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文獻考究 (半途而廢)

看板Kaiouki作者 (喔耶)時間14年前 (2009/12/21 19:0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makurosu7 ( )》之銘言: : 從許多的翻譯名字中找到的就是 : Mehmet II : 穆罕默德二世 : 蘇丹王穆罕默德二世 : 征服王(Fatih Sultan) 穆罕默德二世在世界史 歐洲史 威尼斯史上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 東羅馬帝國1453年滅亡,就是因為他攻陷君士坦丁堡之故 : 找到的中文網頁 : 威尼斯戰史 : http://0rz.tw/slvLO : 不過把船運過海峽到底是在哪裡有這段故事勒= =a : 找不到放棄了|||orz 看的過程中我倒是想起來了,的確是有這麼一回事 果然在後面一點就看到了(不過倒是沒有和風的壯舉聯想在一起 XD) 複製內容如下 儘管鄂圖曼帝國兵多將廣,還有此時地球表面上最多最強的砲兵部隊;但是君士坦丁堡的 城防卻也非這些火砲可以輕易摧毀,守城經驗豐富的君士坦丁堡居民以石灰和沙包緊急修 復城牆,而勇猛的拜占庭騎士和熱內亞傭兵,則在老練的傭兵隊長傑士汀尼將軍指揮下, 輔以秘密武器希臘火的適時運用,再加上拜占庭帝國的散彈手砲,與客座攻城技師約翰內 斯.格蘭特(Johannes Grant)的指點,屢次擊退鄂圖曼軍的猛攻,灌水防堵攻城地道, 令土耳其兵在提奧多修斯牆前積屍如山,衝車的殘骸則又堆滿城牆的缺口。 四月二十日,五艘熱內亞軍艦與三百名勇敢海員帶著補給物資突破博斯普魯斯海峽,並在 百餘艘鄂圖曼軍艦之間穿梭如入無人之境,在守軍的歡呼聲中開入金角灣,儘管這點支援 杯水車薪,但卻大幅提振了士氣。當天下午,因為連續好幾天毫不間斷的砲擊,烏爾班的 巨砲發生了膛炸,炸死了這位熱衷於大砲的匈牙利工程師───穆罕默德二世察覺到士兵 們的戰意正在因為連串挫折而迅速消退,君士坦丁堡一方的士氣又因為援軍抵達而恢復, 為了改變這種不利情勢,他毅然大膽地發動一場驚天動地的作戰。 四月二十一日整天鄂圖曼軍都在進行猛烈的攻擊,有砲兵、地道、還有攻城塔,儘管這些 手段一次次的失敗,但是攻擊卻一直持續到夜晚也未曾停止。經過整日混戰,等到二十二 日的太陽升起時,守軍才吃驚地望向培拉區(加拉太半島)───土耳其人的軍艦從山上 翻了過來! 穆罕默德二世的驚人策略:翻山艦隊作戰。把艦隊怖署進金角灣除了剝奪守方最後的一點 制海權以外,其實也存在著消長敵我士氣的重要心理作用。 趁著拜占庭軍的注意力被吸引開之際,穆罕默德二世在加拉太修建了一條翻山道路,以上 萬名苦力作為牽引動力,把土耳其海軍艦隊和砲兵開進了金角灣裡。這個震撼力十足的場 景馬上澆熄了守軍剛擊退數波攻勢的勝利感,取而代之的是種種不信賴和不穩氣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9B%E5%A3%AB%E5%9D%A6%E4%B8%81%E5%A0%A1 中文維基的君士坦丁堡,右邊有一張圖 往下拉一點還有一張更清楚的圖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Map_of_Constantinople.jpg
那張圖的放大阪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金角灣 加拉太地區 培拉 金角灣是一個非常險要的地形,可以停泊海軍,入口處還有一條長長的鐵鍊 海軍進可攻 退可守 但是當土耳其軍將海軍從培拉(加拉太)山上運過來 對於停泊在金角灣,專心注意著鐵鍊前方敵軍的歐洲諸國海軍來說 簡直是側翼和後方天降奇兵 而且加拉太地方被控制之後,土耳其沿岸架起大砲 金角灣內的海軍根本無險可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97.216 ※ 編輯: dcaesar 來自: 218.167.97.216 (12/21 19:14)

12/21 19:14, , 1F
推!
12/21 19:14, 1F
文章代碼(AID): #1BBrLggA (Kaiouki)
文章代碼(AID): #1BBrLggA (Kaiou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