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打擊率與長打力
共 5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TVRO0627 (大頭仔)時間19年前 (2005/05/17 06:36), 編輯資訊
2
0
3
內容預覽:
今天看緯來體育新聞 看到徐大哥做的這個專題. 真的是蠻有趣的 也引起很多球迷的討論. 小弟比較在意的是. 徐大哥在節目裡面說到這兩種選手的優劣是見仁見智. 是這樣沒錯 但是還是有很多綜合攻擊指數可以供球隊 球迷做為參考. 像是RC. Bill James("魔球 (Money Ball)"這本書有介
(還有1091個字)

推噓1(1推 0噓 0→)留言1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akala (黑色路人)時間19年前 (2005/05/17 20:04),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前文恕刪.... 不建議徐大哥這時候引進這個棒球數據。. 對一般球迷而言,這太過複雜。光看公式就可以嚇走一票人。. 目前台灣對於棒球統計觀念還是停留在相當早期階段,如果現在. 就要引進攻分率這樣的數據或許還太早了點。. 小弟建議現階段徐大哥可以做法為在電視上提示較為進階但還不. 須太複雜的棒球統計數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hsuans (窗邊的小荳荳)時間19年前 (2005/05/17 20:13),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OPS比較好。(=OBP+SLG). 當然OPS相較之下是比較粗糙的數據,而且OBP和SLG的重要性到底何者比較高. 其實有爭議。. 但是OPS其實相當程度在「比較」兩個打者的時候已經很方便了。. 而且這個數據既容易理解,又容易算。. 對於轉播單位而言也是很方便的。. 不過在這之前,請先把OBP列為

推噓1(1推 0噓 0→)留言1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Debugger (Win Shares 痴漢)時間19年前 (2005/05/24 14:17), 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同意以上看法. 不過這跟台灣棒球統計可能關係不大. 不管棒球統計再發達. 總是會有剛進入棒球領域的新手. 拿一個計算相當複雜但是評估選手有用的公式 可能訴求對象範圍就太窄了. 畢竟 適合拿來做研究的工具未必是適合拿來跟一般大眾介紹的工具. 所以必須要在數據的簡單性與有用性之間做個妥協. 基於這個原則
(還有630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Debugger (Win Shares 痴漢)時間19年前 (2005/05/24 14:36), 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你這個RC已經是舊版了:b. 現在 Bill James 的 RC (他在今年版的 Handbook 裡用的). 有稍微引入一點點 Linear Weights 的概念來做了調整. B裡面的 TB 被換成了四種安打的某個線性組合. 但是系數不再是 TB 中用的 1, 2, 3, 4 了. 其他係數好
(還有325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