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到日本讀博士後在日本就業

看板JapanStudy作者 (喔)時間7年前 (2016/10/16 18:20), 7年前編輯推噓13(13019)
留言32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您好,雖然我不是土木出身而是建築 不過看您目前打算走建設業 像大成鹿島竹中這方面在下還算略懂略懂 學歷方面如果你目標是想進這些大手建設業界 個人是完全不建議你讀到博的 通常在日本來要唸到博大概有87%都是要留在學界 (數值僅供參考,但是真的大部分是這樣) 真的要進大手企業頂多頂多留到碩班 碩一下學期就會開始瘋狂就活 然後碩二上學期前後就會拿到內定 而以外國人來講 幾乎也是依照日本人相同的就活管道 除非有些建設公司有海外project另外開外國人職缺或是特招 不然一切都是按照遊戲規則來跟日本人一起競爭 如果你真的很想來碩士又不得不在台灣唸 那我反而推薦你在台灣累積一點經驗再來試試看這邊的中途採用 至少你的現場經驗會成為你的優勢 日本企業愛用剛畢業的白紙學士早已不是新聞 他們頂多能接受到碩士 讀到博士生其實以建設業來講 你職場跟現場經驗既不如學士就進來磨練的日本人 年紀更無法跟剛進的年輕人相比 如果你沒有特別到無法取代的技術 基本上是很難被這些大手建設業青睞 薪資的部分由於這方面因公司而異 而且也算是比較機密的一部份所以就不太敘述 但可以跟你肯定的是基本上新卒採用不論學士碩士基本底薪都相同 以大成為例 http://heikinnenshu.jp/kininaru/taisekensetsu.html 新卒的念到博也都不超過30W yen (各位土木社會人士勿戰我QQ 歡迎提供其他資訊) 很多日本人其實都不會去念博寧願先進去累積年資 想到的就這些 因為有點多就用回文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7.82.193.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Study/M.1476613226.A.13B.html ※ 編輯: zsedcftgbloi (157.82.193.30), 10/16/2016 18:27:58

10/16 19:56, , 1F
感謝Z大分享,不過我看很多中途採用都要有日本的技
10/16 19:56, 1F

10/16 19:56, , 2F
術士,如果在台灣先工作不知道要如何取得...覺得越
10/16 19:56, 2F

10/16 19:56, , 3F
來越多問題了> <
10/16 19:56, 3F

10/16 20:38, , 4F
如果有其他問題可以私訊z大嗎?><
10/16 20:38, 4F
你既能符合日本的技術體系要求 如果你日文也流暢能溝通 語言能力就比其他日本人多了一項中文(甚至英文) 這就是我所說的「難以取代的技術」優勢 你可以私訊不過我只會就我知道的告訴你 如果你不嫌棄的話 ※ 編輯: zsedcftgbloi (157.82.193.30), 10/16/2016 21:06:01

10/16 21:03, , 5F
那請問文組博留在學界容易嗎?
10/16 21:03, 5F
日本學界嗎? 以目前我聽過的例子來講 只能說有夢最美 請做好長期作戰且很高機率失敗風險的心理準備 而且如果您是「特殊研究」「血統」「師承派系」這三者都不具備的話 建議您三思 此外 外國人在比較封閉的日本學界系統裡常常會有職位上的天花板 如果您可以承受再來考慮 ※ 編輯: zsedcftgbloi (157.82.193.30), 10/16/2016 21:11:31

10/16 23:05, , 6F
想請問如果求職上面寫的要研究所學歷的狀況下
10/16 23:05, 6F

10/16 23:05, , 7F
博士反而會輸碩士嗎?
10/16 23:05, 7F

10/16 23:05, , 8F
因為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博士反而不好找工作的建議
10/16 23:05, 8F

10/16 23:06, , 9F
現在剛好在準備 想說是不是要改投碩士的
10/16 23:06, 9F
是的 就年齡上來說博士的確會比碩士有劣勢 除非對方特別要找學術能力或研究能力強的 不然同樣是入社後從頭教起他們沒有理由選擇年紀比較大的 雖然是年齡歧視但是在日本卻是不爭的事實

10/16 23:10, , 10F
那想問問一般文組學士(中文系)的就業機會高嗎?
10/16 23:10, 10F
我不是就業相關專門 如果你想要很準確的資訊建議可以請其他文組大大補充 但就我所知 目前在日的中文人才已經多到滿出來 就算是台灣名校出來也不一定佔得到什麼便宜 一切都是機運以及你是否願意努力下去賭這場勝率不高的局

10/16 23:14, , 11F
博士比較吃虧喔,你唸完年紀比較大,然後博士主要
10/16 23:14, 11F

10/16 23:15, , 12F
是研究,而且是學術界的,主管一定會問你為啥不碩士
10/16 23:15, 12F

10/16 23:15, , 13F
就來找工作
10/16 23:15, 13F

10/16 23:17, , 14F
日本企業看的不是你學歷越高越好,這點跟台灣的認知
10/16 23:17, 14F

10/16 23:17, , 15F
不同,你如果沒法讓主管認同你唸博士的理由,他們會
10/16 23:17, 15F

10/16 23:18, , 16F
認為你對自己未來的方向不清,變來變去
10/16 23:18, 16F
v大正解 台灣很多人都是為頭銜而念 卻很少念博的人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念 關於這點日本企業是非常看重的 他們想知道的除了你學歷多高多好 更重要的是他們希望你知道你為了什麼坐在這裡跟他們面試

10/16 23:20, , 17F
這麼慘....這樣看來讀完碩士再補一個碩士好像還好些
10/16 23:20, 17F
這位大大我想你還是有點弄不清楚日本企業要的是什麼 他們不是要你多少碩士多厲害的博士 這對他們來說都無所謂 因為極大多數的新卒生收進來 管你是高中畢業還是博士畢業還是要從0開始 日本又是一個極重視年資的社會 比起一個念完博士正常來講都快要30的博士 他們當然比較希望能錄取20代出頭、可以為公司貢獻越久的人 台灣人這種把碩博士當作「貨幣」以為越多越好越高越好的價值觀 在日本是完全行不通的 如上所述 他們要的是確切地知道你為了什麼坐在這裡跟他們面試想進他們公司

10/16 23:21, , 18F
二個碩士...日本人很少這樣搞的耶
10/16 23:21, 18F
就我所知近乎沒有 因為日本人大多眼光著重於公司社會實績 很多沒有要進學界的日本人常常把碩士當作大學畢業跟入社就活的緩衝 所以根本不會特地想修雙碩 ※ 編輯: zsedcftgbloi (118.243.224.35), 10/17/2016 01:13:19 ※ 編輯: zsedcftgbloi (118.243.224.35), 10/17/2016 01:58:55

10/17 02:10, , 19F
在日本經歷就職後,後面會覺得唸碩士幹嘛...
10/17 02:10, 19F

10/17 07:45, , 20F
請教一下,何謂「血統」與「師承派系」?
10/17 07:45, 20F
簡單來說就是 血統=你好,我爸爸是安倍晉三 師承派系=你好,我老師是大隅良典 這種作弊般的通常就是硬生生比別人容易進學界 日本學界派系非常分明 前輩提拔後輩的風氣也盛行 除非你的研究特別到全世界只有你和少數人做 不然想打進日本學界 你的出身一定是X因子 ※ 編輯: zsedcftgbloi (118.243.224.35), 10/17/2016 09:38:46

10/17 10:12, , 21F
其實台灣學界也一樣啊 血統派系 甚至比日本嚴重
10/17 10:12, 21F

10/17 10:25, , 22F
感謝說明。原來文科要留下來就得靠這三層關係呀!
10/17 10:25, 22F
尤其文科很多論述都會扯到意識形態 派系不同當然意識型態也不同 所以其實派系暗中鬥爭角力的狀況比理工科還要激烈很多... ※ 編輯: zsedcftgbloi (118.243.224.35), 10/17/2016 13:03:30

10/18 03:14, , 23F
雖然知道文科要留下來從事研究工作非常困難,但還是
10/18 03:14, 23F

10/18 03:14, , 24F
滿好奇會需要什麼樣的資格。
10/18 03:14, 24F

10/18 07:41, , 25F
做臺灣文史研究、日文能力跟日本人分庭抗禮、強大的
10/18 07:41, 25F

10/18 07:41, , 26F
學術發表經歷
10/18 07:41, 26F

10/18 12:06, , 27F
原來那位留在日本的教授就是S大呀!還請多多賜教。
10/18 12:06, 27F

10/18 15:02, , 28F
在日本「教授」是不能亂叫的 XD 助教或准教授等級的
10/18 15:02, 28F

10/18 15:04, , 29F
被稱教授被聽到會被白眼或笑的 XDD 別害我
10/18 15:04, 29F

10/18 16:19, , 30F
那可稱為先生嗎 我跟助教討論都不知怎稱呼比較好
10/18 16:19, 30F

10/18 17:27, , 31F
先生應該算是最安全的,就算不喜歡被叫先生的人
10/18 17:27, 31F

10/18 17:29, , 32F
也只會請你下次叫他さん、不會覺得失禮
10/18 17:29, 32F
文章代碼(AID): #1O0rHg4x (JapanStudy)
文章代碼(AID): #1O0rHg4x (Japan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