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蘭博蒂到底是什麼?

看板JJ.ABRAMS作者 (愛米羅)時間18年前 (2006/05/14 17:42),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翻譯 節錄自《米羅‧傑哥莫‧蘭博蒂傳》(生於1444年,卒於1496年) 先知、靈媒、鍊金術士。 1444年生於 Parma 的蘭博蒂,自幼接受 Vespertine 派僧侶給予的教育, 12 歲時立志從事美術與雕刻,修習藝術課程。18 歲時到羅馬旅行,被引見給 羅馬天主教廷的 Cardinal Alexander (1492年當上教宗),受到特別訓練,此 後又多了建築師、顧問,以及先知幾個頭銜。 儘管受到要人重視,蘭博蒂並未順利地嶄露頭角,反而依照 Claudio Vespertini 神父的教誨,將他的研究成果地下化,不為世人所知。 神父擔心蘭博蒂的科技研究和信仰系統過於顛覆,而欲給予控制進而摧毀。 在這點上,他和亞歷山大六世的意見強烈衝突,至教宗1503年過世仍未獲解決。 Vespertini 要求把蘭博蒂的名字從所有的1470至1496年間碑文和建築物上 抹殺掉,不但將蘭博蒂塑造成異端邪說者,還摧毀了他在羅馬的工作室。又據 蘭博蒂宣稱「科技能使我們認識上帝」的叛逆發言,處以火刑。 米羅蘭博蒂死於 1496 年冬,身後孑然。 在蘭博蒂死後不久,秘密的「第二工作室」出現在 San Lazzaro,被梵蒂岡 的人馬發現之後旋即被摧毀。為了徹底瓦解蘭博蒂的研究以及其影響,所有的草 圖和計劃書都被下令在一場私人拍賣會裡賤價拋售。 自 15 世紀以降,蘭博蒂神秘的研究在義大利、法國、東歐等地卻開始風行 起來,甚至 Connecticut 州的 Waterbury 也在 1921 年建立了一個資料博物館。 許多設計圖直至今日還是下落不明,市面上也流傳許多真假難辨的膺品。 蘭博蒂在 1489 年創出一組「機械碼」,藉由一種神秘的演算法,做出二進 位編碼。其觀念之先進,可說已突破了當時科技,讓人類提早幾百年進入數位時 代。他的手稿以及設計圖使用各種語言,有義大利語和當時的通用混合語,也有 令人費解的純符號組合(類似原始的共濟會符文)。 此外,蘭博蒂也創造了最早的浮水印圖樣,就是所謂的「蘭博蒂之眼」, 只有在黑光照射之下才會顯示出眼睛的圖樣。他用來蓋浮水印的紙張是一種顏色 類似洋蔥皮的手工化合物,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下也能夠耐久千年不腐壞。蘭博蒂 的浮水印(「<o>」之眼)目前是唯一能夠辨別蘭博蒂產物真偽的證據,剛被發 現時引起一股辨偽熱潮,推翻了不少原先被認為是真品的原稿。目前已知的膺品 有 102 件,被認為是真品則有 22 件。 希特勒掌政期間,深深地著迷於蘭博蒂理論的超自然面,並且如饑似渴地四 處搜刮大量的蘭博蒂文件。希特勒自殺後,這些文件大多有被發現。在這個時期, 拍賣會通常以「Nostravinci」的名字來出售蘭博蒂的遺物,內行人往往願意傾家 蕩產只求標得一件蘭博蒂。 直至今日,蘭博蒂名字仍然是個禁忌,而他的作品也從未出版。他的研究以 及原稿受到三邊委員會(Trilateral Commission)(註)私下強勢控管,二十世 紀間許多重要的蘭博蒂遺物發現都被壓制,不得公開在世人眼前。 1988 年,巴西一位私人收藏家公開一份從未有過紀錄的草圖,背面所繪的 設計竟是現在行動電話的基本技術架構。 2001 三月開始,KDir 分類主任 Olgi C. Krystovnich(生於 1964年,俄 籍歷史學家以及密碼學家)從馬德里的一份私人收藏中發現蘭博蒂早期研究之 一的草圖,內容居然類似 20 世紀電晶體設計的原型。 然而,蘭博蒂大部分的畢生之作仍然束之高閣,被世人所遺忘,甚至有許多 原稿早已被摧毀、佚失。蘭博蒂半世紀的人生當中,還有哪些甚麼我們不知道的 前瞻研究?看來已經很難有知曉全貌的一天了。 註: 三邊委員會 網址:http://www.trilateral.org    1973年日本、美國與歐洲的民間人士為研討三方面共同面對的問題,而成立 三邊委員會,以加強合作,研擬對策。    三邊民間人士,並就通貨、政治合作、貿易、能源等各項問題,分組特別小 組進行研討,提出報告。會員人數:約340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91.131 ※ 編輯: AmyLord 來自: 61.231.82.247 (05/17 14:15)

09/20 15:43, , 1F
原來真的有這個人阿
09/20 15:43, 1F
文章代碼(AID): #14PljwK7 (JJ.ABRAMS)
文章代碼(AID): #14PljwK7 (JJ.ABR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