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已證明理專未盡告知義務 只判賠4%合理嗎

看板LAW作者 (friend forever)時間5月前 (2023/11/04 04:10), 5月前編輯推噓5(5023)
留言28則, 3人參與, 5月前最新討論串1/1
想幫朋友請問與銀行理專的投資損失糾紛 (特定資料都模糊帶過以保護隱私) 文長(新手問題很多,也先用自己查的與免費諮詢的當臨時答案,望多交流指教、集思廣 益) 爭議: 1.我方主張: (我方過於信任理專,完全沒看就簽名, 事後錄音證據(投資簽約虧損幾年後): 理專對於我方指責「理專違反我方不買高風險商品意願 ,使我方買下幾乎最高等級的高風險商品,最後導致損失。」,表示瞭解、多次致歉、 多次自願以部分薪資賠償 (我方起疑後錄音自保,之後才首次拿到產品簡略的DM介紹留存, 才發現產品風險等級過高的問題 加這句是看過因為(簽約後)不曾拿到產品介紹留存就勝訴的案例的說法) (評議中心有採信我方錄音證據) 1-1.我方投資損失共 數百萬台幣 1-2. 理專過晚通知贖回(銀行寄信通知,被我方沒留意忽略) 最後理專在銀行寄信通知(標的有問題-信用評等被調降)後,晚三個月才通知我方贖回, 只拿回約1/5 1-2-1 投資損失4/5,只贖回1/5 2.剛收到評議中心結果: (原本查資料用民法第 535、544條及信託法第 22 條) 向評議中心評議損害賠償請求 2-1 採信銀行證據,認為 商品風險等級符合我方填的風險評估評量等級 合約已經過簽名+蓋章了,已堪認我方對合約上說明的風險都了解了,且銀行也已盡風險 揭露義務。 2-2 評議中心採信我方錄音檔證據, 雖然我方前面商品風險已於文合約簽名表示知悉,但如前述(錄音證據)理專確實有前開 未 盡告知義務之情事,難認定專員於招攬商品時已符合KYP程序且毫無疏失 關鍵反轉: 雖然認為理專有未盡說明義務之情事,但認為「理專疏失」與「投資損失」沒有相當因果 關係。 2-3.最後評議結果「按公平合理原則」相對人應補償我方約「總損失的4%」 請問: 3. 3-1.評議中心認為 理專疏失(未充分揭露產品風險)與我方損失,無相當因果關係,合理嗎?其原因為何? 我方暫定看法 3-1-1(我方猜測應是按銀行說法認為投資虧損,主要應歸因於產品標的公司信用被調降 , 使市值下降導致損失,而非理專故意要讓我方損失,且事前無法預測該公司會有問題) 3-1-2(我方認為不合理,因為如果理專如實告知,且配合我方不買高風險產品的意願就 不會買到等級極高的高風險商品,以致後面嚴重損失。) 3-1-3 條例「金融業者未充分揭露風險導致消費者損失,應付損害賠償責任」 按照評議中心採信去年錄音檔認為專員未盡告知義務,應可合理判斷當時多年前簽約購 買 商品(我方)消費者是不知產品效風險而簽名,應該可以使簽名合約不具校力;或是執行 條 例「金融業者未充分揭露風險導致消費者損失,應付損害賠償責任」, 但評議中心最後又判決「理專未盡告知義務」與「投資損失」無相當因果關係?這個判 決 沒清楚說明很難讓人接受 3-2.賠償金額才佔(總損失的4%),請問合理嗎? 若要接受賠償金額,評議中心限期10工作天內寄紙本回信給它。 3-3.如果不同意評議中心的結果,(按過往類似案例)要進一步提告,拿回更合理賠償機 率高嗎? (暫答:查至目前還沒查到類似案例有勝訴的) 3-3-1會建議提告嗎?(按已知類似案件勝率為0的機率...) 3-3-2若建議提告後續所需要費用,大約多少? [暫答:網路查有6-8萬,有(自稱)律師告知評估要準備12-14萬] 4. 我方要主張詐欺成立很難嗎? 我發現如果詐欺成立,我方原本簽約的購買合約就可以撤銷 剛剛查一下 ,我認為我方符合詐欺要件之一 行為人傳遞不實資訊(詐術):扭曲或傳遞不實資訊,包含有告知義務卻不告知事實 但線上(免費)法律諮詢回覆:我方要主張詐欺成立很難(尚未回覆原因) ------------------------- 5. 其他做的功課 花很多時間、看到頭痛,查到目前類似的案例都是一般民眾敗訴,銀行勝訴 線上(免費)法律諮詢回覆:以違反善管人義務、侵權角度目前沒有一般平民打贏銀行的相 關案例 5-1原本有做數次線上免費法律諮詢, (基本是在考證的助手回覆),有人建議提告、有人認為評議中心判決算在合理範圍。 5-2有接到自稱是合格專業律師的電話,看完我的簡述,就直接建議我方提告, 因為他認為提告後可以拿到更合理的賠償金額。 (我本來想有這位(自稱)專業律師背書,應該勝算很高,本來很振奮人心 ,但我自己查案例,還沒有查到一個類似案例有勝訴, 如冷水淋頭又冷靜下來) 先感謝至今熱心的建議與幫忙 有任何問題還請多指教,萬分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41.141.2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AW/M.1699042233.A.A15.htmlliveoutmyway:轉錄至看板 PttLifeLaw 11/04 04:16

11/04 06:58, 5月前 , 1F
這類案件正常律師行情就是10萬元以上 如果是較專精的1
11/04 06:58, 1F

11/04 06:58, 5月前 , 2F
5萬以上一審都合理
11/04 06:58, 2F
謝謝您提供的資訊

11/04 09:01, 5月前 , 3F
首先,你應該要去查一下什麼是金保法的「公平合理原則」
11/04 09:01, 3F
謝謝建議 查了一個資訊較多的網站, 如您所述避免現行法令規定之適用以保障當事人之權益, 意思是上法院如果同樣判決會無法用,這條原則,會連4%都沒有 https://www.lawccw.com/blog/6-1

11/04 09:04, 5月前 , 4F
其次,理專未盡說明義務的法律效果,這點之前的TRF案例可
11/04 09:04, 4F

11/04 09:04, 5月前 , 5F
以參考
11/04 09:04, 5F
感謝您的關鍵資訊,還正在爬文 (有了解情況會再更新)

11/04 09:09, 5月前 , 6F
最後,購買的意思表示只要不是受詐欺或脅迫,銀行跟理專
11/04 09:09, 6F

11/04 09:09, 5月前 , 7F
本來就不能保證獲利,投資損益終究只是反射利益,更何況
11/04 09:09, 7F

11/04 09:09, 5月前 , 8F
,你上法院可沒有公平合理原則適用
11/04 09:09, 8F
如本文點第4點 4. 我方要主張詐欺成立很難嗎? 我發現如果詐欺成立,我方原本簽約的購買合約就可以撤銷 剛剛查一下 ,我(非專業)認為我方符合詐欺要件之一 行為人傳遞不實資訊(詐術):扭曲或傳遞不實資訊,包含有告知義務卻不告知事實 其他法條(如金保法9.10.11) 也有提到未盡告義務, 導致損害須賠償 (但看起來也同樣上述詐欺適用範圍) 重點回應1. 但目前判決讓我方覺得違反正常邏輯, 目前反邏輯判決 看似簽名為主, 錄音黨效力可能只占4% 正常要麼就是金融業者1.有盡告知義務,要麼就是2.沒盡告知義務 (採信)證據1.簽約已證明了解風險 採信證據2 簽約多年後錄音, 證實我方簽約當下不了解風險 (更違反我方不買高風險意願買下高風險產品), 目前只判定理專未盡告知義務 邏輯上 就該判定當初簽約是不了解風險(並簽下合約) 但現在判決賠4%代表 簽名效力96%, 錄音效力4% 同時發生 理專有 96%盡告之義務 又同時 4%沒盡告義務的離奇邏輯 且依比例歸責的 我這樣(非專業)理解正確嗎?

11/04 14:44, 5月前 , 9F
老實跟你說,你已經年滿20歲,你會不知道投資有風險?
11/04 14:44, 9F

11/04 14:44, 5月前 , 10F
銀行已盡告知義務,也是你親自簽名,你自己承認你沒看
11/04 14:44, 10F

11/04 14:44, 5月前 , 11F
合約內容就簽名,投資損失你怪銀行沒告知你風險?難道
11/04 14:44, 11F
感謝您的內心話回應 朋友看法回應重點2 我明白我方有責任 責無旁貸 (大多學識不高的長輩有更相信人品用信任、感覺做決斷、沒耐性、沒專注力看完合約的 問題,我方責無旁貸, 但也應該合理追究理專反過來利用這點造成權益損失責任,

11/04 14:45, 5月前 , 12F
你的簽名不用負責?公平合理原則,老實說就是出出來告
11/04 14:45, 12F

11/04 14:45, 5月前 , 13F
訴銀行即使你對,但投資人一直吵,你多少補償一點的措
11/04 14:45, 13F

11/04 14:45, 5月前 , 14F
施,這就是為什麼判4%補償的原因,成年人請為自己簽名
11/04 14:45, 14F

11/04 14:45, 5月前 , 15F
負責,不要一句我信任所以我沒看契約內容就要對方負責
11/04 14:45, 15F

11/04 14:45, 5月前 , 16F
你的損失
11/04 14:45, 16F
目前也想知道已證明理專未盡告知義務,與我方沒看就簽約、 沒留意通知信件的責任比例,最後只補償4%合理嗎? 但您(應該)是認為4%合理 如本文第4點我方(非專業)也認為有符合詐欺要件之一, 要承擔簽名責任沒錯, 但現階段判決好像就是如上回復重點一 (我方非專業解讀) 但現在(反邏輯)判決賠4%代表 簽名效力96%, 錄音(反證)效力4% 同時發生 理專有 96%盡告之義務 又同時 4%沒盡告義務的離奇邏輯 且依此比例歸責的 ※ 編輯: liveoutmyway (116.241.141.228 臺灣), 11/04/2023 17:57:58

11/04 16:40, 5月前 , 17F
你可以跟那個律師說,你沒有錢,讓他抽後酬,你就知道勝率
11/04 16:40, 17F

11/04 16:40, 5月前 , 18F
11/04 16:40, 18F
我真的沒想到這點 (真的看到多方面建議才知道, 我方能力有限有很多不足) 感謝您的建議, 我去與他談談可行性 ※ 編輯: liveoutmyway (116.241.141.228 臺灣), 11/04/2023 18:09:03

11/04 18:40, 5月前 , 19F
這種官司你要找專業的,要從合約及法條中找對你有利的可不
11/04 18:40, 19F

11/04 18:40, 5月前 , 20F
是件簡單的事,這種資訊不是可以免費獲取的
11/04 18:40, 20F
感謝建議, 如果免費給予大致方向都是勝算不高 要付費再找到

11/04 19:23, 5月前 , 21F
詐欺是最不可能的
11/04 19:23, 21F
感謝指正

11/04 19:24, 5月前 , 22F
然後你對評議的解析是錯的
11/04 19:24, 22F
謝謝指正 重點4 我(非專業)修正總結我對目前評議的解析 可能的解答(還是我一開始猜測的原因) 目前評議結果: 4-1. 多數人的回應意見 儘管事後錄音證實被騙而簽約,但只要知道簽的是投資合約,只要簽了,虧錢就要認,因 為是投資風險自負 4-2. 4-2-1但(我猜)評議中心判定的投資虧損主因是像天災人禍不可抗力,不可預期的 主要採信是銀行給出虧損原因是該投資商品後來才被發現“業務、營運、前景陳述不實” 這種類似財報作假的無可事先預知 因為(我隨便估)買高風險商品頂多虧2-3成,我方虧到8成就是超出預料,已經超出正常高 風險商品合理虧損範圍,和被騙買高風險產品無關了, 4-2-2但如果虧2-3成去上訴, 還是會可以用「投資的損失,就像賭博,事先無可預料」去解釋,而無法求償 4-2-3 只要無法證明專員有造成損失的故意 (如:明知會虧還騙人買), 只要明面上的商品不管風險等級, 只要審核通過、過去歷史、預期未來會賺錢的商品,只要賣出去了,消費者買了都是盈虧 自負 (只要無法抓到是非法手段,甚至現在證實理專未盡告知義務,也是無法求償) -- 4-3.然而 以上評議結果的邏輯、判決慣例,讓以下法條完全無法實踐 (如金保法9.10.11) 也有提到金融業者未盡告知義務, 導致損害須賠償 (原申請評議用民法第 535、544條及信託法第 22 條) 以這種幾種法條和角度 以目前評議結果、查到案例、免費諮詢的回應來看,尚未有平民對銀行勝訴案例。 如果評議中心判決合理且符合慣例, 是不是可以說(金保法9.10.11)形同虛設,沒有實際執行的可能? (按照已知案例勝率為零,應該是吧)

11/04 20:04, 5月前 , 23F
刑事詐欺的要件不是你解釋的那麼簡單,如果投資失敗就
11/04 20:04, 23F

11/04 20:04, 5月前 , 24F
怪罪對方未傳遞正確訊息就是詐欺,那契約簽假的?
11/04 20:04, 24F
感謝 您和Z大 指正 我從重看一次該法條詳細介紹 刑事詐欺有五個要件都要滿足,且有貫穿的因果關係才成立(我方頂多滿足一項,並不能 用) -- ※ 編輯: liveoutmyway (116.241.141.228 臺灣), 11/05/2023 02:23:53

11/06 09:53, 5月前 , 25F
看起來似乎是欠缺相當因果關係,無需負賠償責任,但是基於公
11/06 09:53, 25F

11/06 09:53, 5月前 , 26F
平合理原則仍賠給你4%。看你敘述的內容應該是這樣理解
11/06 09:53, 26F
謝謝回應及幫忙總結、簡述 我簡述就是查無不法(銀行、理專都合法),沒法用法律求償,但法外補償4% 問評議中心(非法律專業)看法 目前法律無法求償 但"可能"看銀行、理專行為過於誇張 (一般就直接判法律無法求償不會再補償) 但這次竟少見採用錄音作為我方有力證據 最後用法外補償4%

11/06 15:48, 5月前 , 27F
嗯,我推文被刪了
11/06 15:48, 27F
我意識中沒有要刪除任何人的推文 有無有可能我昨天花很長時間編輯文章時 系統剛好吃掉您在同時間內的推文? 但萬一我真的無意識刪到您的推文,我在此向您致歉 非常抱歉(我這邊有辦法挽救嗎?

11/06 15:51, 5月前 , 28F
不去google公平合理原則,然後鬼扯淡一堆
11/06 15:51, 28F
有google瞭解公平合理原則 查完瞭解簡述現在公平合理原則補償,是法律之外,用類似心證去補償4% 上法院這補償是沒有的。 -- 之前鬼扯是對評議結果(非專業)自我解讀 但在多方免費律師諮詢,理解後的解讀: 我方投資損失主要因果關係 (主要損失責任)在於合約已簽名即表示瞭解產品及所涉風險,之後盈虧自負 儘管錄音證明銀行、理專有未盡告知義務,也不影響大局(法律無責任,無法用法律求償 ) ---- (剛剛打很久斷線、但看在還有好心版友願意關心回覆,還是含淚重發QQ ) 再次感謝目前以來的建議及看法、幫忙。 ※ 編輯: liveoutmyway (116.241.141.228 臺灣), 11/06/2023 21:04:26 以分享角度,給後來者、可能有需要的人,僅供參考 文末補充目前免費律師諮詢後,最樂觀的看法 律師說 以下我(非專業)找的這個角度,是有(勝訴)機會 - 我方 事後錄音證據(評議中心採信,也已證明當初簽約時理專未盡告知義務),是否可 以推翻當初誤信理專沒看就簽的合約, 因此以[金融消費者保護法--9條1項 10條11條]以金融業者(銀行)未說明產品及涉及風 險(未盡說明義務),導致(消費者)損害須賠償,主張求償嗎? (以上是我唯一找到的機會,其他角度基本都是無勝訴機率,同樣僅供參考) 謝謝大家 ※ 編輯: liveoutmyway (116.241.141.228 臺灣), 11/06/2023 21:23:35

11/06 23:37, 5月前 , 29F
發行機構跟銀行有義務義務定期寄送對帳單跟績效給消費者
11/06 23:37, 29F

11/06 23:37, 5月前 , 30F
,這與業務員跟理專並無關係;既然對帳單達到你指定處所
11/06 23:37, 30F

11/06 23:37, 5月前 , 31F
或電子信箱,你如何證明締約前業務員的說明義務瑕疵與投
11/06 23:37, 31F

11/06 23:37, 5月前 , 32F
資損失有因果關係?
11/06 23:37, 32F
謝謝您的回應 您問的比較簡略,但為了回答您可能涵蓋的範圍而寫的比較多 您提到寄信通知的部分,目前來看無法追究銀行的責任(責任應該在我方沒注意信件) 銀行有留副本證明有寄平信甚至掛號信, (我方"長輩"看了副本去找信的正本 說沒看到、沒注意,甚至根本找不到) (長輩想究責 理專個人晚銀行3個月通知我方,此時過晚贖回才損失4/5 但這點法律應該也無法追究他個人職業操守的疏失), 因為銀行已寄信,已盡通知義務) -- 目前我方能作為證據的只有簽約後的事後錄音檔 而評議結果也採信錄音並以此認定銀行有未盡說明(主要指未說明產品風險)義務之情事 因此以[金融消費者保護法--9條1項 10條11條]以金融業者(銀行)未說明產品及涉及風 險(未盡說明義務),導致(消費者)損害須賠償,主張求償 -- 但你要用正常邏輯說 都有每個月寄信通知我方,有時刻注意就不會損失巨大 那理專當初簽約[沒有說明產品風險],跟[消費者投資損失]有何關聯? 我方認為關聯 1.錄音證據:我方指責理專[當初就說不要買有風險的商品],理專對此表示知道, 並多次道歉、多次願意以部分薪資賠償 2.我方過去因信任,完全照理專指示寫風險評量, 但事後發現未經我方同意被多次調高風險等級,買很很多高風險商品(到虧損這次才被發 現) (只有其它年份證據,被評議中心認為儘管行為不當, 但無法證明買爭議商品當年也有不當行為而不被採信) 還買到高風險產品,還慘賠。 所以如果理專有告知風險,符合銷售流程,就不會買到此爭議商品導致嚴重損失 -- ※ 編輯: liveoutmyway (116.241.141.228 臺灣), 11/07/2023 02:47:45

11/07 01:49, 5月前 , 33F
一點建議啦,寫文章不要用這麼多括號,實在是很影響閱讀,尤
11/07 01:49, 33F

11/07 01:49, 5月前 , 34F
其是正式法律文件的,更別這麼做。
11/07 01:49, 34F
謝謝您的提醒、建議,我會再多自我警惕 反省審視一遍;括號代表補充,確實在述事文章會影響語句通順流暢, 因為事情說到一半 斷在補充,後面再接下去,思緒和正在架構的故事也戛然而止

11/07 01:50, 5月前 , 35F
條文中,所謂的「導致」就是指相當因果,你根本問題在於無法
11/07 01:50, 35F

11/07 01:51, 5月前 , 36F
證明相當因果存在。
11/07 01:51, 36F
感謝您用「導致」=因果關係,淺顯易懂的說明 上面更新有回Z大,我方認為未盡風險告知義務,和我方損失的因果關係 但我非專業認知的"導致",和法律的"導致"有差異這麼大嗎? 1. e.g.新聞案例 我看了很多"連動債"的新聞 消費者聽信理專說連動債"保本",最後賠掉, 後來也以"未盡說明義務"上訴求償成功的案例 而此案例理專[未盡告知義務] 和 新聞連動債消費者[投資損失] 因果關係 邏輯成立, 請問那我的案件也是理專說產品非高風險,最後卻買到高風險更意外慘賠, 這不是也是一樣的因果關係嗎? 多數人及評議中心認為我方狀況 [理專未盡風險說明義務]和[我方損失]無因果關係 能否有人能指正一下,我方案例和連動債的新聞勝訴案例有何本質區別? 導致新聞案例求償成功,但我方 卻是無相當之因果關係? 2. 我查 連動債相關資料、論文; 簽名免責說與實質審查說 多數連動債敗訴 法院採以簽名免責說: 簽名了代表已了解風險, 少數連動債勝訴案例 採實質審查說 勝訴案例雖然簽名,但合約上沒詳細說明風險、或中英夾則文字緊密排列難在短時間閱讀 其他新聞提出類似實質審查說 的可能方式 簽名了要再用理專"未盡告知義務"求償,很難,除非簽約當時有錄音、錄影 3.如果我方要勝訴的可能機會,只能採新聞提到這種實質審查說用我方的事後錄音檔 主張理專"未盡告知義務"求償 ※ 編輯: liveoutmyway (116.241.141.228 臺灣), 11/07/2023 03:43:45

11/07 07:53, 5月前 , 37F
既然你也承認對帳單有達到指定處所,為何理專還要負擔通
11/07 07:53, 37F

11/07 07:53, 5月前 , 38F
知義務?
11/07 07:53, 38F
謝謝回覆 1.同樣問題,我認為無法回的比上次更完善 所以我認為我倆雙方溝通應有用字、邏輯的誤解須先釐清 2.可直接參考上一次給您的回覆較完整詳盡, 以下我用簡述再述一次 2-1你提的點,無法有相當因果關係 但以下為免費律師諮詢結果, 律師回覆:我方已簽名要付較大責任 ,用但用以下2-2這角度有勝訴機會 我因此認為就有相當之因果關係 2-2錄音證據重點:我方不買有風險商品,理專說沒風險最後卻發現我方買下高風險商品 。 以評議中心採信錄音證據認定的銀行/理專未告知“風險”義務的疏失,以金保法9.10.11 提及"未盡風險告知義務導致損害須賠償”,以此主張究責。

11/07 08:09, 5月前 , 39F
如果想知道針對「導致」的解釋,你和法律實務的差異,那你可
11/07 08:09, 39F

11/07 08:09, 5月前 , 40F
以提訴訟,我想法官會在判決理由中交代清楚
11/07 08:09, 40F
謝謝建議 我也希望我可以富有到可以隨性、任性,光為了求解去上訴XD ※ 編輯: liveoutmyway (116.241.141.228 臺灣), 11/08/2023 04:31:54 ※ 編輯: liveoutmyway (116.241.141.228 臺灣), 11/08/2023 05:05:00

11/08 06:47, 5月前 , 41F
你自己在轉圈圈,就問你業務員通知的責任依據為何,法令
11/08 06:47, 41F

11/08 06:47, 5月前 , 42F
規定還是契約約定,如果都沒有,他為什麼要賠償?
11/08 06:47, 42F
謝謝您願意交流、探討 我認為我沒轉圈,若有還請指正 我兩次回應都說您提的這點,查無不法,無法求償

11/08 06:49, 5月前 , 43F
如果是未告知風險致生損害,評議怎會用公平合理原則,怎
11/08 06:49, 43F

11/08 06:49, 5月前 , 44F
麼只做出要賠償4%?
11/08 06:49, 44F
這也是目前我認為可以討論、有勝訴機會的只有“未告知風險”這點 問過免費律師諮詢後的自己的看法,僅供參考 1. 如果評議結果合理 1-1主要損失責任在於我方,因為合約已簽名即表示已知商品風險 1-2 法律上銀行需負擔的損失責任:無 儘管評議中心採信錄音,以此證實銀行未盡風險告知義務, 但因為已簽名即表示瞭解風險,就算銀行沒告知風險也已無關大局, 故查無不法,無法以法律為依據求償, 最後僅以法律外的公平合理原則,“補償“4% 2. 但要自我認定評議結果不合理,要推翻評議結果 律師說:我提供的看法,以金保法9.10.11“未告知風險導致損失須賠償”這點上訴,律 師他僅表示“有勝訴機會” 3. 我方認為, 評議結果為一次免費訴訟結果,且採用上述1.的判決認定結果,也代表已敗訴一次, 如果要用2.點的看法去實際上訴,照律師保守說法也就僅表示“有勝訴機會” 結論 整體評估實際上訴風險較大,敗訴機會較高,但從完全無機會,變成至少有機會, 至少留給給類似案例的後來者一點希望。 謝謝您 ※ 編輯: liveoutmyway (116.241.141.228 臺灣), 11/08/2023 17:00:40 ※ 編輯: liveoutmyway (116.241.141.228 臺灣), 11/08/2023 17:13:59

11/08 21:38, 5月前 , 45F
你寫那麼多你覺得的論點,不如你直接提告
11/08 21:38, 45F
謝謝建議 明知敗多勝少,硬是要爭口氣提告 我也希望我可以富有到可以這樣隨性、任性。 XD ※ 編輯: liveoutmyway (116.241.141.228 臺灣), 11/09/2023 01:40:32

11/09 06:06, 5月前 , 46F
你應該把諮詢律師說的「有勝訴機會」當成救命稻草,緊緊
11/09 06:06, 46F

11/09 06:06, 5月前 , 47F
抓著不放
11/09 06:06, 47F
謝謝您的建議 但評議結果已算免費的訴訟結果 要再上訴翻盤,自我評估,敗多勝少, 就是要用敗訴很正常、也無所謂的心態,在敗訴中去賭勝機,贏了當中獎。 這樣任性的前提是錢多到可以無視敗訴的成本,去賭一把勝訴的中獎機會 XD

11/09 06:08, 5月前 , 48F
但還是要提醒你,法令或契約有約定業務員的通知義務,甚
11/09 06:08, 48F

11/09 06:08, 5月前 , 49F
至此業務員通知屬於從給付或附隨義務?
11/09 06:08, 49F

11/09 06:08, 5月前 , 50F
如果答案是否定,那 業務員意義是?
11/09 06:08, 50F

11/09 06:09, 5月前 , 51F
漏字: 業務員意義是?
11/09 06:09, 51F
重看幾次沒發現有漏字 謝謝您的提醒, 不過我方早已在申請評議時,已將所有銀行、理專的疏失盡最大可能性的盡量提出 也已包含您提醒的「業務員/理專在銀行紙本信件寄送後,理專還要再晚三個月才通知我 方」的疏失 但評議結果,對於「理專晚通知我方」沒有以疏失提及做任何究責,甚至根本沒有以疏失 提及。 所以我認為要以「理專未盡通知義務」求償,應該比「理專盡未告知風險義務」的難度要 高非常多 ※ 編輯: liveoutmyway (116.241.141.228 臺灣), 11/09/2023 18:50:24

11/10 04:47, 5月前 , 52F
因為業務員只有締約前的說明義務,契約成立後的通知是銀
11/10 04:47, 52F

11/10 04:47, 5月前 , 53F
行或發行機構的事,所以你說「理專晚三個月通知」,根本
11/10 04:47, 53F

11/10 04:47, 5月前 , 54F
不是義務違反或者侵權行為,而你的投資損失,也就跟理專
11/10 04:47, 54F

11/10 04:47, 5月前 , 55F
怠於通知沒有因果關係
11/10 04:47, 55F

11/10 05:03, 5月前 , 56F
其實你應該著重在依金保法第10條授權制定的「金融服務業
11/10 05:03, 56F

11/10 05:03, 5月前 , 57F
提供金融商品或服務前說明契約重要內容及揭露風險辦法」
11/10 05:03, 57F

11/10 05:03, 5月前 , 58F
,其中第6條揭露範圍、第9條1項存留的說明揭露事項,如果
11/10 05:03, 58F

11/10 05:03, 5月前 , 59F
是高風險商品,則要求機構提供錄音錄影檔案,用以釐清未
11/10 05:03, 59F

11/10 05:03, 5月前 , 60F
說明項目的重要性
11/10 05:03, 60F
文章代碼(AID): #1bHLEveL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