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阿拉法特留給後人的遺產 (下)

看板IA作者 (封心)時間19年前 (2004/11/20 09:3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文章來源:媒抗--阿勳 http://www.socialforce.org/phpBB/viewtopic.php?p=220014#220014 承上) 他是現代恐怖主義的祖師爺,集合各家恐怖手法之大成, 舉凡劫機、綁架人質到大量暗殺-- 如1972 年柏林奧運以色列選手在選手村將近二十人被炸死的事件--無一不精。 更絕的是,他將恐怖主義進一步提升為成政治宣傳工具-- 藉由這些恐怖手段來獲得國際間的同情,甚至尊敬。 他是自希特勒以來,流最多無辜猶太人血的人,然而,他被尊為國際英雄。 他死時,法國總統席哈克向他的棺木鞠躬致意, 聯合國秘書長甚至要求聯合國降半旗以示哀悼。 阿拉法特還留給後人一項遺產。也就是「漢賊不兩立」, 不消滅敵人、收復失土,決不罷休。 他不僅僅拒絕了所有可以與以色列和平共存的提議, 更善用所有媒體管道--電視、廣播、報紙、甚至學校乃至小朋友的夏令營--- 來宣傳他這種漢賊不兩立的想法。 巴勒斯坦人在長期的洗腦下,對猶太人莫不懷有深仇大恨一般, 並完全否定猶太人在以色列土地上的任何正當性。 這樣痛惡以色列的情結,阿拉法特的繼承者,不管是誰, 都無法或不敢有所挑戰或思圖改變。 阿拉法特長期對巴勒斯坦人洗腦的成果顯而易見,他一死後, 他旗下最激進的恐怖組織--al-Aqsa Martyrs Brigades, 已改名為『阿拉法特 Martyrs Brigades』。 (譯註: Martyrs Brigades 是否可翻為「殉教者軍隊」?) 巴勒斯坦人了解他們已逝領袖一生的願望。 問題是,在媒體包裝美化下,充滿暴力、仇恨的反以色列情節, 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弭平,這也就是為什麼中東和平的遠景, 不如許多自以為了解阿拉法特的人所想的,那麼容易達成。 仇恨需要很長時間,甚至好幾個世代,才能慢慢消除。 巴勒斯坦人所需要的,是一個與阿拉法特正相反的領導人, 來帶領他們遠離仇恨,迎向和平。 -- 撥亂反正、清新思維,先從「與媒體對抗」開始 http://www.socialforce.or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76.214 ※ 編輯: bluesimon 來自: 218.166.76.214 (11/20 09:43)
文章代碼(AID): #11dg0zC7 (IA)
文章代碼(AID): #11dg0zC7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