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鼠] Kensington Orbit Trackball w/t Scroll Ring 軌跡球

看板Key_Mou_Pad作者 (帳號換人用了,謝謝)時間10年前 (2014/01/30 01:44), 編輯推噓20(21137)
留言59則, 19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前略 因為一般的滑鼠造成了累積的傷害 開始物色替代選項 最後入手了K72337US http://imageshack.com/a/img21/8163/ycrh.jpg
本體約14公分長 12公分寬 不計、與計入球體分別是4與6公分高 球體直徑約4.5公分 有線 使用一天的感想 雖然可能不準確穩定 但是提出給各位參考 :) 滾動藍色軌跡球可以移動滑鼠指標 亦即使用不受地形限制 相較於必須以手腕拖曳的滑鼠 軌跡球可以更快速的移動 但是萬象(相對於二或三向)的移動特性去犧牲了穩定與精準度 此外 軌跡球的滾動由於有克服靜摩擦力的瞬間 也會造成移動過度 也就是說 對於有單向或者小單位選取拖曳的工作 軌跡球是不勝任的 按鍵只有基本的雙鍵與齊按 略嫌少 雖然硬體上並不是沒有配置的空間 環繞在軌跡球周圍的控制環相當於滑鼠的捲軸滾輪 相較於行程較小的滑鼠滾輪 可以實現更大量快速的捲動 然而 控制環並沒有阻尼感或者尺度 因此不便於精細的操作 對於捲動單一或指定次數頁數的需求 需放慢並以肉眼確認回饋 總而言之 雖然本產品的立意是減輕重度滑鼠使用者的運動傷害 但是似乎卻無法根本的面對運動傷害背後隱含的精細暨大量操作 http://imageshack.com/a/img843/2369/3w4s.jpg
附贈的聚氨酯軟性塑膠靠墊 可以組靠在主體末端 用意是提供手腕的支撐 但事實上只是聊勝於無的程度 由於本體與球體仍然是本裝置最高點 意思是使用時手腕仍然會成為向上彎曲的狀態 而非達成真正符合人體工學的自然下垂或平擺 換句話說 本產品對手腕帶來的負擔 可能不小於滑鼠 http://imageshack.com/a/img163/7222/t096.jpg
又 因為控制軌跡球必須提供負責操作的指頭足夠的移動空間 因此在使用軌跡球的時候 並沒有辦法將手掌平貼安置在主體上 支撐點落在手掌與主體接觸的半個掌心 與滑鼠的差異僅在落點而已 但是軌跡球的操作不用將手腕或手臂抬起 整體而言 負擔是低於滑鼠的 http://imageshack.com/a/img46/8742/ugqy.jpg
承前所述 由於使用軌跡球時必須彎曲手腕 掌心半懸 指頭施力壓按按鍵或者控制軌跡球及滾輪時 仍是彆扭的 與其說姿勢的改變減低了食指的負擔 不如說是將部份轉嫁了 結論與建議 1.不可以期待軌跡球帶來在精細度方面與滑鼠同等級的操作體驗 2.不可以期待軌跡球擁有與一般多媒體滑鼠擁有同樣豐富的功能 3.如果是單純而不追求精準的快速、長行程移動,則適合軌跡球 4.軌跡球可能降低或者分散某些由滑鼠造成之特定部位運動傷害 5.軌跡球的設計仍可能並非完全符合人體工學,建議再搭配套件  如捨棄內附的靠墊、另置與主體同高的靠墊使手掌平伸或下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1.215.123

01/30 01:54, , 1F
推開箱文 不過這文章看得很累...
01/30 01:54, 1F

01/30 01:59, , 2F
同樓上....太文言了..
01/30 01:59, 2F

01/30 01:59, , 3F
簡單來說 講重點!!!!
01/30 01:59, 3F
我有寫結論與建議啊 :)

01/30 02:03, , 4F
用滑鼠用到手會爛掉的,通常是大量細微操作者~
01/30 02:03, 4F

01/30 02:04, , 5F
軌跡球不像滑鼠一樣好操作~ 以上是文章重點~
01/30 02:04, 5F
重點二是 軌跡球恐怕也不如大家以為的這麼人體工學/低傷害

01/30 02:05, , 6F
但我只想講~ 會說軌跡球不好操作只代表你還沒練夠
01/30 02:05, 6F
倒是讓我想起來以前Apple/Mac最恥笑Win/PC陣營的就是關閉視窗的那個[X] 多了0.5秒 你可以去笑Apple 或者 拍一段你用軌跡球操作Photoshop的影片告訴我 你練得多夠了 不然我只好告訴你 我有個學長 說他高中就可以投出170km/h的魔球

01/30 04:11, , 7F
想看神人用軌跡球打LOL和WOW競技場~~M大可以示範下~~?
01/30 04:11, 7F
比賽關閉隨機散落在畫面各處的一百個視窗好

01/30 04:13, , 8F
能再打個FPS和CS就更好了~~
01/30 04:13, 8F

01/30 07:24, , 9F
軌跡球一定是相對不好操作的,不過凡事不能說太滿,LOL裡面
01/30 07:24, 9F

01/30 07:25, , 10F
有職業選手是用軌跡球玩的XDDD
01/30 07:25, 10F

01/30 07:28, , 11F

01/30 07:30, , 12F
不過我也是用火星用了五年,要說操作感還輸我用左手...
01/30 07:30, 12F
就很像說你要把小拇指訓練到和食指一樣靈活準確是很有難度的 但是世界上有沒有口足畫家呢 有 但是你也知道 他們都是不得已才改用口足的

01/30 07:34, , 13F
至於原PO觀點我認為是十分正確的,我火星用沒多久就變成大
01/30 07:34, 13F

01/30 07:35, , 14F
拇指關節很痛...想要治療手腕還是要從休息做起,戒魔獸+買
01/30 07:35, 14F

01/30 07:36, , 15F
計時器1小時起來休息一次+熱敷,一年就差不多好了
01/30 07:36, 15F
我是本來手就已經有運動傷害的人 所以只要摸到令我姿勢不正確的東西 馬上就會有感覺

01/30 07:39, , 16F
又想再說一下XDDD 其實原PO你說的第三點有一點是錯的
01/30 07:39, 16F

01/30 07:39, , 17F
長行程移動用甩球的會比普通滑鼠快唷XDDDDD
01/30 07:39, 17F
我可能寫的真的太饒口了 我是還蠻強調軌跡球適合粗曠長程的動作 但是不好收尾就是個大問題 足以把你之前賺到的時間和精力都扣回來了 舉例而言 1.把游標移到一個6號字體進行點擊 2.圈選文章中的一個字元 所以我想說的是什麼呢? 就是 不要對軌跡球有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他帶來的實質效益 可能不值得他的售價 換句話說 它並不是個富有誠意的商品 但是你還是有機會找到方法適應它 然後在工作效率以及傷害程度之間取得平衡 如果可以 我會想辦法對它進行諸多稍微的改良

01/30 08:44, , 18F
甩下去不知會跑到哪裡就是了XDD
01/30 08:44, 18F
補充一點 我本來期待軌跡球會有進階的驅動程式 譬如可以智慧的偵測游標位置來決定滾輪對應的捲軸 這在處理擁有複數欄(frame)的樹狀資料夾時會有很大的幫助 也就是說轉動控制環時 軌跡球會自動改變焦點至位置所對應的捲軸 (簡單的例子: 你在檔案總管 將右分割欄的檔案拖到左分割欄的資料夾內) 但 並沒有 又譬如因為軌跡球的精準差 可以增設放大紐(zoom) 可以粗曠的實現精密的操作 (簡單的例子: 在FPS遊戲中 切換成狙擊模式 有助於將游標精準的移到指定的點) 但 並沒有 又譬如因為控制環沒有機械阻尼 捲動時可以提供視覺以外的回饋以預測捲動的數量 但 並沒有

01/30 09:21, , 19F
我覺得這支球體偏小 Expert的球體大小比較剛好一點
01/30 09:21, 19F
沒有展示品可以摸 只好碰運氣買 但我也懷疑 如果球體再大 手掌的彎曲與懸空會更嚴重 倒是我現在覺得最糟糕的是控制環要捲動0.2cm才能移動一格 而且沒有單位回饋感

01/30 09:59, , 20F
每款軌跡球有不用適合的族群,不要用一個最便宜的入門款
01/30 09:59, 20F

01/30 10:00, , 21F
就打翻所有的軌跡球,就如同樓主應該也不會用隻500的滑鼠
01/30 10:00, 21F

01/30 10:01, , 22F
就洋洋灑灑寫這麼多個人心得吧?
01/30 10:01, 22F
為酸而酸就省省吧 我沒時間花在你身上

01/30 10:32, , 23F
推同感。。我用m570用到拇指痛。。
01/30 10:32, 23F

01/30 10:42, , 24F
關閉100個隨機視窗我會用Alt+F4就是了…
01/30 10:42, 24F
說真的 如果我想像你一樣顯示自己很聰明 我會這麼問: 你為什麼要開啟一百個隨機視窗

01/30 11:48, , 25F
同意austinwu的意見… Orbit本身定位就是入門款
01/30 11:48, 25F

01/30 11:49, , 26F
你會去買地獄狂蛇然後抱怨他沒有特殊功能嗎?
01/30 11:49, 26F
我是不會去買地獄狂蛇啦 那是什麼 喔 我是說 如果你想討戰 也必須用對方聽的懂的語言 對吧 言歸正傳 你說......入什麼門? 從食指痛入中指或手腕痛的門嗎? 還是你要告訴我 改用EXPERT MOUSE 就可以達到更精細的移動呢 01的文我也爬過了 對這點也有心理準備 但是 這不代表我不能分享我的心得 :) 不過 可以確定的只有一點 - 我如果一樣丟一兩千下去 肯定能買到更具性價比的滑鼠 所以 我反過來想請教你 如果這玩意被設定成陽春的入門款 請問 它 為什麼值這個價錢 而且 為什麼我提到一些特殊的功能(但是更多部份不是) 就是因為產品本身有著諸多缺陷

01/30 12:18, , 27F
M大那選手是哪一家的啊?太扯了用軌跡球打.會點不到人吧
01/30 12:18, 27F

01/30 12:41, , 28F
而且…官網有驅動啊…
01/30 12:41, 28F
我下載以後本來不能用 現在可以了 心得部份會修正錯誤 感謝

01/30 13:19, , 29F
沒點圖 不過應該是millenium的?
01/30 13:19, 29F

01/30 13:21, , 30F
01/30 13:21, 30F

01/30 13:23, , 31F
剛點來看了 是[M]的Kerp沒錯 圖是在ATN時代的
01/30 13:23, 31F

01/30 13:23, , 32F
按鍵功能設定 http://goo.gl/iwrkYw
01/30 13:23, 32F

01/30 13:24, , 33F
Orbit應該只能改右鍵跟左右鍵同時按的功能
01/30 13:24, 33F
1. 可以修改控制輪方向 也就是說 左右手使用起來會是一樣的(一樣好 和一樣不好) 2. 可以配合按鍵啟動單軸移動功能 但切換非常遲緩 從解放一軸到啟動另一軸 需要整整三秒的等待時間

01/30 13:24, , 34F
今天凌晨打IEM的時候他還是在用軌跡球玩XD
01/30 13:24, 34F

01/30 13:25, , 35F
http://goo.gl/Nl9CRQ 找不到想要的也可以自己定義
01/30 13:25, 35F

01/30 13:25, , 36F
http://goo.gl/FD0Oli 搭配按鍵降低速度的選項也有
01/30 13:25, 36F

01/30 13:26, , 37F
甚至還有單軸移動
01/30 13:26, 37F

01/30 13:26, , 38F
http://goo.gl/S91ikN 滾動方向也可以調整
01/30 13:26, 38F

01/30 13:26, , 39F
先把驅動抓下來玩玩看吧…
01/30 13:26, 39F

01/30 14:33, , 40F
官網驅動功能很弱 說真的
01/30 14:33, 40F

01/30 14:49, , 41F
而且很久沒更新了XD
01/30 14:49, 41F

01/30 15:16, , 42F
官方驅動XP後就沒什麼新的了吧
01/30 15:16, 42F

01/30 15:47, , 43F
後來發現軌跡球最好用的就是...筆電!! 在高鐵或車上超好用
01/30 15:47, 43F
高鐵上用筆電 為了求方便 個人還是用乳頭球就算了

01/30 16:59, , 44F
原po有試過垂直握的滑鼠嗎? http://goo.gl/n7OQj8
01/30 16:59, 44F
有興趣 而且我看過更高的(長得像搖桿) 但沒看/試過實體 可能會成為我下一個目標 :)

01/30 17:58, , 45F
呃…我沒有要引戰的意思,只是單就Orbit的定位而論@@
01/30 17:58, 45F
我也不會期待Orbit有什麼酷炫的組合鍵或者多媒體功能 但是如果包括Orbit的所有軌跡球產品 都是要指向舒適的使用體驗 那麼 前面提及的諸多缺點 很明顯的帶來使用者不僅是更低斜率的學習曲線 無論是訓練微調幅度或動態改變姿勢來彌補產品的問題 都是增加負擔 降低效率了 我對Kensington這間公司沒有概念 也不知道Orbit是定位多麼低級的產品 身為一個消費者 我只需要知道 這個產品 能不能帶來對得起其售價的效益

01/30 17:59, , 46F
另外… 單軸鎖定切換要超過3秒這點不太正常…
01/30 17:59, 46F
按鍵->可以馬上鎖定 -> 放開按鍵以後滾動鼠標->可以馬上再鎖定另外一軸 -> 放開按鍵以後不滾動鼠標->必須等待三秒才能再鎖定另外一軸

01/30 18:01, , 47F
依照你的狀況,建議還是摸過實體在下手會比較保險一點
01/30 18:01, 47F
我有點在想 如果換成使用更小的球體的其他軌跡球 是不是反而能降低運動傷害

01/30 18:53, , 48F
先把右鍵的位子改成左鍵,左鍵的位子就可以換了
01/30 18:53, 48F
也太詭異

01/31 03:13, , 49F
個人經驗,球大顆如金星,引擎再改良是足夠電競需求的
01/31 03:13, 49F

01/31 17:38, , 50F
http://ppt.cc/~2sU 蘋果這隻也許可以試試?只是不知道它在w
01/31 17:38, 50F

01/31 17:38, , 51F
in有無驅動…
01/31 17:38, 51F

01/31 20:25, , 52F
我用羅技M570,用大拇指滾動球,剛開始用的時候大拇指關
01/31 20:25, 52F

01/31 20:28, , 53F
節會痠,而且要執行精細的操作也比較困難,因為寫程式常
01/31 20:28, 53F

01/31 20:30, , 54F
常需要用到複製貼上,這個時候只能換回原本的滑鼠,但平
01/31 20:30, 54F

01/31 20:31, , 55F
常瀏覽網頁會換成軌跡球,分散手腕跟手指的負擔。
01/31 20:31, 55F

02/01 22:09, , 56F
同時接著兩隻嗎? :O
02/01 22:09, 56F

02/01 23:42, , 57F
我都同時接著orbweaver, 80%鍵盤,m570跟g700s
02/01 23:42, 57F

02/02 15:17, , 58F
同時接兩隻,M570無線方便收納
02/02 15:17, 58F
可以 ※ 編輯: Kamiya 來自: 1.171.199.105 (02/04 09:30)

03/31 19:17, 5年前 , 59F
不知道在嗆什麼
03/31 19:17, 59F
文章代碼(AID): #1IwJtewA (Key_Mou_Pad)
文章代碼(AID): #1IwJtewA (Key_Mou_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