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問]使用Sony Z1拍片

看板Indie-Film作者 (煮出一杯好咖啡)時間14年前 (2010/01/20 21:2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cinemascope (剪片中。)》之銘言: : HDV和DV只有使用的儲存媒體一樣,其他都不一樣。 : DV使用4:1:1的Color Sampling,DV-NTSC是Intra-frame的壓縮方式,畫面尺寸 : 是720x480,畫素比例原則上是0.9,變種的DV Anamorphic則採用1.19的畫素比, : 製造大約872x486的1.78長寬比畫面。 實際上還是720*480沒有變 : HDV在Color Sampling的部份是4:2:0,所以盡量不要拿來拍Green/Blue screen; 話雖如此 還是要看怎麼用 後製的調整也有助於讓Chroma key更順利 當然有選擇的情況下 還是挑適合的攝影機來拍攝 但若是有成本考量 用HDV拍也無不可 : 另外HDV使用MPEG-2做為壓縮編碼,是Inter-frame的壓縮方式,對後製的運算能力 : 要求較高。通常會先轉成Apple ProRes422這類intermediate codec,會比較好處理。 原則上我是不這麼做的 Mac剪HDV沒有這麼困難 除非本身畫面要做很多特效處理 否則先轉成ProRes會佔據很大的空間 我會選擇Render選項使用ProRes 跟輸出選擇ProRes 方便最後轉檔成其他格式的影片 : HDV錄出來的畫面尺寸是1920x1080,符合HD規範的定義,但是實際上它只紀錄了 HDV還是1440*1080 實際上FCP的Canvas也是1440*1080 : 1440x1080,因為採用1.33的畫素長寬比,類似DV/DV Anamorphic的做法,呈現1.78長寬 : 比的效果。 : HDV和DV使用的是同一種帶子,只是HDV的壓縮比比較大,可以放進更大的畫面。Sony : 有賣號稱特別為HDV設計的帶子,一卷要價400塊台幣,不建議使用。紅黑帶很夠用了。 : 以上這些資料,在Wikipedia隨手搜尋一下都有。但是對於那些想要拍片的朋友們, : 這種東西應該要能信手捻來。這些東西,就是有些號稱實務經驗豐富的「前輩」們, : 眼裡最看不起的「理論」。 : 還在學校念書的朋友,請你不要忽視這個行業的 : 數位落差所能帶給你可觀的領先。都快畢業了,以現在HD被炒成這樣,還搞不清楚HD是 數位知識 「檔案格式」、「編碼」、「轉檔」 在過去剪接的系統,那些都算是工程面的事情 常會看到格式設定搞錯 一直在render 不僅是老剪接師才會有 其實年輕一輩也常這樣 這些數位的知識 令人眼花撩亂 但卻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 : 怎麼回事,真的很不應該。就算搞不懂全部(也沒有人能懂「全部」),大學三年 : 應該也養成了自己找資料的能力,何況這不是什麼火箭科學。 : 這讓我想起我以前有一個同學,拿著DVX100問別人底片要裝哪裡。 : 好好把馬步蹲穩了,機會來了才抓得住。加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1.205.16
文章代碼(AID): #1BLmGIHO (Indie-Film)
文章代碼(AID): #1BLmGIHO (Indie-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