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記]新莊武聖廟口「林記」赤肉羹

看板HsinChuang作者 (春衫猶濕)時間12年前 (2012/01/14 19:33), 編輯推噓8(8014)
留言22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圖文版:http://blog.udn.com/ccpou/6032640 標題:新莊武聖廟口「林記」赤肉羹 內文: 搭乘新開通的台北捷運新莊線至新莊廟街閒逛, 新海橋以東的新莊廟街店面較少, 其中賣古早味「芋粿巧」、「草仔粿」的百年老店「阿瑞官」生意還是很好, 客人絡繹不絕。 新海橋以西的新莊廟街人潮較多, 尤其媽祖間「慈祐宮」和「武聖廟」週邊,飲食店最為集中。 中午,新莊老街武聖廟口右側的「林記赤肉羹」,座無虛席, 站了一會兒才等到座位。我們點了香菇赤肉羹、乾麵和肉羹麵。 香菇赤肉羹和肉羹麵一樣價格,都是45元。 赤肉羹有著赤肉的鮮美滋味, 勾芡的湯頭包含滑嫩香菇片、脆筍絲、豆芽菜和香菜,整體口感不錯。 肉羹麵食材與香菇赤肉羹相同,唯赤肉羹的數量少了些, 麵條是切仔油麵,軟硬適中,似乎肉羹麵最受客人青睞。 至於乾麵,一碗25元,也是切仔油麵, 加了紅油蔥、豆芽菜和香菜,並且淋上古早味的紅色海山醬, 拌勻食之,別具風味; 大抵而言,味道偏淡了些,份量略嫌不足。 繼續往東行,「尤協豐」豆乾店附近另有一家新增的「新莊武聖廟口林記赤肉羹」, 此店面積較大,位置較多,也賣嘴邊肉之類的切盤,選擇性較豐富多元, 下回準備趕早來買「尤協豐」豆乾時或可順便一試。※ -- 春衫猶是 小蠻針線 曾濕西湖雨 http://www.wretch.cc/blog/writero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5.135.45

01/14 20:00, , 1F
真的很好吃挨!!!!
01/14 20:00, 1F

01/14 20:00, , 2F
說真的這家跟我小時候吃的味道已經差很多了
01/14 20:00, 2F

01/14 20:02, , 3F
湯變少了!!!而且那個老老的阿罵也沒在那了
01/14 20:02, 3F

01/14 20:22, , 4F
同2F..跟我小時候的口味差了天南地北了說...= =
01/14 20:22, 4F

01/14 20:31, , 5F
現在好乾 以前超好吃 自從口味變了我就很少吃了ˊˋ
01/14 20:31, 5F

01/14 21:34, , 6F
湯變少了!!買羹麵回家吃變吃乾麵.....
01/14 21:34, 6F

01/14 21:56, , 7F
這家好吃
01/14 21:56, 7F

01/14 23:00, , 8F
味道變了+1
01/14 23:00, 8F

01/14 23:28, , 9F
差超多 降的顏色以前比較粉紅而且淋很多 ~~現在真的想吃
01/14 23:28, 9F

01/14 23:29, , 10F
都會去靠近新泰路那間 以前的阿公阿罵都在那
01/14 23:29, 10F

01/14 23:29, , 11F
不過不會在點乾麵了以前20 味道跟以前整個變了
01/14 23:29, 11F

01/14 23:30, , 12F
以前小時候 辣椒不是現在的乾燥辣椒 是辣粉
01/14 23:30, 12F

01/14 23:31, , 13F
還記得冬天下課就要去那 加一小池滿ˋ滿的辣粉在肉羹裡 讚
01/14 23:31, 13F

01/14 23:37, , 14F
我喜歡巷子走過去到景德路的米苔目。
01/14 23:37, 14F

01/15 00:08, , 15F
料很少,吃過一次後就沒再去吃了。
01/15 00:08, 15F

01/15 00:57, , 16F
有兩間啦 家族在做的 武聖廟旁的分兩組 一組賣白天
01/15 00:57, 16F

01/15 00:58, , 17F
一組賣晚上 另一家店在過新泰路錦城書店斜對面 這家原本
01/15 00:58, 17F

01/15 00:59, , 18F
是在武聖廟旁賣晚上的 煮法作工都一樣 只是同樣的東西
01/15 00:59, 18F

01/15 01:00, , 19F
每個人煮出來的味道本來就不盡相同 想吃口味重一點的
01/15 01:00, 19F

01/15 01:01, , 20F
可以到過新泰路那一間 要吃清淡點的可以在武聖廟旁晚上
01/15 01:01, 20F

01/15 01:03, , 21F
這組賣的 好像70幾年了 我吃了近30年 這東西吃氣味的
01/15 01:03, 21F

01/15 01:03, , 22F
不是吃粗飽的
01/15 01:03, 22F
文章代碼(AID): #1F4MW2qU (HsinChua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4MW2qU (HsinC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