則相對比較柔和,像是看著由檯燈照射下 的印刷圖片,黑與白比較不會有pop out的感覺, 另一方面,如果顯示柔和畫面時,IPS可以更好的描述柔和間的細緻, 小弟認為,VA與IPS並不能說哪個具有絕對優勢,有人喜好柔和畫面,有人 偏好大黑大白,選擇自己眼睛喜歡的面板就可以了XD 註: VA與IPS在靜態對比上的差距並不是非常大,以小弟的觀察只能說 VA偏活躍(pop out) IPS偏柔和, 如果是TFT LCD vs. OLED的話,這對比上的差距就真的頗大囉@@ ※ 編輯: web2312 來自: 114.32.133.33 (11/22 04:28)

11/22 07:56, , 8F
太專業了!!大推這篇~~
11/22 07:56, 8F

11/23 07:19, , 9F
專業文大推..只是2450hm在input lag不已經是翹楚了嗎?
11/23 07:19, 9F

11/23 13:05, , 10F
極限遊戲玩家=> low input lag + low response time +
11/23 13:05, 10F

11/23 13:06, , 11F
low motion blur (120hz), 2450hm 滿足前兩者 最後一項未
11/23 13:06, 11F

11/23 13:06, , 12F
滿足@@
11/23 13:06, 12F

11/24 11:42, , 13F
web大是否有比較過241P4QPYEB這一款表現呢?
11/24 11:42, 13F

11/24 11:43, , 14F
與同是24吋va相比是否效果視角色偏接近?以及同尺寸ips比較
11/24 11:43, 14F

11/25 01:16, , 15F
超專業 :D
11/25 01:16, 15F

11/26 21:47, , 16F
我又學了一課了!! 謝謝大大~
11/26 21:47, 16F

07/02 12:00, , 17F
是的,但120hz的螢幕鳳毛麟角,不在我的分類範疇XD
07/02 12:00, 17F
文章代碼(AID): #1GhGvNID (LCD)
文章代碼(AID): #1GhGvNID (L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