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英國“脫歐”之路(一)

看板IA作者 (heart-work.info)時間10年前 (2013/11/07 21:26),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陳季冰,上海人,曾主持《東方早報》財經與評論工作,目前就職於《上海商報》。 漸行漸遠的大不列顛身影 9月2日16:28 如果說年輕的美國有一個古老的“美國夢”的話,古老的歐洲也有一 個年輕的“歐洲夢”。 這個夢的中心故事是:現代歐洲已經從羅馬帝國、拿破崙到希特勒的 兩千年錯誤歷史中汲取了足夠智慧,歐羅巴的眾多民族完全可以不經 歷痛苦的戰爭,而通過商業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途徑踐行偉大的啟蒙哲 學家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提出的“永久和平”理想, 進而在自願互利的基礎上實現更大規模和更深程度的融合,連結成為 一個人類歷史上前無古人的超國家政治經濟共同體,躋身後現代歷史 的主角之列。 這個看來如此甜蜜的美夢在一路高歌猛進60年後的今天遇到了致命危 機,並且在許多“疑歐論”者眼裡正一步步演變成一個前景悲慘的噩 夢。 歐盟鏈條的斷裂警報並沒有首先響起在最薄弱的環節——那些深陷危 機的南歐窮國,比如希臘、塞浦路斯或葡萄牙。 2013年1月23日,英國現任首相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在倫敦 金融城發表的一場備受外界期待但卻一再延遲的演說中宣布,如果在 2015年舉行的下一屆大選中獲勝,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政府 就將重新討論英國與歐盟的關係,並在五年議會任期的上半程——也 就是2017年以前——對新的協商結果進行公投,“那將會是一次決定 去留(歐盟,European Union)的全民公決。” 不知道是故意還是湊巧,卡梅倫選擇了一個極為敏感的時刻公佈他的 “英國脫歐時間表”。此前一天,1月22日,恰好是著名的《愛麗舍 條約》(The Elysse Treaty)簽署50週年紀念日。這一歷史性文件 標誌著歐洲大陸上兩個最大的宿敵——法蘭西民族與德意志民族—— 達成永久和解,因而它實際上正是歐盟賴以正常運轉的“法德軸心” 的基石。 卡梅倫在演講中說,他深信一個靈活、適應性強且開放的歐盟最符合 英國的利益,這樣的歐盟才適合英國留在其中。但眼下,英國人民感 到歐盟正在朝著一個英國並不支持的方向發展,歐盟在一些領域被視 為不必要的規則和規定讓英國人民痛苦不堪,公眾對歐盟的幻滅感“ 前所未有的高”。因此,現在是英國民眾就這一問題發表意見的時候 了,也是英國政壇解決歐洲問題的時候了。他還稱,英國希望在改革 後的歐盟中扮演忠實而積極的角色,但歐盟目前必鬚麵對眾多艱難的 挑戰,其中包括歐元區債務危機、缺乏競爭力及公眾支持。 第二天,1月24日,卡梅倫在一年一度的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 進一步向歐洲領導人闡述說,任何試圖強迫各國加入更深層次政治聯 盟的企圖對歐洲而言都將是一個巨大錯誤,英國不願成為其中一份子 。他認為歐盟需要重新定位,“歐洲各國擁有各自的歷史、傳統和體 制,希望擁有自己的主權,能夠作出自己的選擇。” 從英國和歐盟其他26個成員國的利益出發,英國希望歐盟從內部進行 改革。英國在所有歐洲需要作為的問題上都發揮重要作用,譬如提高 競爭力、打擊恐怖主義以及對抗氣候變化等。“這是我們需要採取的 政治行動。但集權式的政治聯盟?我沒興趣,英國沒興趣。” 其實,早在新年伊始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卡梅倫已經相當明確 地要求就英歐關係作出重大調整。他當時對BBC記者說,他本人希望 英國繼續留在歐盟。然而,鑑於歐元區危機迫使這個擁有27個成員國 的組織實現進一步融合,需要重新界定英國與歐盟的關係。“歐洲正 在改變,我們完全有機會引領這些變革、促成讓我們與歐洲的關係變 得更融洽的變革。” 卡梅倫似乎相當自信,“帶著勇氣和信念”,自己將贏得這場爭論, 並為英國爭取到更優厚的條款。目前還不清楚大不列顛執政的聯合政 府將就英國與歐盟關係的哪些具體部分展開重新談判。不過卡梅倫所 在的保守黨的議員已表示,他們想從歐盟機構那裡收回包括就業、打 擊犯罪和司法等一系列權力。 此外,卡梅倫也尚未說明如果談判失敗、自己不能從歐洲那裡贏得足 夠的讓步,他將採取何種行動,而輿論普遍認為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 性很大。他顯然指望用全民公投要挾歐洲拿出更有利於英國的協議, 從而勸說英國公眾投票繼續留下來。他也許認為,歐洲已經受到持續 多年的債務危機重創,不願意看到進一步動蕩的發生。 如果卡梅倫的公投計劃得以付諸現實,那將是英國選民就同一問題進 行的第二次直接投票。英國曾於1975年工黨首相哈羅德‧威爾遜 (Harold Wilson)時期舉行過公投,以決定是否退出加入才兩年的歐 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是歐盟的前身)。 當時的結果表明,贊成留在歐共體的選民佔絕對多數。10年後的1985 年,受丹麥管轄的格陵蘭島自治區通過相同的全民公決成功退出歐共 體。 但卡梅倫潦草地勾畫的英歐關係“重新定位”路線圖甫一拋出,便引 來了絕大多數西方夥伴的強烈擔心和批評,這完全在人們預期中。 法國幾乎是出於本能反應地警告稱,倫敦不能就保留歐盟成員國的哪 些身份而挑挑揀揀。法國外交部長洛朗‧法比尤斯(Laurent Fabius) 甚至用揶揄的口吻說,如果英國離開歐盟,法國“會鋪開紅地毯歡迎 ”因此而逃離英倫三島的商人。 德國政府再次重申,德國希望英國留在歐盟,歐盟與英國相互需要。 卡梅倫與默克爾(Angela Merkel)之間私交甚密,英德兩國的歐洲觀 也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尤其是對自由經濟和向世界開放的觀念。德國 人不希望英國離開歐盟,還因為後者可以牽制持保護主義立場的法國 。但重新討論英國與歐盟的關係,看來太可能獲得德國的支持。默克 爾總理暗示願意做出讓步。但她也有自己的底線,那便是不允許英國 破壞現有的歐盟條約。 “我們當然樂意討論英國的願望,但人們應該記住,其他國家也有他 們自己的願望。”默克爾稱,她無法想像英國離開歐盟的情況,因為 英國的貿易有一半要依賴歐盟。“我相信你自己在島上可以過得很開 心,但在現今的世界,獨來獨往不會讓你更快活。” 事實上,在德國財政部長沃爾夫岡‧朔伊布勒(Wolfgang Schäuble) 更早時候訪問英國時就向英國公眾勾勒了另一幅迥異的未來歐洲願景 ,“在這個競爭理念中,如果我們的辯論中沒有英國的聲音,歐洲就 會顯得貧乏無力,英國應該留下來並在歐洲的中心佔一席之地。”但 同時德國外長基多‧威斯特威勒(Guido Westerwelle)也明確表示, “予取予奪的政策不是選項之一”。 擔任2013年上半年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愛爾蘭總理恩達‧肯尼(Enda Kenny)與有歐洲“總統”之稱歐盟理事會(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主席赫爾曼‧範龍佩(Herman Van Rompuy)都強調 了英國留在歐盟內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他們均重申,反對按照卡梅 倫的要求修改相關條約。歐洲領導人希望英國留在歐盟,但不會不惜 代價。因為他們擔心,過分遷就英國會導致一系列連鎖反應。 範龍佩再次表示,可以在2014年歐盟選舉之後考慮修改條約,但他強 烈支持加深歐盟一體化程度,而不是建立一個“照單點菜”式(意指 歐盟成員國可以在一系列一體化政策中選擇部分而非全部政策)的鬆 散聯盟。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巴羅佐(Jose Manuel Barroso)則自信地預言,他相信英國若真的舉行全民公投, 投票結果將是留在歐盟,儘管近期民調顯示英國支持退出歐盟的民意 佔明顯上風。 但分量最重的警告來自大西洋另一邊。2013年1月初,作為英國最親 密的盟友,美國政府不同尋常地公開表示,它對英國可能退出歐盟感 到越來越擔心。美方堅定認為,英國在歐洲的核心保有一席之地,對 英美之間的“特殊關係”最為有利。 奧巴馬政府負責歐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菲利普‧戈登(Philip Gordon) 在美國駐倫敦大使館講話時談到了歐盟談判往往導致“內向 型”傾向的歷史,他指出,公投常常使得各國更加專注內部事務, “歐盟越是關注其內部爭論,就越無法達成統一。”戈登認為,如果 英國退出歐盟、或減弱在布魯塞爾發揮的作用,將造成一系列後果。 大約一周以後,奧巴馬總統親口對卡梅倫說:美國認為英國應在強大 的歐盟中繼續保持強大的存在,美國與歐盟的關係日益密切,而歐盟 在世界上的話語權日趨增強……美國樂見一個成員包括英國的外向型 歐盟。“這會對維護和促進歐洲及全世界的和平、繁榮和安全做出重 大貢獻。” 奧巴馬總統趁今年5月中旬卡梅倫訪美時加入了英國去留歐盟的辯論 ,他稱自己認同卡梅倫對歐盟存在問題且需要改革的看法,也支持卡 梅倫為此所採取的政策,但他認為英國在採取任何措施之前,應當先 行“修復”與歐盟的關係。 卡梅倫是第一個在“歐洲夢”的美麗外衣上撕開一道刺眼裂縫的人, 他是不是已經打開了歐盟分崩離析的“潘多拉之盒”,現在還很難說 。但在我看來,歐洲一體化進程的真正轉折實際上發生在2005年。 那年春天,被視為歐盟制憲過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件——《歐盟 憲法條約》(The Treaty establishing a Constitution for Europe,簡稱TCE)在法國和荷蘭這兩個歐盟創始成員國的全民公決 中遭到否決並從此被擱置。 雖說這一歐盟“根本大法”經過大幅度修改後以《里斯本條約》( The Treaty of Lisbon)之名在2007年10月獲得通過並簽署實行,但 歐洲一體化的步伐已經遭遇了有史以來第一次重大且難以挽回的挫敗 。 “歐洲夢”的天空裡漸漸陰霾密布…… http://ppt.cc/MdlV -- 卡蜜兒‧ ▂▆ 維丹 ◤◤◥◣ ︻▃▁ ◢◤◥ 不抵抗就不會死,這麼簡單的道理 ) 為什麼不懂! ▅▄︻▃一=╯/ /▃▅ ˙ ▁▃▅\ ¢honey ▌● ◣▂▃▅ ◤ 人 461791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hazel0093 來自: 140.119.202.99 (11/07 21:31)

11/07 21:39, , 1F
英國是否脫歐?的確值得密切關注
11/07 21:39, 1F

11/08 10:09, , 2F
日本不覺得自己是亞洲 英國不覺得自己是歐洲
11/08 10:09, 2F
文章代碼(AID): #1IUvK6Yj (IA)
文章代碼(AID): #1IUvK6Yj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