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推薦] LCD好機推薦置底

看板LCD作者 (卸卸指教)時間16年前 (2008/05/18 14:30), 編輯推噓5(505)
留言10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感謝fa18e提供了寶貴的意見,原文恕刪。 內建耳機孔、喇叭的部份,我想還是有版眾在乎有或沒有的。 其實我個人也是比較喜歡沒有的機種,甚至會有點在意有喇叭的機種, 比較極端的想法,甚至會認為說,內建喇叭是"雞肋"功能,有內建喇叭就不考慮了。 雖然說內建喇叭音質普遍比不上真正的外接喇叭,能調整的通常也只有音量大小和開關。 接著就是開關以及調整的介面的部份,這才是我個人真正在意的部份。 我是不知道有哪些機種的音量大小切換以及開關的方式比較方便, 據我親眼見過的VW222U,音量大小要到OSD調整,就像用Windows調整音量大小, 我覺得喇叭開關和音量大小還是用手動調比較方便。 儘管如此,內建喇叭總是能滿足部份版眾的需求的,畢竟確實也省去了外接喇叭所佔用 的空間,甚至還有機種內建喇叭功能受到稱讚的,所以我還是認為不能刪去這部份。 有關於功能很少,連DVI都沒有的機種,其實我也是認為如果自己要買LCD, 如果預算上沒有困難,就算外型再亮眼,能夠選擇的機種再多,我個人還是不會考慮。 但是如同內建喇叭或面板的部份,還是有人的訴求即是外型喜歡、簡單、價位便宜就好。 DVI、D-sub、HDMI、DisplayPort那些介面的差別就顯得不太重要, 是哪一種面板也不太在乎,TN就TN吧,外型ok能在螢幕前看得清楚、使用沒問題就好。 而且市面上功能簡單的機種的數量是比功能齊全的機種多了滿多的。 總而言之,各種方面的訴求都是存在的,所以我認為還是先保留著好。 再來是排版的部份,這終究是最頭痛的地方,我總是覺得後面那些附註很亂, 因為各種機種功能不相同,所用上的代號數量會不同,所以也造成現在這種狀況。 如果要連那些附註都改成代號,現時九個代號就已經出現了解困難的狀況了。 再行增加更會增加理解上的困難,甚至會符號上的衝突或版面混亂。 如果真的還要增加符號,我有考慮要把26W、27W、28W分開,避免版面混亂。 之前有人的建議是價錢的部份可以弄一個範圍地帶,但是那樣我覺得會使得版面亂掉, 而且價格是經常波動的,那個價格範圍定義起來會增加爭議,所以就沒有採用了。 至於有關於fa18e建議的格式,我是認為版面上會出現問題,如果改成那樣, 那會有很多機種會因為功能較多或者附註的關係增加佔用到了兩行、三行甚至更多。 我是認為能夠一行就表示一系列的機種這樣最好,再者由於佔用的行數增加, 到了數量眾多的主流機種,一但佔用行數增加,我認為會出現順序記憶理解的困難, 雖然功能簡單的機種還是大宗,將來即使LCD主流尺寸上升,情況我猜測也還是如此。 功能簡單的機種便不會太難理解,再將每個尺吋分別都標上並且增加功能說明的數量, 也多少是能增加理解的容易性,不管怎樣,集思廣義總是能想出克服障礙的辦法。 改成這個格式不是不可行,只是情況還是一樣,就如同顯示晶片,在機種資料眾多、 規模龐大的狀況,一個人要改起來還滿費時費力的,往後如又出現改回去或新格式的聲音 ,那樣一個維護者就非常頭痛了,簡單說起來就是我懶得把格式資料全部改變啦orz。 總而言之,我是比較贊同沿用現有的格式,再集思廣義來改善各種困難的狀況的這種 方法。無論如何,歡迎版友們的意見,也感謝版友們的支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228.156.247 ※ 編輯: min496 來自: 220.228.156.247 (05/18 14:36)

05/18 14:57, , 1F
^^
05/18 14:57, 1F

05/18 15:38, , 2F
我也覺得有沒有內建喇叭這一項非常重要 支持推~
05/18 15:38, 2F

05/18 21:15, , 3F
推一個
05/18 21:15, 3F

05/18 21:26, , 4F
推一個
05/18 21:26, 4F

05/19 01:40, , 5F
辦公桌上的螢幕有內建喇叭 可以節省空間!!
05/19 01:40, 5F

05/19 12:14, , 6F
個人是不喜歡內建喇叭 那對我來說是一種浪費成本+空間...
05/19 12:14, 6F

05/19 12:15, , 7F
當然對不必多購入喇叭的人來說內建是省前囉
05/19 12:15, 7F

05/19 12:51, , 8F
沒喇叭可以用耳機接主機
05/19 12:51, 8F

05/19 12:52, , 9F
只是要先調整音量不要太大聲後 才使用耳機 不然會被嚇到
05/19 12:52, 9F

05/19 22:35, , 10F
如果覺得要用OSD去調麻煩的話...買個多媒體鍵盤不就好了???
05/19 22:35, 10F
文章代碼(AID): #18ByqRbW (LCD)
文章代碼(AID): #18ByqRbW (L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