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泰哥怎麼了?

看板Kings作者 (Nakajima)時間18年前 (2006/04/01 09:4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 引述《pursuistmi (hoc opus, hic labor est)》之銘言: : ※ 引述《eddienakajim (Nakajima)》之銘言: : : 這個跟當初國王交易他來的目的不大符合 : : 如果不硬往裡面打,就沒有交易Peja的必要了 : : 國王要他來是要他的防守與禁區攪和能力,外線就不是主要重點了@@ : 能裡能外才是重點...國王在緊要關頭需要他打裡面,但平常傳導他也要負擔外線進攻, : 看連勝中的那幾場就很明顯,他的角色外線的比重會比打內線來的多,原因是他也 : 等於要負責導球了,KT跟他比起來還比較常打內線 這個部份,就交給教練與總管去傷腦筋了 當初設定阿泰在國王的定位與功用只有他們知道 我們在這邊說了一堆也不見得對 搞不好是要阿泰來做板凳暴徒的→開玩笑,別介意 : : 這個就不一定囉 : : 從之前的C-Weeb與老狄在高位持球,其他球員跑動,持球者伺機傳球、投球、切入 : : 到現在大米在罰球線附近持球,伺機投籃或傳球(切入就...) : : 這樣的禁區應該還算空曠 : 並不覺得按照ARTEST要多打內線的想法禁區會比較空曠..看到比較多是KT或ARTEST任 : 一隻在裡面,另外一隻大隻的同邊跑動準備投中距離... 剛剛去挖了一下對湖人贏球的影片 先撇掉SAR在場上,因為他常會站在禁區附近要球,很少高位持球 如果是由大米發動,大米多會在罰球圈附近持球,接著有人幫BB單擋繞出來 大米伺機投球或傳給BB 如果是要放給阿泰單吃,則是四個人全部集中到一邊,阿泰由三分線持球起攻切入單吃 由其他人持球大多是要用大米與BB做搭配打掉 其實以國王的進攻戰術而言,大多是是以外為投射為主 現在的陣容,主打禁區的應該只有SAR,其他人外線都有一定的實力(SAR應該也有啦^^) : : 不過阿泰最近會有腦充血的情況 : : 這就要看矮豆人的智慧了,是要讓阿泰在場上繼續試到打開,還是要讓阿泰下來冷靜 : : 這些球員不完全是因為打法的問題才離開 : : OSTERTAG→上場時間少,作用不明,上來幾乎沒作用@@ : : POLLARD→印象中是被交易出去,不過他應該是上場時間最多的 : : SKINNER→被交易出去 : : CLARK→這個不知 : : WILLIAMSON→這個當初是因為要把Peja由板凳暴徒扶正為先發,才讓他走人 : : Wallace→因當初山貓的擴張選秀,不在國王的8人保護名單中,才被山貓選走 : 1.國王禁區本來就不是重點,試想當WEBBER跟DIVAC其中一隻拉到外面來, : 要負責在關鍵時候單打的有幾隻?一隻。裡面幾個兩隻大隻的一包就死了... : 國王沒有歐尼爾能夠遇到包夾還跟吃豆腐一樣。總之,ARTEST的功能除了 : 適時的內線進攻之外,主要提供外線火力。國王真的很少打內線,現在尤其是, : 而且打法也多半不是一對一POST UP,因為對上別人禁區球員,除了MILLER還比較高, : 其他都起碼矮個兩吋,就算是ARTEST很壯,6-7身高打籃下吃虧還是吃虧,這樣本來 : 就很難打。可是以外線為主的話,ARTEST的功能就可以發揮的更徹底,因為他 : 在外面有比在裡面大很多的空間,能切能投必要的時候轉過來硬上,磨久了被包夾 : 還能分球。所以我不覺得ARTEST應該多打裡面。他是應該在外線投不開的時候打裡面, : 但在當國王手感並沒有特別糟的時候,他在持球的狀態下不進去禁區攪和的功能 : 反而更多。而出手了以後進去搶籃板當然又是另外一件事情。 以現在而言,我們的陣容有點奇怪 最高的大米站在外面,不管有沒有持球都會迫使對手的中鋒也要拉出來 此時禁區相形之下就空了許多了 當有人切入時,對方中鋒如果進去協防,大米就有空檔了 當然也不是要讓阿泰跟歐尼爾一樣啦 只是當防守錯位出現,可以試著到低位要球單打對方看看 畢竟國王在C-WEBB離隊之前就一直很愛打擋切,功力可說是不輸爵士的雙人組 可以再把這種戰術加以改良與設計一下 攤開3月份阿泰的數據來看 以輸給溜馬那場作分水嶺 前半段(包含輸溜馬),國王戰績是6W3L 阿泰每場平均拿下18.89分、5.22籃板、3.67助攻、1.67失誤 命中率44.12%、3分球是32.43% 後半段(到輸巫師那場),戰績2W4L 阿泰每場平均拿下15.83分、6.33籃板、3.77助攻、3.5失誤 命中率31.07%、3分球是25.71% 命中率下降、失誤增加,這個應該與阿泰的打法與心態有關 : : 內線與外線是相輔相成的 : : 當外線打開,防守圈擴大,內線才有機會;內線打開,防守圈縮小,外線空檔大 : 先決條件是要內線打得開阿。國王除了MILLER以外內線球員都比較矮,有必要包夾 : 跟縮小防守圈那是區域防守為主的球隊遇上愛切的或是己方身材劣勢的才會, : 如果比對方高一個頭,又跟對方一樣壯,不覺得需要縮防守圈,頂多遠邊的跑過來 : 夾一下。ARTEST磨的太裡面就非出手不可,不然被包了就更慘。ARTEST磨外面 : 選擇性才多,就等於是一個很壯碩的PEJA不以三分球出手為主,以在內線持球 : 準備進攻為主。 : : 國王的打法,一直都是以團隊打法為主 : : C或PF在高位持球,其餘人跑動,持球者似機而動 : 現在已經有改變了。季初MILLER持球其他人走位,真的不太成功,一來傳輸點除了 : MILLER/BIBBY這兩個起始點以外,其他等於零。PEJA是進攻的,拿到球要找空間 : 出手,但被防死的狀況下出手很勉強。光是要等他甩脫防守者拿到球就要一點耐心了。 : KT、SAR明顯沒辦法發揮跟WEBBER一樣傳球的功能,不是說他們不會傳,而是說 : 他們沒辦法讓防守他們的人跟防守WEBBER一樣又怕切又怕中距離又怕被傳到開後門的球。 : 這點除了技巧以外,身高是真的有差別。WEBBER高個四吋不是小數字阿。 : 而ARTEST來了以後,看到他跟KT做搭配的裡外進攻很順暢;他或KT並沒有一定哪一隻 : 一定在裡面或外面,可是兩隻都會硬擠也會投中距離,跑動出空間拿球有空檔 : 就出手沒空檔就傳掉,給後衛投三分或切,都沒有就讓MILLER射大砲。 : : 這樣的打法可以開後門或做擋切(不過擋切似乎很少看到了) : 現在比較多擋投,特別是BIBBY/MILLER的組合,MILLER高舉,沒有其他機會 : 就給繞他延三分線走的BIBBY,BIBBY往一邊底線帶再勾手回給MILLER,MILLER : 有機會就出手,沒機會就再讓BIBBY繞他然後出手或是就傳掉讓ARTEST跟KT : 打掉。 上面這段同意^^ : : 再不然利用持球者的優勢迫使對手協防而露出空擋,達成輕鬆投籃 : : 而現在的主要持球者(大米)卻沒有切入的威脅,對手不必擔心協防 : : 如果不多利用阿泰與B.Wells在禁區攪和,球的流動性又差,這樣打起來會更加的辛苦 : 國王真要打內線,就是把MILLER安進去。這連勝的時候出現過幾球挺熱血的, : MILLER硬擠很醜的把球弄進去然後加罰。ARTEST跟WELLS畢竟都是以外線為主的球員, : 看到他們在禁區裡的動作,ARTEST多是向後踩一步做後仰跳投而不是往前硬打擦板; : WELLS除非遇到守他的是跟他身高差不多的才會真的屁股硬擠然後轉跳擦板或投籃, : 不然就是切入然後再攪和。國王禁區就是SAR跟MILLER。SAR最近績效比較好 : 可能就是因為內線需要他來處理,而外線方面就讓ARTEST、KT、WELLS等一干人分擔。 : 其實ARTEST、KT、WELLS在經過傳導之後做切入都比他們在禁區裡面低位單打多, : 而這就說明了他們的能力主要是切、投的技巧,要求他們低位單打或多打裡面 : 只會降低他們的效率。 : 其實ARTEST有準阿,他的三分球如果是空檔還蠻能把握的,幾次贏球他的三分球 : 都還蠻重要的。數據不漂亮就是了。總之,以上是我最近觀察國王比賽的心得啦, : 主要就是覺得ARTEST在國王發揮的空間是在外面比較全面,擠到裡面去真的是 : 無法之法,而真要這麼做的時候,國王反而會派MILLER而不是ARTEST。身高真的 : 有差。 大米硬擠到禁區,這應該是對方沒有比較強力的內線球員才會這樣打 不然遇到KG、TD、活塞雙蛙、甚至C-Webb,大米就不大敢這樣打了 而且把大米安進去,誰在罰球圈附近持球? 大米進去大多是要做擋人或禁區空檔,否則大米很少會進去禁區 幾乎很少看到大米在低位要球單打對方球員吧 禁區大多是讓KT或SAR進去 阿泰跟Wells是要進去攪和,打亂對方的禁區,不是要主打禁區 甚至在低位要球單打對方球員,迫使對方協防出現空檔 他們兩個的外線能力可以說是半斤八兩 講了那麼多,難免有點火藥味,請見諒 不過很高興能找到人一起討論國王的戰術 畢竟每個人看的觀點都不一樣 大家只有一個目標,讓國王今年打進季後賽,國王加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28.129
文章代碼(AID): #14BTgi5f (King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BTgi5f (K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