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美國要對中國的商品徵稅

看板IA作者時間19年前 (2005/02/04 22:26),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windsor12 (...)》之銘言: :  可否再麻煩你簡單說明一下轉撥計價 轉撥計價又稱移轉定價(Transfer pricing) 簡言之, 多企業集團利用聯屬企業內部交易 使成本收益能依管理當局意思分攤 分攤目的主要目的是稅務考量與銷售考量,主要手法有低買低賣.低買 高賣.高買低賣... 例如: 集團旗下有甲乙兩公司, 甲公司負責海水=>粗鹽出售, 乙公司負責粗鹽=>精鹽販售 市場上也有其他公司製作粗鹽(精鹽)出售 甲公司不一定要賣給乙公司, 乙公司也不一定要跟甲公司進貨 今甲公司生產=>賣給乙公司(乙向甲買)=>賣到外部市場        內部成本/收益/利潤  公平市價成本/收益/利潤        ==========  ============ 甲生產到賣: 成本10 / 賣80 / 利70 成本10 / 賣40 / 利30 乙進貨到賣: 成本80 / 賣90 / 利10 成本40 / 賣90 / 利50 發現了嗎? 比起甲乙均向外部市場買賣,甲利潤多40,乙少賺40,但整個集團不管 內部買賣還是外部買賣,都是賺80 有什麼不同? 1. 甲乙同稅負區(例如同在中華民國境內) 假如甲公司享有所得抵減70,那麼今年甲公司就不用繳稅 乙公司沒此優惠,所以10要課稅,整個來說,集團今年課 稅所得只有10。反之,若甲乙事項外部買賣,甲公司30可 抵,但是乙公司50要繳稅。一樣都是甲生產到乙賣出(忽 略流程不看),都是賺80,但透過甲乙內部交易卻能少繳 稅。此稱為國內(內部)轉撥計價 2. 甲乙不同稅負區(例如一個在中華民國境內,另一個在美國境內) 同上說明,例如甲在國內,乙在美國,甲享有政府給的免稅優惠,集團 當然想將利潤留在國內越多越好,結果美國的乙最後賣到市場時,帳上 利潤只有10(但整體集團賣的90一塊也不少),美國國稅局氣的跳腳, 抗議此集團賺美國人錢,卻不在美國交稅,此稱為國際轉撥計價 ================================ 除了上述租稅考量,也有可能為了提升子公司在國外競爭力,刻意利用 轉撥計價,使國外子公司成本低於當地競爭者,成本低,價格自然有能 力壓低,使得子公司在當地市場更有侵略性。這種打壞行情搶市場,常 會被當地國控告傾銷(dumping)。有時候低成本是故意的,但有時候是無 心的,例如技術優勢或規模經濟帶來的成本下降。不過這類理由常被當 地國刻意忽略,畢竟當地國要保護自己國家的廠商。 以下是立本會計師事務所對轉撥計價的解說,還有OECD.IRS等組織對transfer pricing 的規定.. http://www.bdo.com.tw/%B2%BE%C2%E0%ADp%BB%F9.htm -- 站在巨人肩上而看的更遠的侏儒,是聰明的; 站在巨人肩上而自以為是另一個巨人,是愚昧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14.203

218.173.73.218 02/05, , 1F
^^
218.173.73.218 02/05, 1F
※ 編輯: LoIn 來自: 140.119.114.203 (02/05 02:11)

218.160.53.192 02/05, , 2F
斧頭黎大老真是太厲害了
218.160.53.192 02/05, 2F

218.166.58.193 02/05, , 3F
推!!
218.166.58.193 02/05, 3F

218.173.73.95 02/05, , 4F
再看一次 不推不行
218.173.73.95 02/05, 4F
文章代碼(AID): #120uO8i5 (IA)
文章代碼(AID): #120uO8i5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