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蔡英文:馬上台 台灣主權陷掏空危機

看板KMT作者時間15年前 (2009/01/01 09:5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HatePolitics 看板] 作者: abian746 () 看板: HatePolitics 標題: [專題報導] 蔡英文:馬上台 台灣主權陷掏空危機 時間: Thu Jan 1 09:50:41 2009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an/1/today-fo1.htm 記者鄒景雯/專訪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日指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所提出開創兩岸和平發展的六點意見, 國民黨與馬政府對於胡六點一中框架說的初步回應,沒有守住主權在民的民主原則。民進 黨認為,台灣最寶貴的資產就是民主,對於台灣的未來,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有自由選擇 的權利,背離此一原則,都是違反台灣社會的主流共識。 在揮別二○○八、迎向二○○九之際,蔡英文強調,馬總統的統治已讓台灣陷入危機,國 家的前途、主權、民主、經濟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個政權為了掩飾其本質,竭盡一 切所能把整個社會的焦點擺在扁案、消費券與貓熊等議題,任由我們原地踏步,帶給我們 的只是表象的是非、經濟的興奮劑與浮面的和平穩定。 兩岸政策暴衝 使台灣籠罩中國陰影下 蔡英文分析,和世界上所有一黨獨大的政府一樣,馬政府是傲慢而且反民主的,但是,它 還有幾項特質。首先,國民黨內部是充滿了權力競爭的矛盾。國共平台、海基會、陸委會 、國安會等政治領導階層在兩岸關係上競逐個人的影響力,最終導致決策體系失控,兩岸 政策暴衝,馬上台,不是帶來兩岸的新時代,而是使台灣籠罩在中國的陰影下,不但軍事 、政治、經濟、社會的風險同時增加,甚至國家安全防線崩潰,談判籌碼流失,導致台灣 的自主性急速下降,台灣主權陷入實質掏空的危機。「親中」並非反對陣營給馬政府的標 籤,而是馬政府不敢堅持主權的必然結果。 她又說,馬政府對於「前朝官員」的任意替換,已經形同政治清洗,人才來源窄化,弱化 了政府的治理。七個月來,政策規劃呈現出無比的粗疏和失準,更嚴重的是,為了滿足各 方勢力,馬政府把國家公器當作政黨私產,不顧批評酬庸職務,整個馬政府的人事走向, 無法回應民意需求與政府職能,許多酬庸的方式,不是陳年老醋,就是荒腔走板。 政府傲慢 在野黨制衡空間被徹底壓縮 她認為,馬政府可說是「完全執政、完全傲慢」。在野黨制衡空間被徹底壓縮,而執政黨 立院黨團也毫無自主性,擁有四分之三席次的結果是,連威權時代橡皮圖章的地位都不如 。這已是實質威權統治,人民的聲音無法透過民主程序清楚反映,整個馬政府只剩下少數 幾個人、小圈圈式的決策與意志。 蔡英文批評,對馬英九來說,選舉還沒結束。所有的施政都是為了鞏固永續執政的目標。 馬當選後不僅隨即拜訪大財團,馬的新政策,遷就少數財團利益的爭議,如影隨形。國民 黨五十年地方組織的經營掌握,加上八年在野的椎心之痛,使得國民黨不顧一切,把綁樁 政治發揮到淋漓盡致。對於社福需求,國民黨無心規劃可長可久的制度,只會在福利支票 加碼演出,操作民粹,這又是另一種選舉導向的扭曲。 她強調,司法偏差的陰影,也籠罩台灣。綠色背景的政治人物,面臨政治追殺,在證據力 薄弱或者極有爭議的情況下,啟動司法的追訴,過去威權時代押人取供或者羅織罪名的噩 夢,再度浮現。甚或有人認為,如同美麗島事件一樣,國民黨要把一個世代的綠色精英, 從政治舞台滅絕。我們擔心的是,馬政府無意合理釐清規範政商關係,國民黨真正的目標 是想藉著扁案污名化本土價值,否定台灣主體路線。 台灣由民主走回威權的傾向 越加明顯 她又指出,馬上台後,台灣社會由民主走回威權的傾向,越加明顯。任何言論自由與人權 的價值,如果與統治者的利益有所衝突,馬政府一律否定。令人憂心,這是威權時代保守 主義思維的復活。尤其在陳雲林來台期間,整個社會充滿了大量保守主義的語言,把人民 嗆聲當作是破壞社會秩序的暴民。 蔡英文認為,這絕對不是台灣人民樂於見到的台灣,要扭轉這個現象,唯一的方法就是製 造一個推動台灣前進而且比它們更大的力量;這也就是民進黨所面臨的挑戰,也是不可以 迴避的歷史責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71.22.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71.22.1
文章代碼(AID): #19N25xTU (K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