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幕末明治的政治結構

看板JapanHistory作者 (none)時間15年前 (2009/03/23 19:1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7 (看更多)
※ 引述《assxass (包子)》之銘言: : 我的問題就是 高階藩士進的了中央 藩主只能在地方 甚至之後權利被剝奪 : 而且 整藩的藩士把持陸軍 海軍要職 藩主只能治理小小的一縣 : 幕末一堆口號 其實都有政治利益在 : 長州一開始的 尊王攘夷 跟外國人打了一仗之後發現攘夷不可能 : 加上兩次長州征討 目標根本只有倒幕而已 : 薩摩也是一樣 「大政奉還」根本也只是打出口號要倒幕而已 : 而且戰爭中各方提出來的理念(口號)也根本沒有去除武士統治的意念 有關薩摩藩的動向,在廢藩置縣前藩的內部便經歷過兩次的改革 改革的前因有兩項 一是在1868年明治政府頒布藩治聯政,規定在各藩設立執政、參政、公議人等 此舉的目的便是將藩主的權力削弱分化的諸多措施之一 二是參與戊辰戰爭的武士集團勢力抬頭,除了實蹟功績之外,plamc所提到的 "直屬於天皇"的這種心態轉變,我想多少都有影響 凱旋的將士返回鹿兒島後,以川村純義、野津鎮雄為首,要求打破門閥、登用人才 當時他們是公然的向島津久光提出要求,也造成騷動。最後的結果是島津久光委任 西鄉隆盛進行改革與安撫,同時久光派的伊地知貞馨、奈良原繁等保守勢力被迫退 出一線的政治活動。 其實從這點我們可以推敲戊辰集團有不再是「屬於島津的藩兵」的認知 (而且他們也的確是最精銳的) 而西鄉隆盛的威望則能夠真正令戊辰集軍團信服 (即便島津久光最後也只能選擇依靠西鄉) 改革後戊辰集團派的伊地知正治、桂久武、西鄉,都被任命為參政,同時藩主島津忠義 也另外決定,將島津家的家政與藩政分開,家政所稱內務局,舊藩廳改為知政所,可以 說凱旋官兵掌握了藩的實權,而鄭學稼在《西鄉隆盛傳》內更稱西鄉為參政中的參政、 事實上的首相(薩摩藩內) 同時間的版籍奉還,將藩主家祿與藩的財政分開,由藩廳掌握了藩的財政,等於是將藩 的行政、軍隊的事項與藩主做切割,他們不再是具有領主的身分。 除了人才登用外,改革派將祿制改革重新分配,縮減舊門閥的世祿,增加下級士族的石 高;而在兵制改革上,原本直轄於島津的鄉士們,是由藩所選出的「地頭」所掌管,版 藉奉還後,這些私領同樣的將統治權奉還給中央,而新的地頭亦由代表中央政府的藩廳 所指派,其中有樺山資紀、三島通庸、高崎正風等維新派人物。 地頭之下按武士人數設立各常備軍,而鄉邑的行政機構稱作「軍務方」,掌握司法、行 政、軍事的實權,可以說這時期薩摩跟長州一樣,都是施行軍政的武裝政權。 由這些軌跡能看出,在廢藩置縣「斷行」之前,薩摩藩內部已產生變化,而這些變化也 能稍微探知島津久光的立場究竟是如何。 但還有一點要提的是,雖然薩摩藩在軍制改革後逐漸脫離屬於島津藩兵的身份,但反而 強化了割據的思想,也使得要等到西南戰爭後,薩摩藩才真正的解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40.195.206 ※ 編輯: triplee 來自: 210.240.195.206 (03/23 19:20)
文章代碼(AID): #19nsvz9z (Japan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nsvz9z (Japan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