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 我對三國志12的總結

看板Koei作者 (慢)時間12年前 (2012/04/26 15:13), 編輯推噓24(24017)
留言41則, 2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跑了許多劇本 最後英雄集結用劉備破關一次 談談自己的想法 以及多數版友們討論的點 首先我對四維的設定很滿意 前幾代設定均是武力關係到部隊戰鬥力 統率頂多影響部隊防禦力 這並不合理 我相信現實中 曹操帶領的軍隊 其攻擊力絕對強過典韋這等莽夫帶的軍隊 12代設計成 統率決定部隊戰鬥力(攻擊 防禦 破壞) 統率大於90 戰鬥開始還機動力上升 大於100 部隊還有"底力"特性 變得很難擊潰 而武力則改為決定特殊攻擊的威力(奮迅 突擊 猛射) 武力大於90 發動特殊攻擊兩次中有一次為二連擊 大於100 發動特殊攻擊必為二連擊 說真的 這樣設定我非常喜愛 因為較為合理!! 以往有數代智力的高低決定性不甚顯著(當然11代中一些和智力掛勾的技能例外) 12代智力吃很重 (軍師和鬼謀這兩技能也非常重要) 智力影響buff的持續時間和視野 智力大於90 戰鬥開始時附帶視野提昇 大於100 發動戰法時送你一個無形采配點 而政治就不用說了 特別的是大於90 會有提昇名聲的祭典事件發生 四維變得比以往更符合實際狀況 再來談談版友痛批的"綁兵種"設定 是的 我也覺得很不合理 但誰叫12代是移植三國志大戰 馬騰戰法就"騎軍神速"啊 他當然帶騎兵最合理 即使讓玩家自己選 衝著這技能我也是讓他帶騎兵 張郃戰法就"槍軍堅守" 無形中他就註定是槍兵的命 無論綁不綁死 三國志一直都有follow"南船北馬"的潛規則 每一代都有它刻意突顯優勢的設計 像5代 東吳一堆會水陣 水計 水神的 11代則是用兵種適性優劣來突顯 這代用綁兵種來符合"南船北馬"的規則(東吳沒幾支騎兵) 老實說很差勁 我覺得應該有更好的巧思 但是開發人員不夠努力 三君主 三軍師的無比強大 算是這代的創新 很多版友看到"千里行" "萬人敵" 就說一直放就贏了 事實上采配並不好集 集滿也不過20點 但部隊卻有6隊 所以加全軍的buff才是最好的戰法 像我一路玩到破關 最常放的戰法是八陣之法和全軍猛攻 千里行放一次要6點 雖然效果很威 但是一支部隊左右不了20萬大軍間的交戰 所以三君主和三軍師的戰法是最強的 說到戰法 12代雖然有搭配變化 較之11代各有千秋 但由於戰法偏少 所以耐玩度就輸了個馬鼻 神火計+連環之計 人中之呂布+武力低下 整個就是爽到爆炸 弓軍強射+破壞低下+總猛射 如果還有空城之策的加持的話 任天下英雄都要被你射爆在城門下 由於戰法設定 以往不上戰場的文官 也都發揮了他們的價值 (我都靠弓兵文官守城) 再和技能結合下的話 學會神速 鬼謀 擁有單騎驅的趙子龍 堪稱三國第一斥侯 但是戰法真的過少 雖然我現在還沒膩 但應該不會玩得像11代那麼久 最後說說遊戲歷程感受 由於我破關是從英雄集結的劉備開始玩 一開始只有一城 打仗常要防被偷襲(電腦最愛:絕道之策) 因此常常戰戰兢兢 東防西防 等到後期 勢力壯大 開發好絕道之策和無策之策 無論是魏武曹操 還是人中呂布 即使他們擁有2.30萬大軍 倒真的像版友說的 照樣被我"碾過去" 這也寫實 草創時期 一切維艱 強盛時期 一切強姦 還有兵越打越多(收敵人的) 雖然也挺真實 就像曹操打完袁紹 兵馬爆增一樣 但是就失去遊戲性 也許這能說明為什麼這代城市這麼少 初期難 首尾難兼顧 後期簡單 讓你早點破關 然後12代雖然雜魚也能出頭天 但是弱小勢力依舊回天乏術@@ 結論: 真要給分數的話 我最多只能給到70 雖然開發小組多了一些讓我眼睛一亮的創新 我也玩得算開心 但是真的過於懶惰 (我覺得這遊戲遠遠不會讓我玩得跟11代一樣久) 以一個經典系列來說 這種成績真的不是太好看 "史上最惡三國志"之名 雖不中 亦不遠矣 (我心目中的最後一名永遠是七代) 如果再作得精細點 完成度再高些 (單挑砍掉重作 內政重新規劃 新增舌戰) 或許這代還是有機會成為經典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2.75.205

04/26 15:18, , 1F
武力重複了 第二次打錯應該是智力
04/26 15:18, 1F
※ 編輯: yanbacker1 來自: 111.252.75.205 (04/26 15:20)

04/26 15:21, , 2F
多謝指正 複製貼上忘了改><
04/26 15:21, 2F

04/26 15:21, , 3F
破壞是用武力決定
04/26 15:21, 3F

04/26 15:23, , 4F
單挑真的很爛 這機制還是有舌戰的那一代最經典
04/26 15:23, 4F

04/26 15:24, , 5F
光榮的單數開發組跟雙數開發組是怎樣 有內規不準互抄嗎
04/26 15:24, 5F

04/26 15:31, , 6F
七代我倒是覺得不錯xd
04/26 15:31, 6F

04/26 15:33, , 7F
統帥信長不是很早就是了@@?
04/26 15:33, 7F

04/26 15:36, , 8F
七代最爛+1,但12更爛= =
04/26 15:36, 8F

04/26 15:42, , 9F
推一下 這篇中肯,這代細節作的不夠
04/26 15:42, 9F

04/26 15:42, , 10F
推草創時期vs強盛時期那句~
04/26 15:42, 10F

04/26 15:49, , 11F
阿 忘了先說 KOEI我只玩三國系列 日本戰國沒碰過><
04/26 15:49, 11F

04/26 15:54, , 12F
所以弱小勢力目前沒人能逆天成功過嗎
04/26 15:54, 12F

04/26 15:59, , 13F
我覺得還是技能問題比較嚴重 其他都還好
04/26 15:59, 13F

04/26 15:59, , 14F
抄三國志大戰 要抄就抄大一點阿....
04/26 15:59, 14F

04/26 16:11, , 15F
11代真得不錯
04/26 16:11, 15F

04/26 16:33, , 16F
推一下 這篇寫得不錯
04/26 16:33, 16F

04/26 16:54, , 17F
推這篇~ 再加強單挑 & 內政就更棒了
04/26 16:54, 17F

04/26 17:02, , 18F
12代有點難護航 真的還不如複製革新或天道的系統...
04/26 17:02, 18F

04/26 17:10, , 19F
趙雲戰法真的跑很快
04/26 17:10, 19F

04/26 17:11, , 20F
子龍提槍出陣大喝一聲"我去偷拆" 數秒內就在敵人本陣旁
04/26 17:11, 20F

04/26 17:12, , 21F
我常常子龍提槍出陣大喝"我去偷點" 不小心被一堆敵人圍毆...
04/26 17:12, 21F

04/26 17:14, , 22F
要一直繞圈圈 有時候就這樣一直盧到時間到
04/26 17:14, 22F

04/26 17:46, , 23F
電腦愛補刀 弱小勢力打第二城時被補刀就可以重開了
04/26 17:46, 23F

04/26 17:49, , 24F
推一個..但是我還是玩得很開心...期待PK能修正一些細節
04/26 17:49, 24F

04/26 17:51, , 25F
AI還有個缺點 他只判斷你城池兵量不會管你城內是公仔還
04/26 17:51, 25F

04/26 17:51, , 26F
雜魚 20萬雜魚一堆的城AI不打 但是會打10萬兵的明星隊
04/26 17:51, 26F

04/26 17:51, , 27F
無形中樂趣減低不少..
04/26 17:51, 27F

04/26 18:11, , 28F
寫的好
04/26 18:11, 28F

04/26 20:12, , 29F
寫得很中肯 這代的戰術變化太少了 遠不及11代
04/26 20:12, 29F

04/26 20:34, , 30F
看到討厭7代就知道你討厭RPG玩法,我覺得7代很創新 XD
04/26 20:34, 30F

04/26 20:49, , 31F
7代低能的地方太多了 像是那個打到睡著得攻城戰.....
04/26 20:49, 31F

04/26 20:50, , 32F
另外練功也練的太歡樂 劉禪要練成神人太容易
04/26 20:50, 32F

04/26 21:21, , 33F
我喜歡8代 10代也不差 但是7代真的讓我很無言...
04/26 21:21, 33F

04/26 21:21, , 34F
推推
04/26 21:21, 34F

04/26 21:22, , 35F
期待威力加強
04/26 21:22, 35F

04/26 21:24, , 36F
7 8 10不是不好啦 就個人偏好 不愛就不愛 愛就愛很大
04/26 21:24, 36F

04/26 23:10, , 37F
好像6代以後就是這樣 6代首開風氣吧
04/26 23:10, 37F

04/27 01:41, , 38F
友情推(剛好看到 @@)
04/27 01:41, 38F

04/27 02:33, , 39F
我超愛八代,十代不喜歡十一代最討厭
04/27 02:33, 39F

05/01 11:12, , 40F
6代也是統率決定攻擊力阿
05/01 11:12, 40F

10/24 10:51, , 41F
6帶統率是決定防禦力 武力才是攻擊
10/24 10:51, 41F
文章代碼(AID): #1FcFMTGp (Koei)
文章代碼(AID): #1FcFMTGp (Ko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