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世界工廠地位不保,恐被東南亞取代

看板IA作者 (帥ㄉㄟˊ)時間9年前 (2015/05/01 19:24), 編輯推噓30(30076)
留言106則, 2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Udn http://alturl.com/8a2u3 經濟日報 編譯吳國卿/彭博資訊29日電 緬甸、柬埔寨和寮國的廉價勞動力與戰略地位將吸引愈來愈多製造業移往東南亞,中國「世界工廠」的名號終有一天會被取代。 澳新銀行經濟學家馬蓋爾指出,東南亞國協國家將崛起成為中國、印度之外的區域經濟成長的「第三極」。到2030年,東南亞地區6.5億人口中將有超過半數年齡在30歲以下,擁有高消費能力的中產階級將不斷擴大。 澳新銀行在報告中說:「我們也認為,隨著企業轉而在如湄公河畔等地尋求廉價且龐大的勞動力,未來10到15年內東南亞將取代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 緬甸、柬埔寨和寮國等地的廉價勞動力,泰國、越南、印尼和菲律賓等國成本效益較高的製造商,以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經驗豐富的生產商結合起來,將為這種轉變推波助瀾。東南亞國家承諾將在2015年建立東協共同體,實現成員間商品、服務、資本和勞務的自由流動。 -------- Because_______, 中恐__ -- Sent from my Windows 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65.17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430479499.A.48B.html

05/01 19:38, , 1F
關鍵詞,恐
05/01 19:38, 1F

05/01 20:02, , 2F
成為最大輸家
05/01 20:02, 2F

05/01 20:48, , 3F
本來就沒想過要保
05/01 20:48, 3F

05/01 20:56, , 4F
嗯嗯,有人想先去非洲佈局嗎?東南亞勞工也漲後下一個就是...
05/01 20:56, 4F

05/01 21:18, , 5F
非洲早就已經變成是中國的地盤了
05/01 21:18, 5F

05/01 22:43, , 6F
恐恐恐XD
05/01 22:43, 6F

05/01 23:03, , 7F
#1L0sWype 東南亞只會是低階製造世界工廠 中國還是抓牢牢
05/01 23:03, 7F

05/01 23:06, , 8F
這是文字接龍嗎? 恐龍噴火~~
05/01 23:06, 8F

05/01 23:35, , 9F
又要成為最大輸家了
05/01 23:35, 9F

05/02 00:35, , 10F
怎麼還沒輸到崩潰?
05/02 00:35, 10F

05/02 00:57, , 11F
恐 XD
05/02 00:57, 11F

05/02 00:59, , 12F
我也來製造個標題 [新聞] ISIS放狠話,美國恐成戰火摧殘地
05/02 00:59, 12F

05/02 01:00, , 13F
[新聞] 中國成立亞投行,美元體制恐面臨崩潰
05/02 01:00, 13F

05/02 04:49, , 14F
如果中國轉型成功就會變成"世界市場"
05/02 04:49, 14F

05/02 04:50, , 15F
世界工廠? 這稱號誰要送他
05/02 04:50, 15F

05/02 09:18, , 16F
媒體千瘡百恐
05/02 09:18, 16F

05/02 11:27, , 17F
就算東南亞開始法揮產能,裡面「恐」怕都是大陸的資金
05/02 11:27, 17F

05/02 11:29, , 18F
東南亞產能 十年內恐無法成真
05/02 11:29, 18F

05/02 11:58, , 19F
日本30年前投資過一輪東南亞﹐結果基本是爛泥扶不上牆。
05/02 11:58, 19F

05/02 11:59, , 20F
光靠窮和人多不足以成為制造業興旺發達的必要條件。
05/02 11:59, 20F

05/02 12:15, , 21F
就和印度也被說是要取代中國一樣
05/02 12:15, 21F

05/02 12:59, , 22F
人口結構勞動力慘成那樣,還想成為世界市場哦 xDDDDD
05/02 12:59, 22F

05/02 15:05, , 23F
支那高潮了
05/02 15:05, 23F

05/02 17:17, , 24F
抱著美國大腿的世界工廠
05/02 17:17, 24F

05/02 17:46, , 25F
台灣則是吸美國奶水,沒有美國,兩個出口國都別混了
05/02 17:46, 25F

05/02 17:48, , 26F
話說中國至少還有機會轉型成內需型經濟,台灣只能吃出
05/02 17:48, 26F

05/02 17:48, , 27F
口財了
05/02 17:48, 27F

05/02 21:37, , 28F
中國一直在照搬台灣的經濟發展經驗,包括製造與外銷
05/02 21:37, 28F

05/02 21:38, , 29F
很明顯的,台灣在1990年代即開始推動的『擴大內需方案』
05/02 21:38, 29F

05/02 21:38, , 30F
在未來也成為中國經濟的發展重點。
05/02 21:38, 30F

05/02 21:39, , 31F
中國國家發改委的紅頭文件以及內參都已經明白有所表示
05/02 21:39, 31F

05/02 21:40, , 32F
這部分是已經公開的資訊,但據中國學者的分析,在可預見
05/02 21:40, 32F

05/02 21:40, , 33F
的將來必然會成為現實。現在習李體制正在宣傳『新常態』
05/02 21:40, 33F

05/02 21:41, , 34F
也就是中國經濟成長趨緩已經成為現實,但也是轉型機會
05/02 21:41, 34F

05/02 21:43, , 35F
中國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非常高,風險程度有增無減,
05/02 21:43, 35F

05/02 21:43, , 36F
但由於中國屬於相對封閉型的金融體系,政府介入程度極高
05/02 21:43, 36F

05/02 21:44, , 37F
一般相信在政府強力干預下,不會出現金融風暴,但是...
05/02 21:44, 37F

05/02 21:44, , 38F
轉型的陣痛與代價,是無可避免的,就看誰是犧牲者了
05/02 21:44, 38F

05/02 22:44, , 39F
照搬台灣經驗?中共應該不會問道於盲
05/02 22:44, 39F
還有 27 則推文
還有 1 段內文
05/04 16:55, , 67F
明天一早起來直接轉型內需市場人人不再儲蓄用力花錢
05/04 16:55, 67F

05/04 16:57, , 68F
配合中國特有寬鬆政策拿債換錢買民生品,今年破8不再是夢
05/04 16:57, 68F

05/04 16:57, , 69F
就看中國未來能否"降低GDP的增速,提高GDP的“質量”
05/04 16:57, 69F

05/04 16:57, , 70F
05/04 16:57, 70F

05/04 17:44, , 71F
現在人人都說中國增速下滑,沒看到中國增量早就超過美國了
05/04 17:44, 71F

05/04 20:07, , 72F
如果中國增量比美國低那可真的要哭哭了
05/04 20:07, 72F

05/04 21:18, , 73F
貌似有人分不清增速和增量
05/04 21:18, 73F

05/04 23:31, , 74F
letibe就是讀死書的代表 你以為外儲本來就是把錢放冰庫嗎?
05/04 23:31, 74F

05/04 23:32, , 75F
增加外儲的真正目的是用來跟國外買東西用的
05/04 23:32, 75F

05/04 23:35, , 76F
能跟國外買東西是轉內需重要的一步 你以為國家沒有錢也
05/04 23:35, 76F

05/04 23:36, , 77F
可以轉內需啊?你說台灣沒轉內需是台灣本來就不需要轉內需
05/04 23:36, 77F

05/04 23:37, , 78F
台灣不放棄製造業才是正確的 製造業跟科技和軍武有關係
05/04 23:37, 78F

05/04 23:38, , 79F
台灣真轉成內需才會完蛋 像日本就沒放棄製造業
05/04 23:38, 79F

05/04 23:39, , 80F
國家
05/04 23:39, 80F

05/04 23:41, , 81F
你以為中國儲蓄高等於不消費啊?那是因為以前沒人在那開店
05/04 23:41, 81F

05/04 23:43, , 82F
當然需求不高 國家有外儲等於可以跟國外買物資
05/04 23:43, 82F

05/04 23:45, , 83F
物資多國家就可以印鈔票 幫人民補貸款的債務
05/04 23:45, 83F

05/04 23:46, , 84F
真以為人民不儲蓄只消費 就會有錢從天上掉下來啊?
05/04 23:46, 84F

05/04 23:50, , 85F
如果你是說轉內需能不能成功是跟美國比的話 那就想太多了
05/04 23:50, 85F

05/04 23:51, , 86F
美國能不需要製造業是跟美元的地位有關 美元的權力是石油
05/04 23:51, 86F

05/04 23:53, , 87F
給的 美軍可以打倒所有的敵人囊括石油 所以FED才可以
05/04 23:53, 87F

05/04 23:54, , 88F
印鈔票跟"全世界""買東西" 完全不需要製造業只需消費就好
05/04 23:54, 88F

05/04 23:55, , 89F
所有正常國家都應該要有製造業 不然買到的東西會突然變貴
05/04 23:55, 89F

05/04 23:56, , 90F
因為金融控制權在歐美的手上
05/04 23:56, 90F

05/05 00:10, , 91F
要製造需求是最不困難的 有錢是第一要素 第二要素是業者
05/05 00:10, 91F

05/05 00:13, , 92F
第三要素是政府能補人民貸款呆帳 第四要素是廣告市場調查
05/05 00:13, 92F

05/05 00:14, , 93F
這些要素都跟政府和人民有沒有錢有關
05/05 00:14, 93F

05/05 00:16, , 94F
說中國轉市場不可能 那以前中國轉工廠很容易嗎?
05/05 00:16, 94F

05/05 00:17, , 95F
不做又怎麼可能改變? 轉內需的重要因素 中國都有達到
05/05 00:17, 95F

05/05 00:18, , 96F
別以為人多就可以成為世界工廠 那印度為什麼不是世界工廠?
05/05 00:18, 96F

05/05 09:47, , 97F
有這推文功夫何不回文?
05/05 09:47, 97F

05/05 09:48, , 98F
美國也不全是“打倒”敵人,他只要把敵人的地盤搞亂就行了
05/05 09:48, 98F

05/05 09:48, , 99F
成事不足,敗事有余,這就是美國人的本事
05/05 09:48, 99F

05/05 09:49, , 100F
和中國的“和為貴”正好是相反的兩個極端
05/05 09:49, 100F

05/05 14:05, , 101F
轉內需的因素中國都有達到?要是真的就不會有亞投行了拉
05/05 14:05, 101F

05/05 15:58, , 102F
亞投行跟內需有甚麼關係?,那東西是用來突破包圍網
05/05 15:58, 102F

05/05 16:02, , 103F
亞投行經過的國家窮到可以,用來填內需的判斷是哪裡來的?
05/05 16:02, 103F

05/05 17:14, , 104F
單看經濟面 亞投行是用來消化過剩產能的 鋼鐵業慘很久了
05/05 17:14, 104F

05/05 17:18, , 105F
至於轉內需的條件 現在是沒有(有的話就轉成了) 但是努力方
05/05 17:18, 105F

05/05 17:18, , 106F
05/05 17:18, 106F
文章代碼(AID): #1LGsABIB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