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勤王思想

看板JapanHistory作者 (夏)時間19年前 (2005/07/28 20:59),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6 (看更多)
※ 引述《Pygmalion ()》之銘言: : 想問一下這個問題 : 我覺得很好奇 幕末的這些志士們為什麼會有勤王思想? : 黑船來襲可說是導火線 : 可是照理來說 一般正常的情況下大家應該會是佐幕派的吧 : 就像你的國家遭受外國攻擊 再怎麼說你也會支持政府 那可不一定 利益是被那些少數的武士把持著 還有更多武士過著貧窮挨餓的生活 甚至還要流浪 就算是極度中央集權的德川幕府 在本質上還是"封建" 地方的權力還是很大 至於政府的問題嗎 公(天皇朝廷)、武(幕府)兩方面的情勢 從鎌倉時代開始,雙方就一直都存在著 當然權力的消長一直都偏向武人這裡 可是朝廷天皇卻都沒有消失喔(直到現在) 當以力量為憑藉的幕府,力量開始衰弱時 志士們當然把希望寄託在代表日本 (大和民族)精神支柱的天皇身上 : 而不是馬上就說要推翻吧 : 孫文也是上奏李鵬章無效後 才毅然決定推翻滿清 : 光是黑船來襲要求開港 幕府軟弱不敢拒絕就要把它推翻掉 : 從培里來到大政奉還 未免快的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 尤其武士是各藩國的武士 藩國又大多屈從於幕府之下 : 沒聽過有所謂天皇的武士 只有天皇的子民 : 難以理解為什麼這些武士(尤其長州藩)會對天皇痴狂成這樣 : 到底日本人心中的天皇是什麼樣的地位? 某種程度的神 神話主角的後代 : 明明德川家讓天皇沒有政權那麼久了 : 這些武士們為什麼認為讓不熟悉政事已久的天皇掌權就能攘夷? 那是日本的精神象徵 : 再一問關於切腹 : 伴隨著武士道 切腹文化可以說是日本特有的 : 這是怎麼形成的? 從中國古籍的殺身成仁來的嗎? 最初的武士,是靠著報恩的方式,維繫上下關係(鎌倉) 進到了中世戰國,戰爭的方式的改變,計謀的運用(忍術,暗殺,離反) 在上者對於自身權力和部屬忠誠度的要求,更是顯得相對的重要。 到了江戶時代,在平和時代裡武士轉換薪水階級,更是拼了命 為上面的人工作,才能換得一家溫飽。每個上位者,都有自己的一班人馬 換了一個人上位者(原本的上位者去世),就必須為他殉死,表示感謝主公的恩情 這是當時的價值觀,日本有一些小說,就是在寫這種價值觀的探討 比較有名或偏激的一本武士道書籍叫作葉隱,裡面就有一些比較純粹的武士道(?!) : 可是有些時候只是單純的為了不受辱而切腹 顯然與成不成仁無關 在上日本文化相關課程的時候,上課的老師曾經跟我們說過,日本的文化 如果要用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恥」,日本文化其實也就是「恥」的文化 日本人的集團主義很重,一旦自己做出很可恥的事情,而被人揭發的話, 就很容易產生不好的念頭(自殺或是其他有的沒的)→這是就傳統日本而言啦 ,現在的話我就不知道了 : 以上 麻煩有識之士解答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56.71

09/27 08:29, , 1F
歡迎您加入本板
09/27 08:29, 1F
文章代碼(AID): #12wDQlkb (Japan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2wDQlkb (Japan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