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希望能繼續畫下去

看板Kindaichi_Q作者 (...................)時間20年前 (2004/05/22 10:5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7/27 (看更多)
※ 引述《siedust (心如止水)》之銘言: : 標題: Re: 希望能繼續畫下去 : 時間: Thu Apr 22 18:47:59 2004 : : : 我喜歡看推理小說,也喜歡看金田一. : : 不少推理小說迷不喜歡赤川次郎的小說(因為搞笑),但不能否認他的成就與貢獻. : : 我覺得金田一對於推理小說閱讀群的推廣普及,也與赤川同樣具有重大影響力. : : 所以我一直對金田一的"抄襲"很寬容,而寧願將其視為"改編". : : 每個人的標準不同,我也是因為赤川次郎而開始接觸日本推理作, : 但我絕對不會把赤川的地位與金田一的漫畫相等看待。 : 赤川次郎的作品固然輕鬆,但真的要他寫起傳統推理,他也不是做不到。 : 而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我還沒聽說他抄了人家什麼詭計就是了。 : : : 推理作品大部分都以詭計為其中心點, : 被抄了詭計就好像被偷了心臟一樣, : 對作者不尊重,對讀者更是一種侮辱, : 我覺得用抄過的東西來騙我的金錢和時間, : 怎麼想都不好受啦! : : : : 如果注意一下金田一的發表順序, : : 第1篇歌劇院殺人事件,第2篇異人館殺人事件,既然是金田一的開場作, : : 我真的覺得作者的確是有可能想要藉此機會向大師致敬, : : 所以第1篇選了法國推理名作,第2篇選了日本推理名作來"改編", : : 只是"改編"的手法太粗糙,雖然將詭計重新排列組合,並加入一點點巧思安排, : : 明眼人還是一眼就看穿,所以被人罵的很慘, : : : 我還是覺得那個不叫致敬, : 真正的致敬,就要有特別甚至全新的格局, : 而非讓人一眼看穿這就是抄襲。 : 不然,我覺得金成可以大剌剌地告訴讀者,他想向誰致敬, : 像夏樹靜子一樣,開宗明義就告訴大家她很喜歡克莉絲蒂的《童謠謀殺案》, : 所以向她致敬而寫出《有人不見了》一書。 : 這樣子,我心裡會比較釋懷。 : 因為這樣至少表示金成尊重了作者,尊重不是一個很重要做人的基本原則嗎? : : : : 尤其是當第2篇詭計是《占星術殺人魔法》全書精華所在的時候, : : 像第1篇"改編"的詭計,因為對原本法國名作的閱讀樂趣影響不嚴重,挨的罵也比較少. : : 後期的第15篇魔術列車殺人事件,似乎也是挨的罵比較少(吧), : : 因為《異想天開》除了一個被"改編"的詭計,還有更多金田一沒有的謎團吸引著讀者, : : 所以很多讀者對《異想天開》的喜愛都比《占星》高, : 原因就出在金成陽三郎的漫畫上。 : 如果從未讀過金成陽三郎的抄襲之作, : 蠻多讀者都驚嘆於島田莊司的功力, : 竟能將占星寫成如此的格局。 : : 而看過抄襲之作的讀者,大部份都恨金成入骨啊, : 我也是其中一員,因為他讓我覺得被騙了, : 當我為異人村的詭計訝異不已時, : 結果後來卻發現是抄的,任誰都不舒服啊! 可是個人認為異人館村跟其它金田一檔案的詭計比起來沒什麼耶 為什麼你會覺得訝異呢? 我還在想說這種詭計這麼差幹嘛去抄襲呢! : : : : : 但是我反而覺得這篇金田一應該被痛罵,後期作品不應該還有什麼致敬的理由, : : 而且如果要"改編"就該要有點新意,這篇金田一我看不到. : : 例如後期的第17篇法蘭西銀幣殺人事件,我個人就覺得"改編"得不錯, : : 雖然又是"改編"某日本名作的詭計,但金田一採用了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倒敘推理, : : 這就是我所謂的新意,"改編"就是要與前人有所不同. : : 總而言之,我想說的重點是, : : 金田一的"抄襲/改編",大家心知肚明就好,我想不需要太苛責or渲染. : : : : 這麼說來,讀者就可以容許抄襲的事實存在嗎? : 如果大家都只是心知肚明,不去點破, : 對那些被抄的作者而言,情何以堪啊! : 我覺得作者做了不應該做的事,就要付出他的代價, : 藉由別人的創意而賺進大把鈔票的作者, : 我覺得不值得尊重,被說出來也是應該, : 至少讓作者知道,讀者想要的是更好更屬於自己idea的作品, : 而非拿別人的心血做成自己的成就。 : : 作者的動力不也繫在我們讀者身上嗎? : : : -- : 短暫的握手結束,兩人的手恐怕將永遠分開了。 : 「好軟的手,你不常勞動吧?」 : 於是御手洗笑著說: : : 「只要不一直握著錢,手就不會變粗。」 : --島田莊司《斜屋犯罪》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203.70.98.16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51.242
文章代碼(AID): #10hi6LhS (Kindaichi_Q)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0hi6LhS (Kindaichi_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