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松園別館

看板Hualien作者 (CAT)時間9年前 (2014/10/25 20:3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9 (看更多)
------------------------------------------------------------------------------- 遊玩時間:2014年10月 遊玩地點:松園別館 地  址:花蓮市松園街65號 電  話:03-8356510 開放時間:週一~週日 09:00~18:00 (每月第二及第四個星期二休館,遇節慶、例假日不休館) 每人平均價位:0~50 官  網:http://ppt.cc/MeHJ ------------------------------------------------------------------------------- 網誌:http://hualienfresh.pixnet.net/blog/post/394779875 -------------------------------------------------------------------------------- 文字: (圖) 松園別館建於日治時期(約民國31年),原為日本海軍兵部辦公室,早在日本建松園別館於 此時,這邊就已是一片松林,因此得名為松園別館。這片松林是一大片的松林,不僅僅只 有存在松園別館,周遭的自來水廠、後方的中華電信會館、中廣公司都是屬於這一大片松 林的一部分。 日本戰敗撤退後,民國36年改由陸軍總部管理、陳誠青年軍駐守;後又成為「美軍顧問團 軍官休閒度假中心」;66年改由國有財產局所有,67年交由行政院退輔會管理。 由於松園地理位置優越,可遠眺太平洋與海岸山脈,園內又有百年老松成群,89年7月13 日由花蓮縣政府設定為「歷史風貌專區」,並展開整修。 (資料來源:文化部地方文化館 松園別館) 自從松園別館開始收費之後,很久不曾來到在花蓮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 喜歡這裡的幽靜、自然,高聳挺立的黑松樹,樹枝堅毅,樹影搖曳姿態萬千的樣子, 而且這裡是最佳眺望太平洋的景點之一。 可以從松園別館二樓,坐在椅子從松枝中望向茫茫無邊際的太平洋, 太平洋的藍映照著晶晶亮亮從松樹中透過來的光, 即使眼睛被扎了一下,還是令人忍不住直直觀望。 (圖) 趁著平日,來到松園別館,遊客三三兩兩,沒有假日來的多。 倒是多了一股閒散的寧靜。 收費的松園別館,分為全票、半票、免票和團體票,這裡的票面金額是可以抵消費的。 但是為了將這些錢花出去,通常只會花更多錢。 (圖) (圖) 國際化的提供語音導覽的服務,讓外國旅客也能了解松園別館的歷史 (圖) (圖) 松園別館在我心目中是個理想的住家,綠色的植物團團的環繞著住宅,後面是山,前面是 海 早上起床,在鳥語花香的陽台吃早餐,多麼棒呀!! 很喜歡部分爬滿植物的牆,綠意盎然,清爽自在 房屋與周圍的環境融合在一起,並不顯得突兀,似乎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圖) (圖) 隨著太陽的照射,光線及陰影變化萬千 爬牆的植物,慢慢的將整棟建築物細細地慢慢地圍住 讓這歷史悠久的建築,更添一番懷舊及歲月悠悠之感 (圖) 慢漫生活,取的真好!! 緩緩慢漫的生活, 不急不徐,爛漫的生活,可以更貼近生活的這片土地 我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但是還需要多努力學習如何生活 因為即時知道慢漫生活的重要性,但有時仍會急於一時的忘記 (圖) 繞道防爆門的後方的防空洞 上次來時,這裡還尚未開放整理,一直很想進去看看 這次來到此處,已經規劃好可以進入參觀 空間小小的,文字和照片很深刻 (圖) 若鷲之歌(又名預科練之歌) 翻譯:戴鬧勇、葉仁炎 戰時著名的軍歌,敘述年僅17-18歲的少年航空兵(預科練習生)面對首次出征,即使懷抱 必死的決心,仍透漏幾許悲涼。 年輕熱血預科練,七顆鈕釦櫻和錨 今日飛翔伴彩霞,夢幻希望衝雲霄 燃起活力預科練,腕是錨鐵心火燄 成翼出師越狂洋,敵前奮戰直搗去 仰慕前輩預科練,屢聞戰功熱血湧 必勝信念練功擊,大和魂兮本無敵 不惜生命預科練,勝利之翼意志翼 轟沉敵艦仗壯烈,想給母親送相片 (上述資料來源,松園別館解說資訊) 查詢資料會查詢到有關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神風特攻隊的事蹟,以「一人、一機、一彈換一 艦」對美國進行自殺人體炸彈的攻擊。 出征前會在松園別館賞賜御前酒,代表著將生命奉獻給日本,為國家進行第一次也是最後 一次有去無回的征戰。 松園別館來過很多次,以前只是把有關神風特攻隊的資訊當作歷史故事來了解,直到這次 進到松園別館參觀防空洞的展覽,有了不一樣深刻的感受。 進入防空洞,耳邊響起的悲壯的"若鷲之歌",隨著音樂看著留下來的照片及解說, 想著這些年紀輕輕的青年,遠離母親、家人要為祖國犧牲奉獻,我想即時害怕也要向前進 ,把此次的出征視為一種榮耀。 年輕的歲月呀!!就要這麼結束了。沒有未來,只有現在,此時此刻的當下。 親人剩下的就只有照片,用照片來思念出征的青年。 死去的人或許是勇敢的;或許是害怕的。 思念出征的親人,只能看著照片,用替祖國犧牲是榮耀的一件事來安慰自己殘留下來的孤 獨歲月。 戰爭很可怕,生離死別,一去不復還。 這是我在這短短的防空洞中的體會。讓我看到的松園,不只有美麗幽靜,而是悲愴的用許 多年輕生命築起來的歷史痕跡。 (圖) (圖) 防空洞的後方,與植物不分你我的設置, 是早期因為日本戰敗,所建造焚毀文件的焚燒爐 每每看到這樣與植物融合在一起的設置, 就深刻的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快到這些物品原先設置的功能已經不復存在 或許只剩下參觀及緬懷的意義 (圖) 主要建築物的後方是松園別館的餐廳 門票可以拿來這裡兌換等值物品(礦泉水)或是加錢購買咖啡或餐點 建築物的前方是生態池,今天蓮花開的不多 仔細看只看到兩朵,一朵白色、一朵粉色 在餐廳前地松樹下坐著,看花、賞景,好個秋日的早晨 真心覺得,生活就該如此 (圖) (圖) 深秋的早晨,漫步在松園別館 讓穿透針葉的陽光,帶來一絲溫暖 (圖) 喜歡從門口(放於首圖)及另一側各照一張松園別館的照片 藍天、建築物、松樹、草皮、搖曳的樹影都納入我的小方框中 真是拍它千萬遍也不覺厭倦 (圖) 松園別館的主要建築物主要是展演的空間, 會有一些展覽可以參觀。 通往二樓的樓梯轉角,無法辨認的字體緊貼窗戶, 外面的屋頂上舖滿落下的橘紅色松針 與黑色的樹影、綠色的松樹、藍白色的天空形成一幅美麗的圖案 (圖) (圖) 在松園別館周遭走走停停的參觀後, 我喜歡將二樓的迴廊當成最後的ending 在這裡小坐稍作休息,眺望遠方的大海 (圖) 由近而遠從松樹中的看到菁華橋、曙光橋及遠方的花蓮港出海口的燈塔 (圖) (圖) 松園別館的前方,是新設立的臥松園區 雖不屬於松園別館,但這裡有一株生命力強健的黑松樹值得一看 (圖) 這棵黑松樹在某次的颱風中不幸被風吹倒,但是生命並沒有就此結束 反而以側邊式的向旁向前生長 可以更接近的看這有著堅毅姿態的黑松樹, 像神風特攻隊的不畏懼死亡為國捐軀的勇氣 雖然身軀已經殘敗,但精神永存人們心中 (圖) -- pixnet:http://hualienfresh.pixnet.net/blog blogger:http://hualienfresh.blogspot.tw/ FB:https://www.facebook.com/hualienfrse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222.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Hualien/M.1414240377.A.43D.html
文章代碼(AID): #1KIvXvGz (Hualien)
文章代碼(AID): #1KIvXvGz (Hual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