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控衛的對抗性

看板Jeremy_Lin作者時間12年前 (2012/03/24 04:1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 引述《KINMENKING (亂世狂刀)》之銘言: : 掉球不等於對抗性差,NASH的對抗性可能是NBA控衛後面屬過來的 我可以理解你很挺林,我也很挺他,但說實在只用身高加刻板印象分析 是比較難說服大眾=.=!!!! In Between Game 身為控衛,擁有in between game能力,切入,傳球或者要犯規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 而steve nash是很好的例子,以shot location 中的fg%來看 3-9feet 10-15feet 16-23feet --------------------------------------------------- steve nash 59% 53% 50% 2007生涯顛峰 chris pual 50% 46.8% 46% 2012 jeremy lin 43.1% 48.1% 47% 而最重要的At Rim 才是比較能顯示出禁區內的對抗性(回應原po) 讓我們看看近FG%幾年的數據 steve nash chris pual jeremy lin ----------------------------------------------------- 2007 67% 55% 2008 60% 62% 2009 66% 64% 2010 71.6% 61.2% 2011 72.8% 61.6% 2012 78.9% 65.2% 52% 我不知道原po是用甚麼當作對抗性的衡量??? 難不成單純是以身高?? 林有不錯的中距離,切入,甚至三分還有35%的水準 只是在數據來說,他現在已經在A級的PG 但是要說S級的PG 很抱歉數據告訴我們,不管是對抗性還是腳步經驗 在禁區中討分,NASH和CP3才是真正的頂級控衛 中距離的數據也才是S級的數據 ---------------------------------------------------------------------- 如果只以身高還有身材厚薄下去衡量實在有失偏頗 想讚美一個人也不用批評別人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2.233.40.26
文章代碼(AID): #1FRDagD- (Jeremy_Lin)
文章代碼(AID): #1FRDagD- (Jeremy_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