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用nanaco繳稅累積信用卡點數

看板Japan_Living作者 (莫雲)時間8年前 (2015/10/03 03:27), 編輯推噓4(404)
留言8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知道這個資訊? 台灣的繳稅有一些是可以用信用卡繳 而且不用什麼手續費還可以累積點數 但是日本的稅用信用卡付的手續費太貴了幾乎吃掉累積的點數 後來就查了一下,只要去把稅單拿去7-11用7-11發行的電子錢包nanaco卡 就可以繳稅,雖然支付的時候無法累積點數 但是在儲值nanaco的時候 用信用卡儲值就可以累積到點數.. 本魯才因為去支付了一筆20多萬的稅金 用信用卡儲值nanaco支付累積了4000點 不無小補。 同理,手機費,水費瓦斯電費等都可以在7-11付款(無實證,因為這邊我都直接信用卡支付) 限制:儲值nanaco的時候有的信用卡無法累積點數 只限於部分卡片請查清楚。 首先請去7-11申辦一張nanaco卡(300円工本費) 或是手機是安卓系統有電子錢包NFC系統並抓手機錢包app與nanaco的app(免費) 申辦卡的差不多要等10天,手機的要等4天 才可以在上面登錄信用卡,登錄信用卡後再等一天就可以儲值nanaco 儲值時請用電腦上nanaco網站儲值(用手機nanaco的也推薦用電腦上網儲值) nanaco限制信用卡儲值一次最高只能儲值29000円,一日最高儲值3次 7-11支付金額限制30萬 (稅的納付單一筆超過30萬就必須打電話去稅務署要求分割納付單但好像不一定能成功) 而單張卡片或手機上限只能存10萬円(內含現金5萬,nanaco中心5萬) 使用例:19萬5000的一筆稅單 準備一張nanaco卡 一個手機nanaco 第一天 1.用電腦上nanaco網分別儲值29000一次,第二次分別儲值21000 總共5萬存在中心 2.跑去你家附近的7-11ATM去分別殘高確認,這時中心的5萬就會移到現金5萬 3.回家再儲值一次29000 第二天 1.nanaco卡儲值21000,手機nanaco卡儲值16000 2.跑去7-11ATM去分別殘高確認,這時nanaco卡會是現金5萬中心5萬共10萬 手機nanaco是現金5萬中心4.5萬 3.把19.5萬繳稅單拿給店員說要用nanaco分筆支付 先用nanaco卡支付這時會扣掉裡面的現金5萬 接著跟店員說要殘高確認,於是中心的5萬円又會移到現金5萬 再用nanaco付一次5萬 然後改用手機nanaco付5萬-->殘高確認-->付4.5萬 這其中因為店員不太懂過程中要殘高確認這步驟(把中心的錢移到現金) 解說一下花了不少時間,因為怕後面有人排隊 所以我是半夜1點跑去付款比較沒人,當然還有另外一個理由 就是nanaco的信用卡儲值每日最多三次的限制起算是每天的0點開始 因此我在晚上11點先做第一天的步驟,接著0點過後就可以執行第二天的步驟 最後有幾個要注意的是nanaco儲值後就無法退錢,所以過程中如果 有什麼步驟漏掉失敗沒有用nanaco支付...存在裡面的N萬就..自己找機會花掉吧 nanaco的信用卡儲值時 不同的nanaco卡只能各綁訂登錄一張信用卡 但是手機nanaco可以跟一張nanaco卡共用一張信用卡 本魯在實際儲值的時候 因為一張JCB卡只給我額度20萬 基本上快刷爆了,而且剛新辦無法臨時提高額度 於是就分別使用兩張信用卡去個別儲值nanaco卡與手機nanaco 因此如果信用卡額度不高怕刷爆,使用多張信用卡去儲值會比較好 以上是簡單描述,想知道比較詳盡可以去估狗日本人的使用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9.15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Living/M.1443814045.A.415.html

10/03 14:38, , 1F
心得推
10/03 14:38, 1F

10/04 13:41, , 2F
這不適用於直接從薪水扣稅的會社員,哭哭。
10/04 13:41, 2F

10/04 21:27, , 3F
適用阿,我繳的又不是所得稅。我也是會社員
10/04 21:27, 3F

10/05 07:06, , 4F
推,詳細又實用
10/05 07:06, 4F

10/07 20:59, , 5F
會社員的住民稅,所得稅,不是都是天引嗎?
10/07 20:59, 5F

10/07 22:00, , 6F
因為不是所得稅也不是住民稅@@
10/07 22:00, 6F

10/08 05:16, , 7F
不然是什麼稅@@a
10/08 05:16, 7F

10/10 23:29, , 8F
像是固定資產稅之類的吧...
10/10 23:29, 8F
文章代碼(AID): #1M3jgTGL (Japan_Living)
文章代碼(AID): #1M3jgTGL (Japan_L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