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電腦玩家 四月號 LCD簡介

看板LCD作者 (三月 結束 再見)時間19年前 (2005/04/08 16:58), 編輯推噓6(603)
留言9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轉錄 電腦玩家 四月號 第165期 硬體世界篇 由 史超仁 編寫 三.LCD 的指標性規格 液晶螢幕特殊的顯示原理,讓它沒有傳統CRT佔空間、高輻射、高熱能等缺點;也 因為採直接定址的顯示方式,而有精確還原圖像和螢幕調節方便等優勢。不過相對來 說,這亦構成LCD一些先天性的缺憾,例如可視角度小、反應時間慢、亮度和對比度低 等問題。儘管這方面的缺陷已盡力被克服了,但各個產品的改善程度卻並不一致,所 以在選購LCD之前,一定要先瞭解液晶螢幕的指標性規格,才能判別一個好螢幕的優 劣。 解析度 Resolution 解析度就是顯示器水平及垂直像素點的釋量總和,代表了其顯示的能力;數字愈 大便代表能顯示的畫面愈好,成像品質也愈佳。但由於LCD的成像原理是靠許多發光點 來呈現整個畫面,所以只支援所謂的真實解析度,亦即一個點對應一個像素。因此如 果LCD使用的解析度低於所能顯示的能力,就會以演算的方式來顯示,畫面就會比較模 糊;唯有調整成最大的解析度,才能得到最佳的顯示效果。 點距 Dot Pitch 點距代表每個發光點之間的距離,單位以公釐(mm)為主,且愈小愈好,畫面便 會比較細膩。以往17吋CRT顯示器的點距都在0.18~0.25mm之間,早期的17吋LCD點距 在0.29mm左右,目前則約為0.26mm;19吋的畫面比較大,所以現在的點距也是0.29mm。 反應時間 由於LCD的畫面要透過液晶變化時,電壓會先還原至零再提升,因此產生所謂的上 升(Tr)與下降(Tf)時間,而液晶分子由全亮變成全暗,再從全暗變成全亮的時間 加總就是反應時間,通常以毫秒(ms)為單位,時間是愈短愈好。反應時間愈快,愈 不會有延遲及殘影的現像發生,也讓眼睛的負擔較小,長時間觀看不易疲勞,能夠得 到舒服的使用效果;尤其是常有畫面快速移動的電腦遊戲,更需要反應時間超短的LCD, 才能有餘力應付各種狀況。 不會出現畫面延遲的最低標準為何?以每秒24格畫面的電影來說是41ms,以肉眼 感覺順暢的每秒30格畫面來說則為33ms。過去的CRT顯示器,因為電子槍發射電子束到 被激發的螢光粉發光之間幾乎是瞬間,所以反應時間較不構成指標性的規格,大約接 近17ms(畫面每秒60格)。而LCD剛開始的時候就必須克服這些問題,利用高科技將反 應時間降到30ms以內。現在最普通的17吋LCD都至少在16ms的規格,19吋也慢慢出現極 速反應時間的產品,所以無論何種用途皆已綽綽有餘。 對比度 Contrast Ratio 對比度指的是LCD在白色全亮與黑色全暗的情況下所做的亮度比較。對比度愈高, 色彩就愈鮮豔飽和、有層次感,螢幕上所顯示的畫面會更加立體。所以對比度可成為 色彩階層的依據,也可當作螢幕暗部是否會透光的參考。17吋LCD剛開始時,對比度約 介於300:1至500:1,現在最大則有600:1;而如今19吋的對比度更到了700:1。 亮度 由於LCD是藉由背部燈管的發光來顯示畫面,因此亮度值愈高,畫面就愈亮麗;但 是在使用時必須使用環境的光線強弱做調整,並正對比度做適當的配合,才能表現出 最佳的畫質。其單位為cd/㎡,指的是每平方公尺的燭光數,舊型的LCD為250cd/㎡, 目前的標準則有到350、400cd/㎡的高亮度。 可視角度 Viewing Angle 因為LCD是利用液晶旋轉產生不同光線的原理來顯像,所以這也是屬於先天技術所 形成的特殊問題。像傳統的CRT顯示器,其圖像的顯示是透過發光物體磷,光線從這一 層向各個方向發射,只是強弱稍有不同,因此可以從很大的可視範圍來觀看,無論亮 度、色彩都和正視效果相近。不過LCD需要強大的背景光線穿過液晶層來形成圖像,所 以液晶分子的有序排列阻止了光線往其他方向發射。儘管廠商利用許多技術來改變視 角的問題。但目前仍無法根本解決。 可視角度的定全是當你在看螢幕時,能清楚看到畫面內容的各個角度範圍,如果 不是在正面的角度看顯示器畫面,還能像正面看過去一樣清楚,而不會有色偏、黯淡 及模糊等情形的話,那麼此一角度就是在可視角度之內。可視角度當然是愈大愈好, 其計算方式是以螢幕中央向上下左右曲個方向延伸,因此它有水平可視角及垂直可視 角之分,前者是LCD左右兩邊可視角度值的加總,後者則是上下可視角度值的加總。以 前LCD的可視角度,垂直視角只有120度左右;現在則能已經和水平的一樣,都擁有 160到170度。 連接介面 目前較為常見的接題規格,為新型數位DVI(Digital Video Interactive)接頭, 和傳統類比15針腳的D-Sub接頭,規格不差的LCD都會提供這兩種介面。不過使用D-Sub 是將電腦的數位訊號轉成類比,傳到螢幕之後再將類比訊號轉為數位,因此難免會有 傳送上的漏失與干擾。所以在LCD這種數位螢幕上,最好還是用DVI連結為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1.44.197

140.114.219.62 04/08, , 1F
我推這篇 以前有些不懂的都了解了^^
140.114.219.62 04/08, 1F

61.62.68.178 04/08, , 2F
精華區有去過嗎?
61.62.68.178 04/08, 2F

220.141.44.197 04/08, , 3F
精華區去過了啊…不過有很多都看不懂
220.141.44.197 04/08, 3F

220.141.44.197 04/08, , 4F
剛好看到這篇…這篇還算蠻簡單易懂的
220.141.44.197 04/08, 4F

220.141.44.197 04/08, , 5F
所以就發給和我一樣剛接觸LCD的人看啊
220.141.44.197 04/08, 5F

219.68.146.55 04/08, , 6F
這些都是看書一字一句打下來的啊?(佩服)
219.68.146.55 04/08, 6F

220.141.44.197 04/08, , 7F
是的。這是下午一邊看一邊打出來的
220.141.44.197 04/08, 7F

220.141.44.197 04/08, , 8F
不過還好現在打字有比以前快了…^^
220.141.44.197 04/08, 8F

61.62.68.178 04/08, , 9F
我剛約略看了一下,我晚點找有空的時間稍微修
61.62.68.178 04/08, 9F
文章代碼(AID): #12LaV9FW (LCD)
文章代碼(AID): #12LaV9FW (L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