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車禍過失傷害請教

看板LAW作者 (Chai)時間4年前 (2019/07/30 08:54), 4年前編輯推噓2(2011)
留言13則, 4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一、車禍發生日期:108/02/25 二、當下雙方是否有人受傷,有無驗傷: 我方機車:左手腕扭傷、左膝擦挫傷(有驗傷) 對方機車:鼻骨裂、腳腕扭傷(有驗傷、對方自述,診斷書我沒看到) 三、當下是否有報警、做筆錄、現場是否被破壞: 當下有報警,當場製作筆錄,現場並沒有被破壞。 四、雙方是否有保險、有無聯絡保險公司: 我方:強制責任險,有聯絡保險公司。 對方:強制責任險,無聯絡保險公司。 雙方均無第三責任險 五、事實經過: 事發經過# 行駛T字無號字路口,我行駛於機車道對方突然出現我車道上急停,導致我反應不及撞上 。(對方路口有畫「停」字標誌) https://imgur.com/ilBkRpI
初判表# 我方:行至無號誌之交岔路口,未依規定減速慢行肇事致人受傷。 對方:行至無號誌之交岔路口,不依標線「停」字指示行駛肇事致人受傷。 受傷部分&車損# 目前醫藥費部分不多,機車車損報價約2萬3(前叉歪掉導致車損金額較高)。 六、問題: 事發&事後# 事發當下對方告知是為了閃避對向轉彎車導致她急停於我車道 事後請對方與我一同至車廠看車子狀況準備維修 被對方拒絕,告知肇責未釐清,為何要看車 事後車子我因上下班需求先行維修,繳清費用後再聯繫對方也是無解,表示肇責未釐清 後續我方聲請調解,對方母親出席,不看初判表 提出和解方式為[我方賠償對方一萬五,對方不負擔我這邊任何費用] 我方無法接受,故調解失敗 並且對方告知會向我提出刑事過失傷害 並再我強制險出險後傳了下列訊息給我 https://imgur.com/a/rPmAXf1 考慮的做法# 目前已互告過失傷害,且已收到偵查庭傳票 想請問各位先進在此狀況下我能怎麼做呢 調解過程中因對方情緒控管問題,當下調解委員是將我們各自分開 對方任何文件(包含診斷書、薪資證明...)文件我都沒看到 猶如對方簡訊中提到她薪資一周約我半月薪(實際狀況未知) 1.申請薪資損害時,是否能請她提供相關勞保or所得稅證明呢? 2.已收到偵查庭傳票,請問當下我應如何答辯呢? 3.就路權來說,是否我路權較大呢 以上麻煩大家,第一次遇到這個狀況 實在摸不著頭緒,再麻煩各位給予建議與指教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21.81.20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AW/M.1564448097.A.3D8.html

07/30 09:02, 4年前 , 1F
1.可 民事庭 求償要提出證明 2.問啥就說實話 3.做車鑑
07/30 09:02, 1F

07/30 09:04, 4年前 , 2F
調解就是各說各話 看誰大聲誰怕麻煩 初判就是參考用..
07/30 09:04, 2F

07/30 09:07, 4年前 , 3F
車損會有折舊 家人車禍我覺得互有過失結果對方咬死初判無責.
07/30 09:07, 3F

07/30 09:09, 4年前 , 4F
被要了2萬修車 家人怕事就賠錢了事 傷勢雙方都不嚴重..
07/30 09:09, 4F
好的,謝謝Z大

07/30 12:35, 4年前 , 5F
互相傷害吧,無號誌雙方均有肇事責任,他有"停"的強制
07/30 12:35, 5F

07/30 12:35, 4年前 , 6F
所以比例是你3他7
07/30 12:35, 6F
調解委員也是這樣說,但對方不認同不接受 唉唉 ※ 編輯: woo1916 (114.47.26.128 臺灣), 07/30/2019 18:25:00 ※ 編輯: woo1916 (1.174.56.243 臺灣), 07/31/2019 18:17:18

07/31 20:03, 4年前 , 7F
互告就是雙輸
07/31 20:03, 7F

07/31 20:04, 4年前 , 8F
誰輸得少一點而已
07/31 20:04, 8F

08/14 15:58, 4年前 , 9F
基本上互告即雙輸,雙方都有受傷均提刑事訴訟的話
08/14 15:58, 9F

08/14 15:58, 4年前 , 10F
又無和解,兩方都可能會被判過失傷害罪成立
08/14 15:58, 10F

08/14 16:02, 4年前 , 11F
就那張事故現場圖判斷你的路權應該是比較大
08/14 16:02, 11F

08/14 16:02, 4年前 , 12F
但無論大不大,在仍負有過失責任的前提下即使只有3成
08/14 16:02, 12F

08/14 16:02, 4年前 , 13F
過失傷害罪仍會成立的喔! 即所謂雙輸
08/14 16:02, 13F
文章代碼(AID): #1TFvLXFO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