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專業的醫療網站? 和燙傷處理的問題

看板HsinTien作者 (確定)時間12年前 (2011/11/14 23:19), 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因為車禍受傷的關係,所以有豐富的照料傷口疤痕的經驗 感謝新店板友的祝福,我的復原狀況不錯,在這邊回饋一下盃。 雖然我不是燒燙傷,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我左腳開刀後的隔天,傷口周遭開始冒出十幾個極大的水泡 (個個都超過50元硬幣大小,而且都飽滿緊繃到誇張-_-) 原來皮膚不僅是受熱會長水泡,受到很大的外力撞擊也會有這樣的反應。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跟燒燙傷的照料應該是差不多的。 除了沖冷水的程序,傷口一貫的處理方式是先避免感染, 我那麼大那麼多的水泡是都沒弄破,且初期還不用塗任何藥膏, 都是滅菌紗布、抗敏膠帶、食鹽水、大棉棒、一罐消毒碘液走天下。 (生理食鹽水記得要買『沖洗用』的) 基本換藥就是生理食鹽水+棉棒 沾/沖掉組織液, 然後另一枝棉棒上碘液,隔著紗布充分溽溼傷口,接著重新包紮。 避免感染的初期,只要做好上述的護理就可以。 但若考慮到後續的疤痕,有些神物跟常識你一定要準備好。 我要呼籲大家,家裡的醫藥箱 一定、一定要添購的神物有兩樣: 『人工皮』以及『美容膠帶(或稱免縫膠帶)』 學會如何判斷傷口類型,以及在何時機善用這兩樣神物, 不管是跌倒或者不小心割到手 你真的可以拯救自己免於很多不必要的疤痕滋生。 (以下都是親身血淚體驗阿...在這次受傷之前, 我也是個不管啥瞇傷口都用OK繃解決的人,唉!) 先介紹一下傷口的分類,好讓大家知道什麼時候要用人工皮, 什麼時候要用美容膠帶。 日常生活最常碰到的就是1.擦傷 2.切割或撕裂傷 判斷的方式很簡單,如果能分辨出"傷口兩岸"的 就是後者, 如果就是一片的那種就是擦傷。 切割或撕裂傷,傷口穩定無感染之虞後,請拿出神物『美容膠帶』 把傷口兩岸拉緊,以膠帶紋路跟傷口垂直的方向給他貼下去, 覆蓋好全部傷口 然後就不用管它了,洗澡也不用換,能持續貼多久就多久, 除非膠帶自己脫落否則不用換,避免拉扯到傷口。 光是這樣做,小的切割傷幾乎可以達到完美的狀態。 (我有親身比較過,兩個差不多大和深的縫線傷口,一個在腳掌 一個在膝蓋, 腳掌的那個貼很久,膝蓋的那個我每天換,結果腳掌現在幾乎看不出來 有傷口,家人都嘖嘖稱奇 膝蓋那個則....差超多的....) 至於擦傷 避免疤痕的護理關鍵, 就是『不要結痂』 一旦結痂了,就是會留疤,只是深淺問題。 而人工皮說穿了就是一種讓你的傷口不結痂的玩意, 人工皮能發揮神奇功效的時機 是在傷口冒組織液而未結痂的時候。 (我因為一開始在骨科換藥,骨科醫師沒在管留疤的事 後來轉到整型外科的時候被醫師殘忍的把那些長好的痂都剪開拔掉>"< 當時很想死,但是現在很感謝整外醫師T_T) 燒燙傷應該也是適用人工皮,只是應該還要視燒傷的深度加藥膏 建議如果受傷深的話 建議還是走一趟整型外科 請醫師建議處理方式。 在恰當的時機點 使用人工皮的傷口 就不會結厚厚的痂了 傷口每天會滲出組織液,等組織液快滿出來的時候才換貼新的人工皮。 這樣子換到傷口完全沒滲出組織液為止。(自行剪裁適當大小) 我親身體驗,比較淺的傷口因為來不及用人工皮就結痂 兩個月後的現在 一灘在那邊 就是塊疤 囧" 而來得及用人工皮的大片深度擦傷 不細看根本看不出有受傷過....實在是太神了!!! (會變成一片紅紅的,然後不知不覺中脫落 不細看根本看不出那邊曾有那麼嚴重傷口) 當然我的傷口因為很多元化(?) 不是這兩樣神物就可以完全解決的,現在處於用矽膠片的階段 矽膠片是用來壓平肥厚性疤痕的 親身體驗人工皮跟美容膠帶兩樣神物後,推薦給大家 下次到藥局,除了OK繃以外,別忘記為自己和家人添購這兩樣東西 人生在世總難免有些大小外傷,我想一般的情況下 這台幣幾百塊的東西 要是能學會在正確的時候使用 就已經可自保皮膚不留疤啦! (其實我是覺得OK繃可以不用買了啦... 人工皮有黏性又防水還可以自己剪裁大小 CP值高多了 OK繃只是比較方便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36.73

11/15 01:44, , 1F
專業推!
11/15 01:44, 1F

11/15 03:53, , 2F
聽起來有點痛推~
11/15 03:53, 2F

11/15 07:52, , 3F
聽起來很好用
11/15 07:52, 3F

11/15 10:43, , 4F
超專業!推!
11/15 10:43, 4F

11/15 15:30, , 5F
看完長智慧耶~推一個!
11/15 15:30, 5F

11/21 01:09, , 6F
已收錄
11/21 01:09, 6F
※ 編輯: redress 來自: 114.36.237.216 (09/02 00:01)
文章代碼(AID): #1EmJ5dpy (HsinTien)
文章代碼(AID): #1EmJ5dpy (HsinT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