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轉錄][轉錄][新聞] 印度教育試驗引發"階級鬥爭"

看板India作者 (瑪爽爽)時間13年前 (2011/06/15 23:1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Education 看板 #1Dzth124 ] 作者: RekishiEJ (超愛類戲劇的EJ……) 看板: Education 標題: [轉錄][轉錄][新聞] 印度教育試驗引發"階級鬥爭" 時間: Tue Jun 14 23:14:07 2011 ※ [本文轉錄自 Policy 看板 #1DzGCkRx ] 作者: oodh (oodh) 看板: Policy 標題: [轉錄][新聞] 印度教育試驗引發"階級鬥爭" 時間: Mon Jun 13 02:19:25 2011 ※ [本文轉錄自 IA 看板 #1DyxmRqs ] 作者: NPLNT (NPLNT) 看板: IA 標題: [新聞] 印度教育試驗引發"階級鬥爭" 時間: Sun Jun 12 03:03:52 2011 標題:印度教育試驗引發"階級鬥爭"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cn.wsj.com/big5/20110610/bog080428.asp?source=rss 四 歲的薩米特﹒賈哈(Sumit Jha)沒有和其他孩子一起在屋外的小巷裡打板球,而是滿身大 汗地坐在他家那只有一個房間的公寓裡。由於斷電,頭頂的電扇已經停止了轉動。在這令 人窒息的炎熱中,他一遍又一遍地畫著山羊。 今年4月,他開始入讀印度首都最令人 慕的私立教育機構斯利拉姆學校(Shri Ram School)的托兒班。這所學校的學生包括印度最有權勢的人物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 (Manmohan Singh)以及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Sonia Gandhi)的孫子孫女們。 但同樣在這所學校就讀的薩米特卻生活在一個貧民窟內。 隨著印度經濟的發展,貧富差距正變得越來越大。為縮小貧富差距,印度開展了一項宏大 的試驗,薩米特正是因為這個試驗而得以被斯利拉姆學校吸收入學的。2009年通過的《教 育權利法案》(Right to Education Act)要求私立學校劃出25%的入學名額給來自低收入 家庭、生活水準低下的學生及殘障學生。在德裡,年收入不足10萬盧比(約合2500美元)的 家庭即符合這個標準。 斯利拉姆是一所創立於1988年的非傳統學校,看起來非常適合推行這項試驗。和許多印度 學校不同的是,這所學校並不推崇死記硬背的刻板學習方法,而是通過講故事、唱歌和藝 術創作的教學方式鼓勵創新。通常一個班有29名學生,配備兩位老師;而在附近的那些公 立學校,一位老師要負責照看50多個學生。每天三次,在鈴聲響起後,全體師生都要停下 來冥想一會兒。在學校大門的上方,貼著一條橫幅,上面寫著“平靜”。 然而,到目前為止這項試驗帶來的最明顯結果卻是沮喪和失望,因為印度社會特有的隔離 制度(將富人和窮人、雇主和雇工、說英語的人和說印地語的人明確劃分開)被打亂了。 有鑒於此,這項試驗的一些支持者也得出結論:印度社會上層和下層之間的鴻溝實在太大 ,難以逾越。 斯利拉姆學校針對該法案向最高法院提出抗議,指出政府分配名額的舉動是越權行為。 斯利拉姆學校的創始人曼居﹒巴哈拉特﹒拉姆(Manju Bharat Ram)說,“縮小貧富差距是 我們的社會使命,但是有時候這個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印度人力資源發展部(India's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的安舒﹒瓦伊 西(Anshu Vaish)表示,政府認為,要想締造一個“公平和人性化”的社會,唯有全民教 育一途,在這個過程中私立學校也應盡一份力。她說,老師們會適應的,富人和窮人都可 以從對方那裡學到新的東西。她還補充表示,教育是“顯示信念的行動,是一項社會工程 ──但絕非權宜一時的社會工程。” 薩米特在斯利拉姆學校的日子並不好過。他的父親米沙勒什﹒庫馬﹒賈哈(Mithalesh Kumar Jha)是一位服裝公司高管的司機,月薪只有150美元。老師曾把他叫到學校,向他 抱怨薩米特打其他孩子,而且注意力不集中。由於極度渴望兒子獲得良好的英語教育,賈 哈回去後把兒子揍了一頓,並開始要求他埋頭學習不許玩耍。 這正是薩米特最近這天放學後一直坐在他床上的原因。他一遍一遍地抄寫當天課堂上的學 習內容:印地語中的字母“b”,還有一幅山羊(印地語中“山羊”這個詞的起始字母是b )的圖畫。他媽媽則在一旁徘徊監督。 薩米特沒有抱怨。第二天到校後,他興奮地問別人,“你看到我畫的山羊了嗎?我畫了五 張山羊。我爸爸想讓我畫更多,可我實在是太累了。” 令薩米特的父親和其他許多窮困的父母感到苦惱的是,由於自身的文化水準有限,他們無 法給孩子提供學習上的幫助。與此同時,一些富裕家庭的父母則對教學進度被拖慢感到生 氣。他們建議將窮孩子分開授課。 斯利拉姆學校的老師也抱怨,窮孩子(即使只有四歲)在學習和社交等基本技能方面遠遠 落後於家境富裕的孩子。斯利拉姆學校的校長曼尼卡﹒莎瑪(Manika Sharma)說,“老師 們走進我的辦公室,禁不住留下眼淚。他們說:‘幫幫我們吧。其他孩子都沒法學習了。 以前我們只要一周就能教完的課程現在需要三周。’” 一些曾鼓勵家中的傭人送孩子到這所學校就讀的父母也感到煩惱,他們發現,自己和傭人 之間的關系因此而發生了深遠的變化。 現年51歲的莎瑪校長在兩年前就切身感受到了這種沖擊。當時,她家的拖地工人查安﹒庫 馬瑞(Chan Kumari)也將她的兒子威坪(Vipin)送到斯利拉姆上學。當時該校首次根據德裡 當地的法律為下層社會的孩子留出名額,今年,在聯邦《教育權利法案》生效後,這個比 例已經提高到25%。 莎瑪校長說,“當時我感到很不自在。我們學校的一位家長,居然在為我拖地──我無法 面對這個事實。我不能坦然地和幫我拖地的人面對面地坐在一張桌子旁。” 據庫馬瑞回憶,當時她向莎瑪校長道歉說,“我感到太抱歉了。我讓您生氣了。我不應該 把這件事告訴您的。” 莎瑪安慰庫馬瑞說,她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後來,她給了庫馬瑞一年薪水,讓她呆在家中 照顧威坪和她剛出生的女兒,從而解決了這個難題。 印度並不是一個霍雷肖﹒阿爾傑(Horatio Alger,美國作家,作品多寫貧困青年白手起家 、改變命運的故事)式白手起家故事盛行的國度。真正的現狀是財富和貧窮不和諧地並存 ,其沖突的激烈程度遠甚於任何西方國家。 由於雇傭成本非常之低,即使是中產階級家庭也可以請得起四、五個幫傭,包括廚師、保 姆、司機和女僕。隨著經濟的增長,傭人的生活水準提高了。許多人能夠買得起幾年前還 無法想像的相對奢侈的東西,比如說手機。然而,貧窮的家庭一般還是生活在貧民窟的公 寓或窩棚裡。 印度已經在努力給最貧窮的人們(這些人往往屬於最低級的種姓)創造機會。例如,實行 為窮人預留政府工作崗位的配額制度,在一些大學裡,幾乎有一半的位置都留給了少數族 裔。諸如此類的平權行動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他們認為配額制度使他們的孩子在前進的 道路中遭遇了不公平的困難。 政府資料顯示,印度全國大約有2.37億名小學生和中學生。雖然很難獲得有關公立學校和 私立學校就讀人數對比情況的準確明細表,但是,印度的教育區域資訊系統顯示,在一年 級到八年級的學生中,有1.3億人就讀公校,5700萬人就讀私校。 印度政府管理的公立學校體系十分混亂,飽受教師和資金匱乏的困擾。這促使有能力的家 庭都把孩子送到私校。 今年,在2,288位申請入學的傳統非貧困學生中,斯利拉姆學校接受了84人的申請,錄取 比率為3.7%,甚至比哈佛學院(Harvard College)還要低。 斯利拉姆對自費學生每年的收費約為1,500美元。對每個貧困家庭的孩子,政府每年給予 300美元補貼,相當於一個孩子在公立學校的教育成本。 世界上許多頂尖的私校都為聰明過人的窮孩子提供獎學金。但是,印度的計畫覆蓋面更廣 :它為貧困孩子預留了四分之一的入學名額。法律禁止學校對學生進行入學測試(無論貧 富),但私校可以設定一些參考條件,例如家庭距離學校的遠近或者性別。 今年的3月4日,薩米特的父親賈哈來到斯利拉姆學校參加抽簽,看看他的兒子能否被選中 。此前,薩米特已經在其他六所私校的抽簽活動中落選。 賈哈說,“我對自己說,‘上帝已經把我給遺忘了。’” 但是這一次,從一頂帽子裡,薩米特的名字被抽出來了。他的父親淚流滿面地鼓起掌來。 幾周後,被托兒班錄取的112個孩子的家長來到這所學校四層樓的校舍熟悉環境。這棟校 舍坐落在富裕的瓦桑比哈社區的門控住宅群中。富裕的家長們從專職司機駕駛的小轎車或 SUV車中下來。低收入的家長們則步行或騎自行車而來。貧窮的母親們用多出來的一截紗 麗裹住頭部,這是印度北部一些鄉村地區的保守習俗。 家長們被領進教室,在紅地毯上席地而坐。對於家境富裕的母親巴哈瓦娜﹒辛格(Bhavna Singh)來說,和背景反差如此巨大的其他家長圍坐一圈令她感到不舒服。她說,“人人都 知道這種情形會發生,但真的身處其間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久後,辛格太太拜訪了莎瑪校長。辛格太太回憶道,“如果他們這麼做是為了讓國家變 得富強,那很好。但是他們應該先把窮孩子分開,直到他們能跟上其他孩子的進度。” 許多家長都有類似的怨言。莎瑪校長說,“我不怪他們。無可否認,孩子們的學習進度確 實會被拖慢。” 最近的一個早晨,教師素嘉塔﹒加普塔(Sujata Gupta)和詩琦﹒索赫尼(Shilki Sawhney) 讓她們班上四歲的小家伙們列舉出一些紫色的東西。來自富裕家庭的孩子高喊“藍莓”、 “黑加侖冰激 ”和“高錳酸鉀”(一種用於清洗水果和蔬菜的化學制劑)。 但是,來自低收入家庭的七個孩子都沒有舉手。和有錢人家的孩子不同,他們在家裡從未 學習過有關顏色的知識,也不說英語,而富孩子們列舉出來的這些他們聞所未聞的東西更 是讓他們一頭霧水。 老師們用印地語向窮孩子們把全部內容復述了一遍,然後請穿了紫色T恤的孩子們起立。 穿著綠T恤的尼汀﹒拉吉(Nitin Raj)也站了起來,一雙眼睛瞪得大大的。 加普塔老師說,他根本就沒有理解。 她說,在接連九天學習了字母“a”之後,她在習題紙上畫出以這個發音開頭的物體,然 後寫下這個字母,尼汀仍然不會把字母和相應發音的物體連接起來。 索赫尼老師把尼汀和另外七個在母音學習上有困難的孩子(包括五個窮孩子,兩個富孩子 )挑出來,給他們上了一堂補習課。後來,老師們叫來了他們的父母。 據加普塔老師回憶,她對尼汀的媽媽曼珠﹒拉吉(Manju Raj)說,尼汀需要特別的口明。 學校會給他布置額外的家庭作業。她敦促拉吉太太每天坐在她兒子身邊幫助他。老師們說 ,如果她不會,應該請一位家庭教師。 與此同時,老師們說,除了順著字母表繼續往下教之外,她們別無選擇,否則她們可能就 無法在年底前實現教學目標,例如,教會學生讀“cat”這類簡單的單詞。 尼汀住在一個貧民窟裡,門前的小巷飛滿蒼蠅。他的父親是一位鞋廠老板的司機,月薪只 有150美元左右。尼汀和他的父母及12歲的哥哥羅西特(Rohit)擠在一套整潔的單間公寓裡 。. 他哥哥所在的公立學校和斯利拉姆學校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羅西特所在的那個八年級 班有57個孩子。教師經常缺勤。最近的一個早晨,破碎的玻璃堆滿了操場的一頭,沒有書 桌的學生們就直接坐在教室的地板上。 拉吉太太在談到尼汀時說,“我的全部願望不過是讓我兒子獲得教育,這樣他就不用像他 爸爸那樣去當司機。”她一直在找家庭教師,但在這個貧民窟內無法如願。她很擔心,因 為她和她丈夫的英文讀寫都不太好,無法幫到自己的兒子。 薩米特的爸爸賈哈也面臨同樣的窘境。他擁有10年級的學歷,但他發現自己經常從年僅四 歲的兒子身上學到新的東西。 最近的一天,他盤腿坐在全家唯一的床上(這張床佔據了他們單間公寓一半的面積),指 著他兒子寫的字母“a”,然後又指著下面圖片中一個身穿制服的男人。 賈哈用印地語說,“這是一個男人。” 他兒子回答說,“不對,爸爸,這是一個宇航員。” 賈哈用印地語問道,“宇航員是什麼?” 兒子答道,“他們會飛到高高的天上。” 這是賈哈第一次聽說太空旅行。 薩米特是幸運的。他父親的雇主家庭在周末為他輔導功課。 但是,一些富裕家庭的父母認為讓窮孩子上這所學校會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學校創始人 的兒媳、有兩個孩子在此就讀的萊德西卡﹒巴哈拉特﹒拉姆(Radhika Bharat Ram)稱,她 不鼓勵她的裁縫將孩子送到這裡,因為富人和窮人的生活相差太大,窮孩子會產生被剝奪 感。 盡管有這樣的忠告,她的裁縫、每月僅掙130美元、住在小泥屋裡的拉吉﹒庫馬(Raj Kumar)還是無法抗拒兒子瑞提克(Ritik)面臨的這次機會。 現年39歲的庫馬在談到巴哈拉特﹒拉姆家族時說,“我看到他們的孩子有教養、守規矩。 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像他們一樣學習。” 他的兒子和巴哈拉特﹒拉姆太太的兒子現在是同班同學。 在最近的一個書市上,瑞提克央求他爸爸給他買三本書。庫馬先生只好向巴哈拉特﹒拉姆 太太借錢,不過,後者沒有借給他,反而給他上了一課。 她回想起當時自己當時對他說的話,“他現在要的是書,但如果他想要汽車時,你該怎麼 辦?”後來她在家中找到同樣的三本舊書送給了瑞提克。 斯利拉姆學校的老師沙麗妮﹒坦頓(Shalini Tandon)非常清楚窮孩子們面臨的障礙。兩年 前,她鼓勵她的司機把兒子拉傑什﹒庫馬(Rajesh Kumar)送來上學。之前,拉傑什的媽媽 被家鄉的村民認為是巫婆而被活活燒死。 在學校裡的頭幾個月,拉傑什一直躲在桌子底下。為了幫助他,坦頓老師開始花錢給他請 家教,並開始擔當起這男孩的老師和他父親之間的調解人,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角色。 坦頓老師說,“拉傑什的爸爸經常好幾天不給他換臟衣服就把他送到學校來。我告訴他要 洗衣服。這孩子到校時身上總是布滿了被蚊子叮過的痕跡。難怪他會在課堂上一直睡覺。 ” 這位每月只能掙130美元的父親說,作為一個單身父親,他已經盡力了。 鑒於第一年如此糟糕的表現,學校讓拉傑什留了一級。他已經七歲了,卻和五歲的孩子一 起上幼稚園,但這下情況要好多了。這也許為其他孩子開創了一種模式,不過《教育權利 法案》禁止孩子留級。 從原先為校長掃地的庫馬瑞的兒子威坪身上,可以看到印度這項試驗的潛力。他現在是他 所在的二年級班的尖子生。富孩子和窮孩子爭相和他坐在一起。來自富裕家庭的朋友還懇 請他去參加他們的生日聚會。 威坪的媽媽庫馬瑞不願接受這樣的聚會邀請。她說,“我告訴老師我在這些富裕家庭面前 感到自己很渺小。” 然而,在威坪和他的老師以及威坪最好的朋友阿曼(Arman)的媽媽的勸說下,她的態度變 得緩和了。 阿曼的媽媽凡達娜﹒戈什(Vandana Ghosh)說,最初,他兒子對於和威坪及其他窮孩子相 處似乎感到不舒服,說他們的行為怪異。但在幾周之內,阿曼開始告訴她他從威坪身上學 到的一切。 阿曼說,威坪教他如何用紙做玩具槍以及在課桌內搭建藏東西的秘密據點。阿曼說,“我 喜歡和他一起踢足球。” 阿曼說,當他在今年策劃第七個生日聚會時,他要求媽媽務必要請來威坪。 戈什太太說,“威坪的父母堅持說他們不能出席,稱兩家的背景相差太懸殊。我告訴他們 ,孩子們非常喜歡威坪,認為他和他們沒什麼不同。” 庫馬瑞太太讓步了。最近,她花了差不多一美元雇了一輛電動三輪車拉他們去參加聚會。 她還給了威坪差不多兩美元的錢,讓他去挑選一件禮物。最終他買回了一包彩色鉛筆。 庫馬瑞太太很難解釋清楚他的兒子為何能在學校成為這樣的明星人物。她不會說英語,因 此在學習方面幫不上兒子的忙。但她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天,她都會把家庭成員全都 趕出單間公寓,這樣威坪就能不受幹擾地做功課。 她還採納了學校的建議,請家庭教師每天給威坪補習一小時,每月的花費是10美元。她的 廚師丈夫每月能掙180美元,比女僕和司機通常的薪水要高出20%。因此,請家教雖然是一 項很大的支出,但並非不切實際。 七歲的孩子還不會關心父母可能肩負的重擔。當他和媽媽、年幼的妹妹以及另外兩個親戚 坐在公寓的地板上閑聊時,威坪睜大眼睛努力去回想生日聚會的情景。他說,“這個聚會 真的非常有趣。”渾然不知母親的憂慮。 他還回憶起了相約在阿曼家中玩耍的情景。他說,“那是我所見過的最漂亮的房子了。就 像泰姬陵(Taj Mahal)。那兒有很多很多的房間和很多很多的地板。” 他的媽媽告訴他,“如果你努力學習,你就能找到好工作,就也能住在那樣的房子裡了。 ” GEETA ANAND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 「就像其他各類集體主義一樣,種族主義也尋求不勞而獲。它尋求自動獲得知識﹔它尋求 自動評價人們的品質而忽略運用理性或道德判斷的責任﹔而更重要的是,它尋求自動的自 尊(或偽自尊)」 Ayn Rand<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2.6.159

06/12 13:13,
我想我們都要繼續努力!
06/12 13:13

06/12 13:55,
唉~ 除了繁重的課業,還有漫長的同儕霸凌等著他...
06/12 13:55

06/12 22:33,
好文
06/12 22:33

06/13 02:19,
借轉
06/13 02:19
-- ███◣ @PTT ◢█ █◢█ ◢◤◥◢◤◥◣ █ ██ █ ▄ ◣ ██ █ ▆▆ ▆▆ 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wa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42.72.57.110

06/13 02:19,
轉這篇過來純粹是讓大家了解一下印度現在的情況,我沒想到
06/13 02:19

06/13 02:20,
他們的貧富差距大到連均等化的國民教育做辦不到,看來印度要
06/13 02:20

06/13 02:21,
崛起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也因在不該小看印度消費與競爭力的
06/13 02:21

06/13 02:21,
同時似乎也不該太樂觀
06/13 02:21

06/13 08:10,
其實,在某些程度上一個國家的文化、宗教與民族性格
06/13 08:10

06/13 08:11,
似乎決定了這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況且很多時候,
06/13 08:11

06/13 08:12,
進步的阻礙最難以超越的是既得利益者的自利行為,
06/13 08:12

06/13 08:13,
以及宗教過度的給予他們精神慰藉而使得他們安於現狀
06/13 08:1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9.121.249

06/15 23:18,
借轉
06/15 23:1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6.115.125
文章代碼(AID): #1D-Cr3-E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