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查理周刊》事件:兩種中世紀文化的碰撞

看板IA作者 (Cassander)時間9年前 (2015/01/18 06:53),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透視俄羅斯》消息】俄羅斯藝術理論家格里高利‧列夫津認為,《查理周刊》編輯部 血案是兩種古老傳統無法相互理解的悲劇。 我認為,將發生在巴黎的悲劇解釋為伊斯蘭極端分子對神聖的歐洲言論自由原則的攻擊是 錯誤的;我還認為,將《查理周刊》視為言論自由的化身也是錯誤的。如果我們這樣做, 那就意味著言論自由的作用就是制造毫無意義的下流作品。看過該雜誌的漫畫,你就會明 白我說的意思。從藝術水平、思想深度和語言文明的角度看,它類似於公廁里的塗鴉,只 是題目更廣泛一些而已。歸根結底,言論自由原則的存在不是為了講述上帝與教會、國家 與家庭、偉大與渺小人物的淫穢故事。 歐洲現代文明中的「低俗」傳統 言論自由是由十八世紀以來的啟蒙論著和憲法所保障(並限制)的,但其歷史比這更久遠 。不了解法國就無法理解這種雜誌是如何存在於一個現代化文明國家的。 這個國家誕生了「被詛咒的詩人」維永、拉伯雷,有著帶滑稽而可憎的地獄齷齪畫的哥特 式雕塑,還有教會手稿空白處的淫穢旁註。漫畫誕生於中世紀的取樂文化,漫畫家也絕不 是演說家和哲學家,而是逗樂的小丑,說淫穢笑話和下流段子的天才,成長於嘉年華的傳 統之中。 當然,由於其在法國大革命時代所扮演的角色,法國漫畫成了歐洲自由言論的一部分。但 這並不是說,漫畫就是言論自由。漫畫是一種古老得多的自由(擺脫文明的束縛,釋放內 心的動物本性)的體現。可以這樣說,由於歷史的偶然,按照歐洲天主教傳統神職人員亦 是取樂文化的承載者之一。這是一個相當獨特的現象,由此產生了很多重要的現象,而且 歐洲式自由的偏激程度正恰恰與此有關。但那是另外一個話題。 伊斯蘭世界不同的「低 俗」 不過,民間取樂文化在穆斯林文化中並不遜色於歐洲,土耳其木偶劇院(也是極其 猥瑣的)或納斯爾丁‧霍加就足以證明這一點。但據我所知(我承認自己可能會犯錯), 他們的下層社會取笑的對象是蘇丹、官吏、商人和毛拉,而絕不是先知、哈里發和伊斯蘭 教義。不知為什麽,伊斯蘭族長從來就不是取樂文化的承載者,他們沒有這種傳統。 兩名伊斯蘭狂熱分子殺害漫畫家的可怕事件,被人們解釋為中世紀的野蠻與現代化的歐洲 自由的碰撞。我同意,槍擊事件是可憎的,我昨天去了法國大使館並獻上了鮮花;我也同 意,被射中的還有歐洲的自由,但不是現代化的歐洲自由。實際上,如果以文化學者的超 脫眼光來看待這一事件,那麽這是兩個中世紀時代的碰撞,是兩種古老傳統無法相互理解 的悲劇。這兩種傳統是宗教國家的核心,但不是現代意識的核心。只不過一種傳統認為, 既然上帝決定了你早晚要死,那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取笑他,但在另一種傳統中,這樣做卻 絕對不行,因為不可以侮辱賦予你靈魂的神。死亡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不同文化對其選擇 了不同的態度,一旦選擇了,就要遵守下去。 不同文化碰撞釀成的悲劇 我認為,將此事件上升到保護神聖的言論自由原則的高度,只能令局面雪上加霜。我們正 在讓這場戰爭不可逆轉。巨人與小丑之間畢竟是有區別的。一種情況是你和整個國家投入 戰鬥,包括這個國家的基礎、國家機器和憲法。這時似乎一切都建立在羞辱阿拉的目標之 上。這是很嚴肅的事情,為此可以犧牲生命。另一種情況是你為了殺死小丑而喪生。這是 很愚蠢的事情。戰士不應與小丑作戰,因為勝利不會為你帶來榮耀。手持長矛與一堆大便 作戰是很可笑的,因為不管怎樣,你自己已經臭了。 作者:格里高利‧列夫津(Grigory Revzin), 歷史學家、藝術理論家、建築評論家 http://big5.tsrus.cn/pinglun/2015/01/14/39289.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7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421535196.A.B38.html

01/18 10:38, , 1F
教會手稿那段意思是諷刺漫畫起源就像國中國小生課本塗鴉
01/18 10:38, 1F

01/18 10:39, , 2F
一個不允許把課本偉人照片畫像塗上鬍子的文化是不會有諷刺
01/18 10:39, 2F

01/18 10:39, , 3F
漫畫出現的
01/18 10:39, 3F
文章代碼(AID): #1KkkVSiu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